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萼苔

裂萼苔

裂萼苔,拉丁名為Chiloscyphus polyanthus (L.) Cord,是苔蘚植物門苔綱的一種植物。它的植物體綠色或黃綠色,叢生。生於海拔1600—2400米路邊土壁、林下土面和流水石上。分布於中國、朝鮮、日本、俄羅斯(遠東地區)、歐洲、北美洲等地。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植物體綠色或黃綠色,叢生。莖匍匐,長0.5—1厘米,具側生分枝。側葉兩列,相接蔽後式排列,斜生莖上,圓方形或長方形,先端圓鈍或微凹。腹葉小,但明顯,與莖等寬或略寬於莖,深2裂至1/2—2/3處,裂片成刺毛狀,兩側各有一長齒。葉片細胞薄壁,無三角體,中部細胞近方形或短長方形,25—33×30—35微米,基部細胞略長,表面平滑。每個細胞具2—3個油體。雌雄同株。雄器苞常生於雌器苞前方;雄苞葉基部膨大呈囊狀,精子器1—2個。雌器苞生於葉腋。蒴萼高腳杯狀,口部具三裂瓣,邊緣平滑無齒。孢子圓球形,12—18微米。彈絲雙螺紋狀。

地理分布

產於昆明河口西雙版納。分布於西藏、四川、浙江、江蘇、台灣、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區。朝鮮、日本、俄羅斯(遠東地區)、歐洲、北美洲也有。

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1600—2400米路邊土壁、林下土面和流水石上。

鑑別特徵

本種腹葉小,但明顯,先端深2裂,裂片刺毛狀,兩側各有一個長齒。此外,側葉多長方形,先端圓鈍或微凹,全緣。[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