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動性購買行為

衝動性購買行為

是指消費者非事前計畫的現場購買行為,亦稱非計畫性購買。

定義

相對於計畫性購買行為,沖動性購買行為(impulse buying)的概念是複雜而又矛盾的。以下給出兩個定義,基本上抓住了衝動性購物的複雜性特點。
定義1:
相對於計畫性購物,衝動性購物是一種更加即興的、事先沒有計畫好的、也沒有經過深思熟慮的、且更加難以抑制的一種購物行為,衝動性購物者更可能是被商品從情感上所吸引而渴望立刻得到滿足。
定義2:
衝動性購物是一種突然發生的、具有一定強迫性的、享樂主義的複雜購買行為;在這種行為中,購物決策行為的快速性妨礙了消費者對各種信息和可替代的選擇進行深思熟慮的考慮。
以上這兩個定義不僅傳達出了”衝動性購物是一種自發的、無意識的非計畫性購物行為”,而且強調了衝動性購物包含的複雜性和情感因素。

類型

衝動性購買可分為5種類型:純粹沖動性購買,建議性購買,提醒性購買,時尚衝動性購買,計畫衝動性購買.

理論基礎

衝動性購物影響因素

衝動性購買理論是建立在Schiffman和Kanuk的消費者決策理論基礎之上,從情感的角度對衝動性購物進行分析。這個觀點假定消費者可能會把一些高參與度的情感比如喜悅、愛、恐懼、希望、性和幻想等同購物行為聯繫起來。
由於很多衝動型消費者是情感驅動型的,他們在購物前,沒有進行仔細搜尋和深思熟慮地評估,而是衝動性地、心血來潮地購買很多計畫外的商品。即便消費者在進入商店時處於某種負面的情緒狀態,一旦進入商店,他們也許會精神一振,實際花費金額比預期更多。所有這些都意味著衝動性購物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無意識的購買行為。

消費者決策模型

在很大程度上,消費者的決策模型反映的是理智型消費者,但是,在某種程度上,該模型也反映了情感型消費者的行為特點。這個模型界定了影響消費者衝動性購物的一些主要因子,這些因子包括企業組織的市場活動和社會-文化因素。
市場活動包括產品本身(如產品包裝、尺寸和產品保證)、媒體廣告、促銷活動、價格政策(減價和打折)和產品分銷。市場活動可以是巨觀層面的(針對大眾媒體),也可以是在微觀層面上(如店內廣告、售點陳列、店內促銷活動和店內購物環境等)。因此,一個規劃良好的市場戰略將通過刺激消費者的衝動性購物來提升銷售。

影響因素

店內環境

店內購物環境是衝動性購物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因素,該因素主要由一些微觀的因素所構成,這些因素是針對特定購物情形的,並局限於特定的地理範圍內。
店內購物環境包括店內背景音樂、氣味、店內促銷、價格、商店衛生、店內人群擁擠程度以及店內人員等。
可以根據效果,把對消費者的衝動性購物的影響因素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具有促銷效果的因素,包括促銷激勵如促銷折扣(折扣券、產品組合打折、禮品促銷)和更低的價格。第二類是影響店內氛圍的因素,包括店內POP、背景音樂、氣味、以及店內人群擁擠度等。

具有促銷效果的因素

優惠券
優惠券的效果同消費者的情緒、情感和心理認知緊密聯繫在一起。店內“即兌”優惠券(Instant Coupon)是那種會為消費者帶來一定“驚訝”的優惠券,是消費者在店內購物時,拿到的那種“意料之外”的優惠券,而且該優惠券僅限於本次購物行程使用。相比於那些意料中的收益,對於這種“意外之財”,消費者就會有更大的可能性把它們花費出去。
剛才所述的觀點同我們熟知的一條基本經濟假設相違背,該經濟假設認為:錢財具有互相可替代的屬性,錢財來源方式的差異並不會影響到消費者對這些錢財的使用。消費者因為由於優惠券所帶來的“意外之財”而增加的購買,就是由於消費者受到了“收入效應”的影響。儘管消費者在原計畫要購買商品上的消費金額減少了,但是,給消費者帶來“驚訝”的優惠券卻會給消費者的心理帶來了“收入效應”的影響,從而使得消費者進行了更多的計畫外購買行為。

價格折扣

期望之外的低價格對衝動性購物的影響效果和上面提到的即兌優惠券所產生的影響比較類似,因為這也是為消費者帶來了”意外之財”。期望之外的低價格所帶來的其中一個效果是它將會對消費者帶來某種情感影響,因此,期望之外的低價格所帶來的一個負面效果是它將通過限制消費者對其它商品的購買而抑制花費;而正面效果則是擴大了消費者對其它商品的購買考慮而增加了花費。
消費者心理賬戶2)概念(Consumer Mental Accounting Activity Concept)也可以用來解釋低價格對消費者衝動性購買行為的影響。這個概念認為:消費者在必需品上花費金額的增加或減少,也會增加或減少消費者在其它商品類別上的花費金額,兩者之間會產生某種對應一致性的溢出效果。出乎意料的價格折扣也會使得消費者有更高的意願去購買不相關的其它任意商品。

影響店內氛圍的因素

背景音樂
音樂具有引發消費者情感和行為的效果。音樂可以影響到消費者在店內的購物時間,也可以影響到他們花費金額的多少。Millman曾進行了兩項單獨的研究,第一項研究結果表明:購物者在慢節奏音樂的購物環境中,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和錢去購物。第二項研究結果顯示:相比在快節奏音樂的環境中,消費者在慢節奏的環境中,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吃飯。
店內陳列
對於零售商來說,要設計出成功的店內陳列,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是理解購物者和他們的購物習慣。有效的店內陳列設計將有助於提升商店的銷售,特別是增加消費者的衝動性購物。
店內陳列設計的其中一個戰略是:首先,針對那些會按照購物清單進行購物的消費者,確定他們所要購買的商品,作為常規商品;然後,把同這些商品具有互補性的其它商品,以某種具有吸引力的形式陳列在常規商品的旁邊。
另外一個戰略是把消費者購買的最暢銷商品陳列在商店的最裡面,這樣消費者在走進商店購買這些暢銷商品時,就”不得不”經過其它的商品,這樣就增加了消費者購買其所途經商品的可能性。把暢銷商品在店內分開陳列也是商家常用的一種做法。比如,麵包和牛奶是兩種暢銷商品,商家一般會把這兩種商品陳列在商店內的兩邊,這樣消費者在購買這兩種商品時,就會經過其它的商品,增加了消費者衝動性購買這些商品的機會。
銷售人員
在購物過程中,協助性的、有禮貌的店內銷售人員往往會豐富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店內銷售人員通過為消費者提供額外的服務,可以使得消費者的購物過程更加快樂,提升其購物享受;但是消費者卻無法忍受那些專橫的、無禮的銷售人員。
人氣指標
店內擁擠通常會被認為是一種不愉快的購物體驗。在遇到店內擁擠時,消費者往往會減少購物的時間、購買較少的商品、推遲購物、更加依賴於購物清單、減少人員之間的溝通行為以及減少對商品的搜尋等。所有這些都將會減少消費者的衝動性購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