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中平

袁中平

袁中平1959年生於台北,紐約琴社創辦人。啟蒙琴學於台北孫毓芹,受業琴學於蘇州吳兆基,並拜紐約張隆延學習書法。從事作曲創作,曾獲台灣最佳作曲金鼎獎。目前定居紐約市東村,創立紐約琴社和指禪藝術中心。袁中平攜琴走天涯 墨裡弦間琴德合一 。

基本內容

袁中平1959年生於台北,目前定居紐約市東村,創立紐約琴社和指禪藝術中心。琴道啟蒙於台北孫毓芹先生,受業於蘇州吳兆基先生,書道拜紐約張隆延為師。

袁中平攜琴走天涯墨裡弦間琴德合一

文/曾慧燕

2007年04月06日,星期五

世界周刊》,2007年3月25日

追求琴德合一的古琴家袁中平,近年穿一襲「漢服」攜琴走天下,拜名

師於吳門,訪高士于山林,樂琴棋於洞府,清奇而脫俗,遺世而獨立。

當年他青春不留白,如今踏遍青山人未老,青海高原,戈壁灘上,廬山

腳下,仙人洞內,黃河邊,玉門關……,處處留下他的蹤影和琴聲。而

在滾滾紅塵的紐約,他則是大隱於市的古琴演奏家。

自從紐約中華新聞文化中心「台北藝廊」於2002年成為歷史後,數年不

見袁中平,再次見面,他搖身一變成了「得道高僧」,一身道士服裝打

扮,蓄鬚留髮,長袖舒展,頗添幾分仙風道骨。

袁中平一臉嚴肅地對記者說:「我這身打扮,不是現在為了接受訪問刻

意穿給你看的,我平時外出就是這樣穿著的。」

問他何故要以「奇裝異服」示人?他說這是中國正式的「漢服」,最初

他用於古琴演奏服裝,近年他過著一種閒雲野鶴、雲遊四海的生活,乾

脆還「本來面目」。

校園名歌手 青春不留白

原職紐約「台北藝廊」的袁中平,目前任中國山東青島大學古琴研究室

主任及教授,併兼任台灣南華大學古琴副教授。這位深得「吳門」真傳

的古琴演奏家表示,古琴是最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樂器,自古以來深

受知識分子與世外高人的尊崇與喜愛。於他而言,古琴不僅僅是一種樂

袁中平袁中平

器,更是一把開啟宇宙奧秘之門的鑰匙。

袁中平祖籍江西,世代中醫,堂號「生茂堂」。抗日戰爭年代,父親和

叔叔為了保家衛國,雙雙投筆從戎,黃埔軍校第十三期畢業。父親既是

軍人又是文人,詩文俱佳,兼且擅吹笛。在台灣出生的袁中平,小時候

最喜歡看父親揮毫寫書法。每到過年的時候,更可欣賞到父親美觀實用

的春聯。他說:「也許是我喜歡看父親書法的關係,少年的我已喜歡使

用毛筆,臨摹百壽字。」

青少年時代的袁中平,在台灣是個家喻戶曉的校園名歌手。他與著名音

樂人童安格、邱岳原為復興商工美工科的同班同學,三人都喜歡音樂藝

術。袁中平是學校合唱團團長兼指揮,1978年三人組建合唱團「旅行者」

,風靡萬千歌迷。當時袁中平是「旅行者」中最受女孩包圍和著迷的人

物。

台灣海山唱片股份有限公司曾為他們出版發行富民謠風格的《旅行者三

重唱》唱片,整張唱片浪漫而富有情調,充滿懷舊情懷。

袁中平年紀輕輕就已成名,走在街上經常被歌迷認出要求籤名。他說,

那時台灣的男丁都面臨服兵役的問題,他因左眼弱視,免除兵役。在最

當紅之際,他毅然急流勇退,1983年來美留學。

1989年,袁中平憑《逍遙遊》唱片專輯,奪得台灣行政院新聞局主辦的

最佳作曲金鼎獎。

「那時在台灣,我對所謂的琴、棋、書、畫一竅不通。來到紐約後,從

一卷錄音帶中聽到了古琴的聲音,真是太美了!它深深吸引我,像多年

不見的老友,似熟悉,又陌生。」

袁中平先是著迷於古琴的聲音,然後開始著魔似的研究古琴的歷史。他

說以前在台灣,從沒想到要「尋根」;反而來到紐約這個世界舞台,才

特別渴望尋覓自己的文化源頭和構築精神家園。

聽說波士頓哈佛大學的燕京圖書館,收藏了頗多中國古代圖書,他專程

從紐約赴哈佛尋覓琴譜。令他驚喜的是,燕京圖書館館藏的古琴琴譜還

真不少,他要求複印,好不容易經館方同意,影印了松風格、枯木禪等

兩大箱琴譜,高高興興運回紐約。

雖然有了琴譜,卻還沒有琴,他以譜中所載指法一勾一抹慢慢練習。琴

譜中沒有記載節奏、拍子及速度的符號,必須以演奏者的修養和器度,

在複雜的指法中安排解釋不同的琴曲,顯各人情志。「因此,彈奏古琴,

有奇趣又極難表現。可以說古琴不僅是個樂器而已,更是個道器。」

意外獲名琴 清明作齋號

他托一位即將來美的舊同學從香港給他買琴。信是有緣,同學給他買的生

平第一張古琴,竟是琴家徐文鏡修過的明代古琴,龍鳳之象,古人之形,

造型古樸,音色純淨幽雅。他清楚記得當天正值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在毛毛細雨中,他去甘乃迪國際機場接同學飛機,於是以「清明」

兩字為他的齋號。另一層意義則是為了紀念他的父親。袁中平出國前夕,

戎馬一生的儒將父親贈他八字「清明在躬,志氣如神」。

「那段日子以譜為師,一點一滴的摸索,夜裡甚至抱琴在床,撥弦而眠,

貼耳傾聽,琴身中傳來像遙遠的山谷中才有的松濤聲,自有一個天地世界。

但是,真正深遠博大的古琴世界,還未入門。」

袁中平決定尋訪名師,輾轉打聽到台灣有位古琴家孫毓芹,便拜在他門下。

孫毓芹修習禪宗多年,琴風蒼勁。一天,孫毓芹播放一卷古琴演奏錄音帶作

教材,內有古琴大師吳兆基彈奏的「梅花三弄」。

「孫公對我說,吳師此曲節奏特殊,風格迥異,得意於音外。」從孫毓芹

口中,袁中平第一次得知吳兆基的名字。1987年台灣解嚴開放大陸探親,

因久仰吳兆基大名,加上從小父親就向他們兄弟灌輸祖國神州的觀念,希

望不要數典忘祖。人在紐約的袁中平,沒有知會父親,憑著一股熱情和沖

動,第一站飛到中國上海,希望覓得名師指點練琴。

一代宗師吳兆基,自幼得其父親、儒派琴家吳蘭蓀傳授。及長,因參與怡

園琴會,得拜集各派之長的古琴大家吳浸陽為師,並得太極名家秘傳,創

出太極拳、氣功及道家思想合而為一的特殊琴道。

萬里尋名師 得吳門真傳

聽說吳兆基住在蘇州,袁中平從上海乘火車到蘇州,苦於沒有具體住址,

茫茫人海,如何尋找?晚飯後他閒步十全街,逛骨董店,一眼看到一幅

古畫,畫中一位高士正在彈古琴,他藉機詢問店主,是否知道此地有位

琴家吳兆基?店主回答:「聽說過!你到隔壁問問。」原來隔壁乃蘇州

大學工藝美術社。

推門進店,幾位長者正在下棋,為首的問明他的來意後,即喚店前一女

孩去吳兆基家通報。他們請他坐下,聊天喝茶,得知吳兆基曾任蘇州大

學數學系教授。30分鐘後,女孩回來告知,吳府說今日已晚,明早可去。

他心中非常高興,萬里尋訪,終有眉目。

天剛亮,那個女孩已在店前等他,一路行來,橋畔垂楊,日暖花香,不

知不覺已到吳府門前。袁中平憶述,「進得門來,室內陳置清雅,時值

隆冬,舊式的暖氣爐上,熱水的蒸氣冒出,像山間騰起的雲霧。藏青的

長袍,襯托胸前雪白的長須,眼神英爽,令人肅然起敬。語氣溫和,使

人備感親近。待得坐定,一抹溫煦的陽光,自他身後的窗戶射來,好像

是由他指揮著射向何處,看不透他微笑的皺紋里人生的經歷,只覺得隱

隱於市塵,自然而然心中生起莫名的嚮往。壁上懸著數床蒼古的七弦,

隱隱泛出寶氣光華。」

兩人交談過後,袁中平請求吳兆基彈奏一曲。「眼前見到一代琴家的演

奏,指、音、琴、人合為一體,……速而為疾,留而不滯,雖然陽光大

亮,在他奏出的琴音里,一會兒如冬夜肅清,一會如朗月垂光,清風江

上,不知所起,不知所止。曲終,我的精神不知所在,琴音卻在耳內縷

縷不散。我當下請求先生納我於門下,他說:『如果有緣,將來總會見

面的。』在他微笑中,我若有所悟。」

拜師未成,袁中平自杭州往南京。在南京中山陵,他坐在台階上,嚴肅

思考生命的意義,問自己究竟要的是什麼。他不甘心就此打道回府,跳

上火車折返蘇州,已是夜晚。白牆黑瓦,小橋流水,映著月色,如此靜

謐,他覺得自己開始愛上這城市,另有一種親近可依。

他踩在青石路上,擔心吳兆基再拒絕他拜師怎么辦?「這時,我發現迷

路了。適一女子經過,求指路,她好心帶我到吳府門前,悄然離去。正

如上次來時景象,莫非冥冥中有神助。再度求見先生,硬著頭皮,跨進

大門,看到他如電的眼神,我顫抖的聲音表明誠心接軒轅之遺音,願先

生能成全心愿。」

吳兆基若有所思,打量了他一會兒,讓他坐下彈琴給他聽。大師當前,

手觸宋琴,他知道這是充分表現的時候,能否拜師,在此一彈間。「誰

知一下指,如生荊棘;一抹弦,如聽悶雷,又僵又硬,不能成曲。臉紅

頰熱,背心發癢,變成呆子,枯坐針氈。他好像為了我的窘狀,開始指

點那兒須輕重,那兒須延長,指法如何用,姿勢怎么做。也不知他從我

身上看到了什麼?只見他一手伏在琴弦上,一手摸著長須說:『這也是

你我有緣,萬里之外飛來相會。』我含淚的眼中,見到微笑的先生,就

在他的跟前三叩首,完成拜師禮。」

從1987年至1996年,袁中平每年來往於蘇州、紐約之間,轉眼九年,直

到吳兆基病逝。一首首琴曲在吳兆基教導下,更上層樓,他是吳兆基最

後一名入室弟子,學到了吳門特有的琴風,也知道如何以太極拳、氣功

融合於古琴之中。

書道與琴道修身兼養性

袁中平長居美國,生活在物質文明的國度里,更需要心靈寄託,中華文

化便是他的依歸。除古琴外,他也喜愛中國文學和書法,發現琴曲樂句

的連線轉承,與文學有相似的關係。與書法中回鋒頓挫,淹留飛白等筆

法,也有共通性。他請朋友用陶瓷製作仿古琴磚,也曾用大理石板置於

琴桌上,探討不同的音效。

袁中平跟書法家張隆延習書法,頗有心得,曾在海峽兩岸及美國舉辦

《墨裡弦間─袁中平書法展暨古琴演奏》。他認為,書法與古琴藝術歷

來代表中國人文的最高表現,兩者間所蘊含的美學與哲學的文化意義及

精神層次,深刻影響中華文化。自古以來書道與琴道就被奉為君子修身

養性的方式。

吳兆基曾對袁中平說,琴音有次聲波,穿透力強。琴音波是與腦音波有

共震的,無怪乎袁中平每次聽到琴的聲音,心中便感平和安定。他也嘗

試在高山深林,平湖庭院,陰陽寒暑,風間水旁,彈奏古琴,藉此體驗

大自然與古琴的關係。

「我常思索,同樣的琴,同樣的指,同樣的曲,同樣的人,為何因著年

紀經歷而有不同的琴韻。我想是速度節奏指法的掌握有所差別,也是性

情的變化,更是對人生不同的體會。」

他感嘆現今一般人大多不了解古琴,中華文化中有如此美好的藝術,卻

面臨失傳的危機。如何讓更多華人欣賞學習,將是一代琴人最大的課題。

文化大革命期間(1966-1976) 對古琴的傷害,導致古琴幾乎瀕於滅絕狀

態,期間老琴人紛紛故去,名琴紛紛毀壞,包括絲弦的製作也幾乎失傳。

令人稍感安慰的是,2003年11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古琴為第二

批世界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世界各地對古琴文化掀起了學習高潮。

袁中平說,琴的音樂內容包含了古代各個時期的各種傳統音樂,早期琴是

由巫人與天地溝通的法器,後來琴是祭祀中的禮樂之器。隨著封建制度形

成,琴漸漸脫離出僅為儀式合奏的形態,成為上自天子下及平民各階層都

能享用的樂器,尤其以琴做為修身養性之器,修道人也以琴為修道之器,

歷代文人雅士專業琴人留下很多寶貴資料,從中窺見琴在音樂、文學、

歷史、社會、藝術、美學、哲學、宗教等各種關係,並探求以琴達到自

我修練的最終目的。

游名山大川 訪僧道高士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蘊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瑰寶,並賦予人們許多處世

的哲學與智慧,古琴就具有這樣的功用。它的聲音藏著天地間無窮的

奧秘,小自怡情養性,大至悟道忘機。它被列為「琴、棋、書、畫」

四藝之首,除了演奏外,更具修身養性、教化天下、通神明之德、合

天地之和等意義。因此成為古代文人修身養性的必修樂器,並引出對

「琴德」與「琴道」的探究。

古琴是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古琴的樂器本身

就充滿著傳奇的象徵色彩,比如,它長3尺6寸5分,代表一年有365天,

琴面是弧形,代表著天,琴底為平面,象徵大地。

白虎通上記載:「琴者,禁也。」古琴是含天地之醇和,吸日月之休

光而製成,眾器之中,琴德最優。琴道合乎易卦之理,同陰陽之道,

以古琴作為藝術的表現,人格的修養或是道佛之成化,導養神氣,宣

和情志。合易卦;得陰陽。演奏者浸潤愈久,愈臻妙境,乃至無音、

無耳、無指、無法、無相、無我、同與大道,成為至人的境界。

袁中平喜愛古琴,與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知音難覓一段千古傳誦的佳

話也有關係,故事出自《列子'湯問》:

俞伯牙是春秋時期著名的琴家,精通音律,琴藝高超。他年輕時聰穎

好學,曾拜高人為師,琴技達到一定水平,但他總覺得自己還不能出

神入化地表現對各種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師就帶他乘船到東海的蓬

萊島上,讓他欣賞大自然的景色,傾聽大海的波濤聲。

伯牙舉目眺望,只見波浪洶湧,浪花激濺;海鳥翻飛,鳴聲入耳;山

林樹木,鬱鬱蔥蔥,如入仙境一般。一種奇妙的感覺油然而生,耳邊

彷佛響起了大自然那和諧動聽的音樂。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彈奏,音隨

意轉,把大自然的美妙融進了琴聲,體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境界。老

師告訴他:「你已經學會了。」

一夜伯牙乘船遊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

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拍手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

只見一個樵夫站在岸邊,知道此人是知音,當即請樵夫上船,興致勃

勃地為他演奏。伯牙彈起讚美高山的曲調,樵夫說道:「真好!雄偉

而莊重,好像高聳入雲的泰山一樣!」當他彈奏表現奔騰澎湃的波濤

時,樵夫又說:「真好!寬廣浩蕩,好像看見滾滾的流水,無邊的大

海一般!」伯牙興奮極了,激動地說:「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

這個樵夫就是鍾子期,從此兩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後來子期早亡,俞伯牙知悉後,在鍾子期的墳前撫平生最後一支曲子,

然後盡斷琴弦,終不復鼓琴。伯牙子期的故事千古流傳,高山流水的美

妙樂曲至今還縈繞在人們的心底耳邊,而那種知音難覓,知己難尋的故

事仍世世代代上演。

袁中平提及兩年前在青島嶗山的一段奇遇。嶗山區北宅鎮畢家村西有個

華樓宮,東邊有疊石似樓故名,該宮由道人劉志堅創建於元泰定二年 (1325),奉道教全真華山派,現住持冷智慧。袁中平近年任職青島大學

古琴研究室主任及教授,忙中偷閒到被列為青島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

華樓宮一游。沒想到甫步入宮內,住持冷智慧撲通就下跪,口稱「弟子

叩見師傅」。

原來,冷智慧10年前得一古琴,卻苦於無人教授,近日卜得一卦,得知

老師將至……。

袁中平聞言雖然覺得難以置信,但對照拜師習琴的種種經過,總覺得冥

冥中有某種神秘力量指引自己以琴聲傳道。所以無論走到哪裡,一張古

琴都與他形影不離。

在著名的陽關──玉門關,袁中平在戈壁灘演奏《陽關三疊》:「清和

節當春,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

關無故人。……」說來奇怪,正當他自彈自唱之際,一會兒功夫,居然

天降毛毛細雨,雨點滴在琴身上,而這兒可是久旱的沙漠地帶。

他收藏曆代名琴,目前珍愛的藏品有宋代朱熹、名為「冰磬」的古琴,

琴身漆黑髮亮閃耀寶光,似乎在訴說歲月的滄桑,背部刻有「中和且平」、「晦翁自銘」等題字,其中的「中和且平」,與袁中平的名字非常巧合。

「彷佛這張琴就是為我製作的」。他擁有的名琴還有明、清、民國等歷

代名琴,都是機緣湊巧得來。

近年袁中平較多追求生命的意義。他戲稱自己是「四無」階級──無房子、車子、妻子、兒子,兩袖清風,了無牽掛。自「台北藝廊」走入歷史後,他不再另覓他職,決心為自己的追求而活,於是打起包袱攜琴走天下,踏遍名山大川,遍訪僧道高士。久而久之,自己也沾染了不少「仙氣」。他身負弘揚古琴文化、以琴載道的使命,甘於過一種淡泊明志的生活。他在台北與大陸創立中道琴社,取其中庸以揚琴道之意,希望古琴藝術薪火相傳,傳統樂器再現風華。他年輕時暴得大名,回首前塵往事,為自己「青春不留白」頗感欣慰。他與童安格、邱岳《旅行者三重唱》的唱片專輯,封套上的照片春青氣息撲面而來,令人覺得「青春就是活力」。不過,無論如何浪跡天涯,四海為家,他說紐約始終是他人生的安樂窩。

《袁中平小檔案》

袁中平:紐約琴社創辦人。生於台北,啟蒙琴學於台北孫毓芹,受業琴學於蘇州吳兆基,並拜紐約張隆延學習書法。從事作曲創作,曾獲中華民國最佳作曲金鼎獎。

活動紀實

曾獲台灣最佳作曲金鼎獎

1983年移居美國,期間專注古琴演奏及教學;

1997年參加吳門琴社10周年演奏會;

1999-2001年間,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及費城思瓦摩大學講學;

1999年受邀於華美協進社舉行獨奏會並參與錄製《琴的迴響》錄影帶;

2001年參與亞洲協會主辦歌劇《胡笳十八拍》古琴演奏;

2002年演奏於江蘇省二屆古琴音樂研討會;

江西省人民醫院袁中平

姓名:袁中平

性別:男

工作醫院:江西省人民醫院

職稱:主任醫師教授

畢業院校:安徽醫科大學

論文發表:發表論文20多篇。

擅長疾病:甲狀腺疾病、糖尿病、痛風、骨質疏鬆症、風濕系列疾病等診治

榮譽成就:先後寫過並發表論文20多篇,合著和專著“農村幾種常見病的防治”“老年保健大全”等書刊五冊,1997年享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

1953年畢業於安徽醫科大學本科、1961年參加中央衛生部委託上海華山醫院舉辦第一期內分泌專業進修。從事內科內分泌臨床工作任主治醫生、副主任、主任醫師至今。其間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兼任江西省內分泌專業委員會常委、副主任委員、主任委員等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