蜣螂蟲[屎殼郎的學名]

蜣螂蟲[屎殼郎的學名]

蜣螂(Dung Beetle),俗稱屎殼郎、屎克螂、糞金龜,是鞘翅目金龜子總科下的一個並系群。體黑色或黑褐色,大中型昆蟲。蜣螂能利用月光偏振現象進行定位,並以太空中的銀河導航,以幫助取食。有一定的趨光性。世界上有2萬多種蜣螂,分布在南極洲以外的任何一塊大陸。主要以動物的糞便為食,喜歡把動物的糞便滾成球。

基本資料

考證 本品載於《無誤蒙藥鑒》。內稱:“比行夜大,圓形,具六條足,能飛,把人、畜糞滾成丸,貯存在洞裡。”並附形態圖2幅。上述昆蟲的特徵及附圖與蒙醫所認用的蜣螂特徵相符,故認定歷代蒙醫藥文獻所載的金京圖魯即朝赫-浩如海(蜣螂)。

中藥材基原

蜣螂蟲 蜣螂蟲

為金龜子科昆蟲屎殼螂的乾燥全蟲。

動物礦物

植物形態

蜣螂蟲 蜣螂蟲

屎禿螂Caharsius molossus Linnaeus 全體黑色,稍帶光澤。雄蟲體長3.3~3.8cm,雌蟲略小。雄蟲頭部前方呈扇面狀,表面有魚鱗狀皺紋,中央有一基部大而向上逐漸尖細並略呈方形的角突;其後方之兩側有復限,複眼間有一光亮無皺紋的狹帶。前胸背板密布勻稱的小圓突,中部有橫形隆脊,隆脊中段微向前曲成純角狀,兩側端各有齒狀角突1枚,在齒突前下方有一淺凹,其底部光滑無小圓突,淺凹外側有一較深的凹,底部小圓突十分模糊或缺如;小盾片不可見;前翅為鞘翅,相當隆起,滿布緻密皺形刻紋,各有7條易辨認的縱線;後翅膜質,黃色或黃棕色。口部、胸部下方,有很多褐紅色或褐黃色纖毛,中後足跗節兩側有成列的褐紅色毛刺。雌蟲外形與雄央很相似,惟頭部中央不呈角狀突而為後面平、前面扁圓形的隆起,頂端是一橫脊;前胸背板橫形隆脊近似直線,兩側端不呈齒狀突角,且只有外側的深凹,明顯可見。棲息在牛糞堆或在糞堆下掘土穴居。吸食動物屍體及糞尿等。有夜間撲燈趨光的習性。產卵後,雌雄共同推曳糞土將卵包裹而轉成丸狀。分布於全國各地。

採收加工

一般於6~8月間晚上利用燈光誘捕,沸水燙死,可用炭火烘乾。

性狀鑑別

蟲體呈橢圓形,長3~4cm,1.8~3cm,黑褐色,有光澤。雄蟲較雌蟲稍大,頭部前方呈扇面形,易脫落,中央具角突1支,長約6mm。前胸背板呈寬半月形,頂部有橫形隆脊,兩側各有角突1枚,後胸約占體長的1/2,為翅覆蓋。雌蟲頭部中央及前胸背板橫形隆脊的兩側無角狀突。前翅革質,黑褐色,有7條縱向平行的紋理,後翅膜質,黃色或黃棕色。足3對,體質堅硬。有臭氣。以體黑、乾燥、完整者為佳。顯微鑑別 粉末特徵:①體壁碎片淺黃色、黃色或深棕黃色,大小不等,形狀不一。有的剛毛已脫落,散有毛窩,毛窩附近有星芒狀的色素顆粒;有的邊緣增厚,密布棘狀物,有的著生短粗剛毛或少數細長剛毛。③剛毛黃色或黃棕色,細長,先端銳尖,表面具疣狀突起,長60~200μm,基部直徑7~15μm,壁厚1~3μm。③橫紋肌纖維眾多,近無色或淡黃色,半透明,多數斷裂成薄片狀,表面有緊密排列的曲折狀或水波狀的明暗帶,紋理較清晰。④碳酸鈣結晶眾多,形狀不規則,大小在2~10.5μm之間。理化鑑別 (1)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0ml冷浸過夜,濾過,溶液濃縮至5m1,將濃縮液滴在濾紙上,噴0.5%茚三酮溶液或0.2%吲哚醌丙酮溶液,然後在110℃下烘烤,可見黑色斑點。(檢查胺基酸) (2)取本品乙醇提取液2m1,加入三氯化鐵試劑1~3液呈墨綠色。

化學成分

約含1%的蜣螂蟲毒素;有效成分能溶於水,乙醇及氯仿,但不溶於乙醚。100℃加熱,經30min也不被破壞[1]。

附方

治胃黏痧 草(制)、訶子各20g,木香、蓽茇各5g,石菖蒲、信筒子、紫(釒丱)、泡囊草(制)各7.5g,光明鹽9g,麝香、蜣螂蟲或步行蟲各4g,黑冰片10g,鐵桿蒿膏18.5g。製成水丸。每次1.5~3g,每日1次,晚臨睡前溫開水送服。(《蒙醫方劑彙編》十三味光明鹽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