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污染五大誤區

新華網鄭州3月30日專電(石磊)“3·15”期間,鄭州市消費者協會委託河南省林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對鄭州市銷售的部分板材進行了商品檢測,在檢測的14個不合格板材品種中,甲醛釋放量超標的就占了7個。有關專家提醒大家,要走出家裝污染五大誤區。
誤區一:治理室內污染就是消除甲醛
甲醛主要來自人造板材、家具和裝修中使用的黏合劑以及地毯等合成織物,濃度超標會引起噁心、嘔吐、咳嗽、胸悶、氣喘甚至肺氣腫,是室內空氣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因為它是室內污染的“頭號殺手”,因而認知度較高。許多消費者認為消除室內污染就是消除甲醛,其實不然。除了甲醛之外,來自建築裝修材料中使用的大量化工材料,如塗料、溶劑、稀釋劑、膠黏劑的苯系物,如苯、甲苯、二甲苯等,長期吸入苯濃度較高的空氣易引起苯的慢性中毒,引發過敏性皮炎、喉頭水腫及血小板下降,嚴重的還可能導致再生障礙性貧血。
據有關部門透露,在剛裝修過的新居室里,甲醛含量幾乎都有不同程度超標。鄭州市某小區的林女士告訴記者,她家剛剛搬入新房,本來是一件令人高興的好事。但已裝修好快一年了,剛住進來時一家人身上都發癢,因她退休在家停留的時間最多,從住進後至今她渾身疼痛。她懷疑是家裡用了太多的進口塗料、石材等所導致。
甲醛是一種無色有刺激味的氣體,國標為每立方米不超過0.08毫克,若其超標四五倍,一般人也會無感覺。如果像林女士所稱,家人都出現各種不適症狀,則可能含量已嚴重超標。
誤區二:用達標材料就避免污染
達標材料是指有害物質釋放量低於國家標準,如國家對人造板及其製品的甲醛釋放規定的強制性國家標準為每升空氣中不得超過1.5毫克。但如果相同的材料在一定面積內大量累積使用,其有害物質也是累積的,最後有可能會造成裝修好的房子有害物體超標。
鄭州市民張先生在進行家庭裝修時,專門對所選用的裝飾材料檢測,檢測結果顯示材料污染狀況並不超標。但入住了半年之後家人身體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頭暈、噁心等症狀。經河南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的檢測,室內人造板及其製品的甲醛含量濃度依然超標,原因是本來只有60平方米的房子內使用了大量同種板材。對此,專家建議,家庭居室裝修應以實用、簡約為主,過度裝修容易導致污染的疊加效應。如部分消費者給新居鋪設實木地板時,還要在下面加鋪一層細木工板,目的是使地板更加平整,踩踏時的腳感更好。但從環保角度考慮,這種過度裝修其實沒有必要,一旦鋪墊在下層的細木工板存在質量問題,甲醛等有毒有害氣體會透過上層實木地板向外擴散、釋放。那時,無論更換或拆除,消費者花費的成本都將很高。
誤區三:單靠通風來降低室內污染
空氣互換就是通風,室內外空氣互換速率越高,降低室內產生的污染物的效果就越好。加強通風換氣,用室外的新鮮空氣來稀釋室內的空氣污染物,使有毒有害氣體濃度降低,改善室內空氣品質,是一種最簡單、最快捷的家裝污染防治方法。
大多數人都知道新房裝修好頭半年內要先通風再入住,通風有助於甲醛、苯等有害物質的釋放。但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甲醛的釋放期一般都在5年以上,最長的達15年,苯系物的釋放期也在6個月到1年。通風半年並不能使有害物質完全揮發,況且大多數人在新房裝修好後往往通風不足三個月就搬入。因此,固然開窗通風是降低室內污染的辦法之一,但盲目的單純依靠通風,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室內的空氣污染問題。
誤區四:過分依賴植物
用來點綴居室環境的綠色植物,是淨化室內空氣的一件利器。有些家裝人士喜歡在居室中擺上幾盆花卉,不僅起到美化環境的作用,也能讓人身心愉悅。例如,常青藤、鐵樹可吸收苯和有機物,居室內種植吊蘭、蘆薈等植物可吸收甲醛。但有關專家表示,有些花卉雖然有一點清除污染的作用,但植物作用的特點是速度慢、時間長,且吸附分解量十分有限,對於裝修量大的居室來說,其效果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況且有的花卉是不宜放在居室中的。例如,夜來香在晚上會散發出大量刺激嗅覺的微粒,會使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感到頭暈目眩、鬱悶不適,甚至病情加重;月季花散發的濃郁香味會使一些人產生胸悶不適、憋氣與呼吸困難;夾竹桃可以分泌出一種乳白色液體,接觸時間一長,會使人中毒,引起昏昏欲睡、智力下降等症狀。專家提醒廣大購房者在選擇植物時一定要慎重,認真聽取專家建議。
誤區五:先裝修 後治理
“市場上賣的裝修材料哪有一點也不污染環境的,等房子裝修過了再進行治理也不遲啊!”鄭州市民於先生對記者說。記者走訪調查的幾位已經買了房子準備進行裝修的消費者都抱有這樣的心理。許多消費者在家裝完畢後才開始真正考慮家裝污染問題,但事後採取補救措施往往達不到最好的效果。其中,很大一部分都以為用空氣清新劑能夠消除甲醛等有害氣體。“裝修完了之後,使用一點空氣清新劑就沒有什麼有害氣體了。”於先生稱。
有關專家表示,使用空氣清新劑只能用其香型氣體掩蓋有異味的有害氣體,而不能從根本上將其吸附或分解。在裝修過程中用甲醛清除劑對材料中的甲醛進行徹底清除,使用裝修除味劑等除味產品對苯系物等進行徹底處理,在裝修完成前進行有關方面的治理工作才是清除室內有害氣體的有效措施。據記者了解,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除醛產品種類繁多。如甲醛捕捉劑、清除劑等,有噴的、刷的、吸附的、用機器吹的、淨化的等。在裝修時,這些產品的出現無疑會給消費者的健康注入一針“強心劑”。

裝修的其他誤區:

1.調整裝修程式。
通常情況下,我們常常都是先裝修後治理,但是一般有毒有害氣體的材料在室內散發氣體的時間大約為3-15年,治理比較複雜。所以最好的方案是在裝修的前就提出室內環境質量指標及制定防治方案,在裝修過程中用甲醛清除劑及膠用除醛劑對材料中的甲醛進行徹底清除,使用裝修除味劑等除味產品對苯系物等進行徹底處理,以保證裝修後的室內環境質量。 2.憑藉氣味判斷家中是否有污染。
裝修後,家中如果有刺激氣味,那必然是存在苯、甲苯等刺激性氣味。對於類似明顯的味道,用戶可以及時解決處理,但是不少有害氣體,本就是無色無味的,因此不能單憑氣味決定家中是否還有殘留裝修有害物質。
3.迷信環保建材。
環保建材只是在污染物質的量上有控制,但無法消除,因此,在建材商城購買不僅要看是否環保,還要看建材具體的污染物質含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