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正輝

蘭正輝

蘭正輝是著名當代水墨藝術家,中國重水墨開創者,2013年被評為舒適跨界藝術年度人物,曾先後在重慶、廣州、安徽、加拿大從事藝術創作。

藍正輝藍正輝

蘭正輝(藍正輝),1959年生於四川。著名當代水墨藝術家,中國重水墨開創者。藍正輝也是多個國際品牌的代言藝術家,包括德國BMW寶馬汽車,法國DS汽車,義大利頂級男裝定製Kiton,德國SCHIESSER舒雅高級內衣。2013年被評為舒適跨界藝術年度人物。“85新藝術運動”參與者。1987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2003年師從劉驍純先生。曾先後在重慶、廣州、安徽、加拿大從事藝術創作。2007年在北京建立藝術工作室。

人物概述

蘭正輝(藍正輝)1987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 1987年至1991年任教於重慶大學,1991年至2001年客居廣州十年,2002之後僑居加拿大多倫多,2006年獲得加拿大政府的獎金支持,在中國美術館舉辦《藍正輝體量水墨展》。藍正輝是“85新藝術運動”參與者,是具有獨立精神氣質的藝術家。有近30年的抽象藝術和當代水墨經
2006,中國美術館藍正輝體量水墨展現場
歷。經過多年的準備和鋪墊,2000年後,藍正輝開始思考水墨的體能表達方式,試圖將“面化”的水墨做到極致,以確立一種“面書寫”的概念。被業界認為是在中國水墨畫書寫的體能表達和抽象結構表現方面有突出貢獻的優秀藝術家。
藍正輝先後在美國、義大利、加拿大、德國、瑞典、台灣、香港、韓國、日本、印度尼西亞、阿聯等十幾個國家地區以及國內舉辦個展或參加聯展。2010年2月,作為全球唯一的特邀,出席TORONTO ART EXPO,將中國的大水墨帶入西方的當代藝術殿堂。8月作為寶馬品牌的代言藝術家,創作“夢想之路”大型水墨作品,經由舞蹈家黃豆豆與多媒體參與的演繹,被稱為史上最強悍的水墨。

藝術特色

墨象的三重視角

縱向:對傳統資源的繼承與創新
中國傳統水墨的特點主要體現在筆法和墨法的運用,筆法多以中鋒為主,側鋒為輔,強調線條的質感與變化。對於大面積的渲染則多採用潑墨法。藝術的內在性在於書寫的意味。因而書寫性是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價值核心。書寫過程與藝術家即時的心境狀態密不可分,所以,藝術通常體現為內在涵養的一種道法。因此,線的書寫性格在作品審美上往往優先於作品形式的審視。中國傳統藝術在現當代的改造中扭轉著這一核心價值,
《靈動:水墨集中營》280cmx180cmamp; amp;2001
作品形式的觀念把握已優先於內在涵養的修為。因而現當代藝術家大多為了畫面的形式效果從其圖像學中找靈感。藍正輝的藝術價值在於書寫性與圖像形式的融合。他通過對筆墨工具、材料,對書寫方式、創作環境及創作過程的改造,使以線為主的書寫轉化為以墨塊體量為主的書寫形式。我稱之為“潑筆書寫”。巨大的塊面表現,在書寫性上保留了運筆揮就、心筆合一的意味。同時在圖像形式的考究中得到極致的發揮。這是看藍正輝的藝術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
橫向:對當代處境空間的清晰介入
藝術從以往被禁錮的經典空間(如藝術館、收藏館、展廳等)開放到公共空間,是當代藝術在人類藝術史中最徹底的變革。由於人類生存方式在交往、互動性方面的增量,使公共生活越發成為全新的生活形態,因而公共空間在城市發展中的比重越來越大,這一變化使藝術的樣式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藍正輝以“潑筆大山上”的視覺墨象,把水墨的特性淋漓盡致的顯現了一把。繪畫藝術要與空間的建築載體相適應,這是藍正輝對當代處境空間敏感的清晰介入。在幾十至上百平方米的畫面尺度上進行書寫性的創作,難度之大,如果沒有對空間判斷的明了,何以下如此大的決心?由此,我們看到藍正輝藝術獨特性的又一個來源。
深度:圖像視覺意義的基因分析
“潑筆墨象”作品?為什麼一味的強調書寫性?一點點的描繪不一樣可以畫出大尺度的作品?這不僅涉及到圖像表現的風格差異,更體現在藝術發生過程對作品所含意義的不同。書寫性最大的特徵和難度在於運筆過
《夢:紫煙》宣紙水墨 150cmx75cmamp;amp;2006
程的不容修改性(這在書法作品中體現的更為絕對),要求落筆達意。但要每一筆合心也不是易事,往往是創作了很多,從中挑選一幅,其它毀掉。其創作過程的不容修改,在另一方面成為藝術家求獲“神來之筆”的追求。背後的價值是:神來之筆是精誠所至、以筆印心的內在涵養修為的結果。修為越高,心筆合一,筆筆有神。書寫性的圖像生成美學,在心、手、筆、墨、紙的一體化運作上,不僅是藝術創作的行為,更是存在論的體現。體現著“天人合一”,以一筆書天下的心性境界。藝術是心境書寫,不是觀念營造。其圖像的視覺意義在深度所由之支撐的東西,是藍正輝巨大的圖像背後所保留的基因種性。或者說,憑著你的生命種性做藝術,書寫與心性同體,藝術的純真與存在的真實不可分離。(柴中建)

能量的勢與釋

藍正輝試圖通過自己的藝術解決中國傳統與源於西方的現代表現之間的矛盾,而不是去直接表現中國當下社會的矛盾。他選擇了間接的方式——行動繪畫和後表現的方式。這是一個自相矛盾的問題嗎?是的,從表面看來是這樣。當然中國書寫性繪畫是比喻性的,而非象美國抽象畫家,或象法國超現實主義流派的傳人那樣去努力表達藝術家的潛意識。但二者之間有更深層的密切關係:在中國書法和西方的表現主義藝術中,都有經過一段專注的沉思之後出現突然爆發,通過較持久的最初能量積累後的釋放。正是基於這種有著共性的“能量”,藍正輝得以將中西方的技巧和表達方式相結合,來創建他的作品和他的事業。
象前輩們那樣,藍正輝在作品中堅持使用中國墨和宣紙。利用這些材料的吸收特性和水墨侵染的技巧,將各種陰影,微妙的變化和非象徵的黑白結合的色塊,帶到其獨特的視覺語言的探索中。他用的紙不僅是尺寸巨大——數米長兩米多高——而且還使用藝術家自己改制的威力強大而靈活的筆刷,從而避免紙質的吸水性易碎性破壞創作效果。他所用的筆不是一般的毛筆,大的有一米多寬,(重到他拿不動為止)。他用筆在白紙上快速地揮灑,而生成一系列的長短變化的肌理紋路和類似幾何狀的塊面圖形,間或有墨滴散布其中。這種技巧的確大不同於中國傳統的筆墨,後者輕舞於紙上,人物或朦朧風景便神奇的出現在柔軟的筆鋒之下。畫的尺寸及所釋放的能量大小也不能同日而語,在藍正輝的作品中所感悟到的能量要更直接和巨大得多。然而,除了外形和尺度的不同,所表達的精神本質是如此的類似:都與能量有關。還有一個重要的不同之處,是能量的釋放採用不同的形式表達,從而使其功能各異。
傳統的“勢”在東方藝術中是主導一切的,而藍的作品中能量的釋放更多元化。結合集中能量的“勢”的釋放方式和表現主義粗獷的基於自我的表達方式,藍正輝率性的大筆刷創造性地表達了現代人類,中國人或非中國人關於存在的懷疑和焦慮。當面對有序和無序、內在和外在、精神力量的釋放和自我懷疑,似乎藝術家正面對他內心的“鏡子”,那裡的自我毫無意義,而在生活的外界宇宙中,他也看不到任何意義,因此除了瘋狂地畫畫來尋找意義,而別無選擇。

藝術評價

·中國傳統寫意畫理論十分重視筆墨的表現性,卻從來沒有人論述過章法結構的表現性。實際上,布局是腔,筆墨是調;布局是勢,筆墨是韻;布局是塊面,筆墨是點線。從藍正輝的畫中可以看出,腔和調都具有表現性,而腔(章法結構)的表現性更為直接、更為強烈。——劉驍純(著名批評家)
《勝利》180cmx97cm 宣紙水墨 2008

·從書寫性來講,藍正輝所用的大刷子做畫,是走了一條與傳統相反的路,為自己提出了某種挑戰。藍正輝實際上是非書寫性或叫非傳統書寫性。也就是去掉了中國文人畫那種敏感於書畫山水、梅蘭菊竹。藍正輝甚至是反書寫性,反中國傳統的書寫性。——高名潞(著名策展人)
·中國的潑墨山水在轉移視點的特色中產生錯覺, 卻在錯覺中產生包容與整體性。藍正輝的作品更把這個特色張顯得淋漓盡致。他的巨筆大墨是經過深沉的文化過濾的。 ——宋夏蓮(加拿大多倫多約克大學博士)
·劉驍純老師用“體量”這兩個字作為蘭正輝水墨藝術的策展主題,無疑就使蘭正輝在體量水墨上占據了第一,因為以前沒有這樣的提法,這樣也就同時把水墨的“體量”變成了一個值得關注的學術問題。——鄒躍進(中央美院副教授)
·所謂體量水墨主要指大筆濃墨所產生的心理感受,英文他選擇了“HEAVY”一詞,其原意是烏雲密布,深沉濃烈的意思,藍正輝借用這個詞想表達一種用中國水墨來表現深刻思想和濃烈情感的良苦用心。“體量水墨”代表著中國傳統水墨向當代轉型的一個重要方向。是對中國傳統寫意的開拓與創新。——王靜(今日美術館《大家》雜誌主編)
·藍正輝的巨幅作品打開的是一個氣化的生命空間,那是有著生命情感表達的空間,黑白灰的色差暗示著情緒,這些情緒形成力量的方向,即氣勢,這是氣的延展,伸展,不同氣息構成形體,在彼此的關係中,形成
《躍式》8218cmx144cm 2010
的是氣勢,是一種勢頭,畫面的意義被抽象為感覺的方向,筆勢之間的關係是一種勢力的張力關係,而整個畫面則是巨大的空白與墨塊之間的對比,而且氣化可以保持崇高的同時,消解崇高的暴力與犧牲。——夏可君(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
·墨與宣紙與中國古典藝術特別是書法與文字有密切的關係。這些材料使蘭正輝同時走向兩個潮流:傳統藝術的拓展與當代藝術的創新。這兩個潮流的交匯給予更大的空間,產生他對兩者的疑問,焦慮與希望。——阿菲薩·莫拉(印尼著名詩人,批評家)
·今天這種由藍正輝創造的當代表現形式與中國傳統書寫性表達方式走得如此靠近,其實一點都不奇怪。他的繪畫是現當代性的變革和懷疑與傳統相遇的結果。——讓·寇特(法國人類文化學教授)
·蘭的“體量水墨”最終回到了中國當代藝術的前沿。在潑墨於水的過程里,蘭的這些精製而又粗糲的濃墨畫面以時間上的相對性轉換了我們的空間意識。這些畫具有一種玄奧的似是而非性。——羅伯特·摩根(美國著名批評家)

畫家自述

雖生性遊走不定,然而時間長了還是有規律可尋。常去的地方無非都是一些基本點,一些基本的狀態。是快速的轉換,統絡全局,如電腦時時掃描,對整個系統過濾提升。或是螺旋式上升,或是迴蕩式的週遊。過去現在未來,如果還在這個系統之內,應該都與這些有關。
想起我85時開始做符號研究時那樣,一猛子扎入,3年後才知道我在做什麼,然後是18年後的2003對過往的那些努力再做細分的定位調整。大水墨也有十年,應該是清理我水墨大夢的時候了。大水墨的內容主題是常
2010年8月藍正輝的水墨作品代言寶馬品牌
常被問及的話題。面壁十年為哪樁,我內心裡在想什麼,想表達什麼,為什麼等等。我試圖清理我的思想,用文字來表述清楚否,不知道。
我的畫應該是我心理與情緒狀態的圖式記錄。我用水墨來表現我對自身,然後是對自然與社會的認知。分為諸系列。狀態對狀態與狀態圍合是主要手段,所謂圍追堵截是也,每一棍子在起什麼作用,看不到他們的作用。很多棍子就起了作用。還有就是倒懸的方法,極散淡而精緻,超狂妄而達自然,多動而為靜,巨大而悲切云云。此時,文字的渲染已大大的超出了畫面,所以畫面只有追隨的份,永遠在精進的途中。此時的文字描述的就準確嗎,不一定。還是以畫為準。
諸系列圍合成我的水墨夢想,也是我對世界的理悟。
相思系列Connection series:體現一種兩個以上事物元素之關係。如人與人或人與物之聯繫和影響。好壞都有,容和不容共存,無論是依戀呼應還是疏離。相互牽涉,多元整一共生,過招推讓,動態平衡。是人類複雜關係複雜情感的一種體現。
矗立系列Stand series:一種存在的表述。獨立的人格思想,也帶來孤獨孤單。直本純,也很可愛。紀念碑式的肅穆崇高。縱向直指蒼天。這個系列的作品有我過去與未來作品的影子。想表達一種存在和價值,作為獨立人格存在的價值。當然也可能會轟然倒下,那是後話。
轉身系列Hesitation series:尼采說懷疑勝於信念。你難免要回頭,反思,回望,顧盼。迴旋與進退。矛盾糾結,步履艱難。主動或被動的停滯。遇到阻力,發生碰撞,矛盾衝突,無法逾越。正如哈姆萊特的問句,是生存還是滅亡,這是一個問題。
悟察系列Apperception series:開悟體察,總是想用水墨去表達一種深刻,那是什麼樣一種圖式。深思探底,縱向開掘,領悟本質。面壁而坐,低頭不語,靜思默想。尋求解脫,追求與靠近真理,尋找光明與出路。
躍式系列Attempt series:表達一種奮發的向上的積極的態度和趨勢,奮鬥升華。行動改變姿態,改變現狀。你能跳多高,只能叫躍起。有一種不安分的心,不滿足於當下,走出自我。革命奮進。是在平靜平地與平凡中躍動起來的感覺,這種精神對當代文人很重要。也或是精神不死。也或是垂死掙扎。姿態重要過結果。勇敢的一跳,不管是往上還是像電影“英雄兒女”中王成那樣往下跳,不管是為了理想還是要去堵槍眼,堅定和毫不猶豫的走出這一步才是關鍵。(2011年)

藝術概況

獲獎

獲加拿大安大略省藝術委員會2006年度“創作獎金”(2006)

館藏

美國佛羅里達海灣大學
加拿大大多倫多中華文化中心
榮譽此時:2013舒適跨界藝術年度人物頒獎

英國駐廣州總領事館
德國駐廣州總領事館
中國美術館
廣東美術館
中國宋莊水墨同盟

展覽

2013年5月,杭州三尚當代藝術館《藍正輝——恣意的潑筆》個展;
2013年3月,上海多倫美術館《水墨解構》展;
2012年12月,《中山海峽兩岸藝術家作品聯展》;
2012年10月,《台灣水墨雙年展》;
2012年10月,義大利米蘭《中意雙年展》;
2012年8月,《舒適》雜誌《跨界藝術展》;
2012年5月,廣東三年展項目展出35米長的《四時心跳圖》(廣東美術館);
2012年4月,義大利維羅納《藍正輝個展》;
《歲月》100cmx240cm 宣紙水墨 2008

2011年2月,多倫多藝博會;
2011年1月-3月,上海對比窗畫廊《藍正輝水墨夢想》個展;
2010年,杜拜藝術博覽會(阿聯);
2009年6月,《第三種抽象展》(對比窗畫廊·上海);
2009年3月《狂雨——蘭正輝印尼個展》(歐豪斯畫廊,雅加達·印尼)
《來自東方的冥想》展(弗洛伊登市活動中心,巴登符騰堡州·德國);
《水墨當下——2009上海新水墨大展》(多倫美術館·上海);
《重返現代——09中國抽象藝術展》(西湖美術館·杭州);
《自有我在》展(藝倡畫廊·香港);
2008年,《水墨演義》全球巡展(中國,德國,美國,台灣);
《08國際年展》(上上美術館·北京);
《中國水墨年度匯展》(環鐵時代美術館·北京);
《c58潛》125cmx248cm 宣紙水墨 2012

《卡廷娜托——中國當代水墨邀請展》(卡廷娜托莊園,馬爾默市·瑞典);
《首爾國際現代書藝展》(首爾·韓國);
《大尺幅20人抽象畫展》(皇城藝術館·北京);
《自有我在——中國當代藝術展》(佛羅里達海灣大學·美國);
2007年,《戒色——中國當代水墨展》(十方藝術館·鄭州);
《墨緣100——中國宋莊水墨同盟第二屆名家邀請展》(宋莊藝術中心·北京);
2006年,《東方欲曉——蘭正輝體量水墨展》(中國美術館·北京);
《水墨·當代》——中國宋莊水墨同盟首屆邀請展(宋莊藝術中心·北京);
《多倫多市戶外藝術展》(加拿大);
2006年 11月,在中國美術館舉辦《藍正輝體量水墨》個展;
舞蹈家黃豆豆演繹藍正輝作品《夢想之路》

2006年 10月,《中國宋莊水墨同盟首屆邀請展》;
2006年 7月,《TORONTO OUTDOOR ART EXHIBITION》(加拿大);
2005年 5月,美國紐約科特蘭大學《中國日活動展》;
2005年 5月,多倫多亞裔藝術月《飛流直下大瀑布》展(加拿大);
2004年 5月,應邀為中國景德鎮1000年慶典舉辦《蘭正輝水墨特展》;
2004年 4月,加拿大大多倫多中華文化中心《水墨疾走》巡迴個展;
2003年 10月,應邀在加拿大多倫多IS GALLERY表演水墨行為作品《一跨》;
2003年 3月,廣東美術館舉辦蘭正輝《水墨疾走》個展;
2001年,策劃北京凡畫廊《堆積情感》五人油畫展;
《四時心跳圖》廣東美術館展覽現場 2012

1999年,赴日本參加《第十四屆亞洲國際藝術展》;
1999年,赴香港參加《水墨裝置展》;
1993年,第一屆《中國藝術博覽會》;
1989年,《第一屆中國現代藝術大展》(中國美術館·北京);
1988年,參加《黃山會議》;
1985年,發表文字、觀念、裝置藝術作品;
《新出土的不可譯的公元前拍給公元後的加急電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