螫齒螯蛛

前中眼和後中眼的基部均有窄的棕色環。 螯牙的基端黑棕色,端半部呈黃褐色。 腹部腹面黑褐色,左右兩側各圍有一黃色縱條紋。

形態描述

雌蛛體長5.20。頭胸部長2.10,寬1.70;腹部長3.20,寬2.40。背甲黃褐色,兩側緣呈淺黑褐色,頸溝及放射溝褐色,在頭部正中央有一縱向褐色的方形斑。中窩深,中央有一“U”字形刻痕。前眼列後凹,後眼列稍前凹。前中眼間距小於前中側眼間距(0.10:0.13),後中眼間距小於後中側眼間距(0.09:0.18),兩側眼相接。側眼丘隆起,黑棕色。中眼區長小於寬(0.28:0.29),前邊大於後邊(0.30:0.29),前側眼>前中眼=後中眼=後側眼(0.11:0.10:0.10:0.10)。前中眼和後中眼的基部均有窄的棕色環。
額高約為前中眼直徑的2.2倍。螯肢黃褐色,前齒堤有2齒,在第二齒的基端側生1小齒,後齒堤有1齒。螯牙的基端黑棕色,端半部呈黃褐色。顎葉、下唇及胸板黃褐色,但胸板色較深,顎葉內緣的端部呈白色。步足黃色,多毛,各節的端部為橙黃色,足式:1,4,2,3。腹部長卵形,密生淺褐色細毛。背面黃褐色,整個背面被有一大型灰黑色葉狀斑,葉狀斑的後緣向前凹入,葉狀斑的正中央有一灰黑色縱條斑,其兩側嵌有白色斜條斑。腹部腹面黑褐色,左右兩側各圍有一黃色縱條紋。舌狀體大,其上有2根剛毛。外雌器灰黑色,在外雌器後半部的中央有一陷窩,陷窩後緣有一窄而呈三角形的舌狀突出物,該特徵是與本屬其他成員最明顯的差別。

生物學描述

本種生活在草叢中。

地理分布

國外分布:前蘇聯、歐洲。
國內分布:新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