褐葉榕(原變種)

基本信息

藤狀灌木,老枝無毛,幼枝密被深褐色粗毛。葉兩列,薄革質,全緣,長橢圓形,長 7-11厘米,寬2.5-4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稀圓形,乾後褐色,表面無毛或 沿中脈或小脈疏被柔毛,背面幼時被柔毛,後脫落,基生側脈不延長或延長至葉片1/3處, 側脈每邊5-7條;葉柄長約1厘米,微被柔毛;托葉披針形,長約4厘米,早落。榕果 生於落葉小枝葉腋,球形,直徑1-2厘米,表面疏生瘤狀小凸體,被柔毛,頂部微臍狀, 基生苞片腎形,被柔毛;無總梗,榕果內壁花間散生針形剛毛;雄花具柄,生於內壁近 口部,花被片4,不相等,倒披針形,雄蕊2枚,花葯長圓形,具短尖,花絲極短;癭花 具柄,花被片4,不相等,近匙形,花柱近頂生;雌花,生於另一榕果內,近無柄,花被 片4。瘦果長橢圓形,稍扁,長2-2.5毫米,花柱近頂生,柱頭小。花期4-5月,果 期6-8月。
產雲南、廣西、廣東。生於海拔400-880米(雲南達1600-2300)石灰岩山地。尼 泊爾、錫金、不丹、印度(西北至東北)、緬甸、泰國、越南和馬來西亞也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