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村村

蘭村村

蘭村村是一個村莊。

基本信息

蘭村村

蘭村村位於湖南省瀘溪縣石榴坪鄉,於2005年與原板橋村合併後成立,現有9個村民小組,870多戶,4280人,村支兩委成員11人,黨員87人。自1998年以來,村支兩委“一班人”以“教育興村、產業強村、勞務富村”為目標,認真探索基層黨組織建設新模式,積極引導民眾創業發展,形成了村富民安的良好局面。在黨組織的堅強帶動下,勞務輸出、生豬養殖現已成為村裡的兩大支柱產業,農民人均純收達到3500餘元。村黨組織多次被縣、鄉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隨著社會形勢的快速發展,該村的勞務、生豬養殖產業已成為村民增收的主要渠道,村里如何引導和管理這兩大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村支兩委做了積極探索和創新。2007年6月,為進一步落實“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發揮黨組織的領導和服務作用,發展壯大我村兩大支柱產業,經上級批准,蘭村村成立了全縣第一個農村基層黨總支委員會,決定把黨組織建在產業鏈上。新成立的黨總支下設產業、勞務、聯合三個黨支部,根據黨員幹部在各自領域的工作特長和個人意願將其合理分配到三個支部中。其中產業支部由15名黨員組成,以蘭村生豬養殖協會為依託,主要負責帶領民眾做大生豬養殖產業,同時帶動村民發展椪柑開發、烤菸生產、淡水養魚和家禽養殖;勞務支部由14名黨員組成,以縣五星建安公司為依託,負責抓好建築行業創收,組織開展本村外出務工人員勞務技能培訓,繁榮本村的勞務經濟;聯合支部由58名黨員組成,以中老年黨員為主,主要任務是帶領村民搞好基礎設施和社會公益事業建設,為兩大產業健康發展做好協調服務。在村黨總支堅強領導下,全體黨員工作積極性得到空前發揮,湧現了一大批像包榮貴、劉明喜、劉群一樣的黨員經濟示範戶和致富能手,他們在新農村建設中,紛紛獻計獻策,發揮了“排頭兵”作用,成為民眾眼裡最值得信賴的人。有力保證了各項工作的順利實施。村幹部只有時刻把民眾冷暖放在心上,為了民眾利益對上敢於鼓與呼,這樣民眾才會真心支持、信任你。幾年來,為改善村容村貌,提高村民生活質量,村里積極向上級爭取資金30萬元,完成村間道路硬化11000米,建好村組公路2公里,實現“三邊”綠化造林500多畝;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先後向上爭取資金8萬多元,為蘭村學校建好文化牆和環形跑道,硬化了操場,學校面貌煥然一新;著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發展後勁。村里先後向州、縣爭取資金100多萬元,建好了蘭村加工廠大橋,修建了兩座便橋,維修山塘2口,修復受損渠道2000米;不斷改善民生,解決農村低保80戶281人,落實安居工程建房5處。幾年來,村支兩委帶領村民想法設法謀發展,根據本村實際,逐步壯大了勞務產業和生豬養殖業。充分發揮我村外出從事建築業人才眾多的優勢,以縣五星建安公司為平台,重點挖掘建築行業創收的潛力,實現“走出一人,帶動一群”,跟蹤搞好外出勞動力勞務技能培訓,提高從業人員自身素質。在實施“走出去”的同時、採取“引進來”的戰略,鼓勵本村外出務工人員在擁有資金和技術後回鄉創業,帶動村民共同致富。村民劉克海、劉帝見、劉本亮到溫州鞋廠學得一技之長後,分別在石榴坪、麻陽和懷化自辦皮鞋廠,解決了10餘人就業。2008年初,通過對外招商,新引進一家選礦廠落戶蘭村,解決富餘勞動力近100人就業。每年的勞務經濟收入達1000萬元以上,成為村民穩定增收的一大支柱。通過多年摸索,蘭村生豬養殖業走上了基地化、規模化和商品化生產道路,如今已成為蘭村人發家致富的品牌。在國家產業扶持政策推動下,由最初的家庭式養殖、散戶養殖發展到成立“興隆”養豬專業合作社(生豬養殖協會),創辦“富一方”養殖場,實現了“合作社+基地+農戶”、“產一供—銷”一條龍的經營模式。到2008年底,全村已發展養殖專業大戶80多戶,擁有規模養殖場3800㎡,年出欄仔豬11000頭,肥豬5000頭,年創收720萬元。2008年,為給返鄉農民工創造就業條件,通過向上爭取和養殖戶自籌,投入資金35萬元,在原有養殖基地基礎上,高標準建設了蘭村生豬養殖示範小區,新建養殖場120處1200㎡。目前已新加入10戶生豬養殖戶,預計年創收100萬元,為進一步繁榮蘭村經濟奠定了基礎。[1]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