蘘

①《別錄》:"微溫。 ①《別錄》:"主瘧。 【宜忌】《本經逢原》:"忌鐵。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漢字

拼音

ráng

注音

ㄖㄤˊ

相關資料

簡體部首:艹,
部外筆畫:17,
總筆畫:20
繁體部首:艸,
部外筆畫:17,
總筆畫:23
五筆86&98:AYKE 
倉頡:TYRV 
鄭碼:ESER 
筆順編號:12241251251112213534 
四角號碼:4473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8618

基本字義

● 蘘
rángㄖㄤˊ
◎ 〔~荷〕[mioga ginger] 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 Zingiber mioga ),原產中國,高二三尺,根莖圓柱形,葉互生,橢圓狀披針形開白色或淡黃色大花,結蒴果,莖與葉可制纖維,根入藥。

方言集匯

◎ 粵語:joeng4
◎ 客家話:[海陸豐腔] rong2 siong1 [客英字典] jong2 mi3 [台灣四縣腔] jong2 siong1

英譯

a kind of wild ginger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字部】蘘 ·康熙筆畫:23 ·部外筆畫:17
〔古文〕煍《唐韻》汝陽切,音穰。《說文》蘘荷也,一名葍蒩。《本草注》今人呼赤者為蘘荷,白者為覆苴,蓋食以赤者為勝,入藥以白者為良,同一種耳。《司馬相如·上林賦》茈姜蘘荷。《急就篇注》蘘荷,莖葉似姜,其根香而脃,可以為菹,又治蠱毒。《柳宗元·詩注》蘘荷性好隂,在木下生者尤美,故《潘岳·閒居賦》曰:蘘荷依隂。 又《集韻》思將切。同葙。奴當切。同蘘。互詳葙、蘘字注。

說文解字

蘘荷也。一名葍蒩。從艸襄聲。汝羊切。

蘘荷

蘘荷 ránghé
[mioga ginger] 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Zingiber mioga),原產中國,高二三尺,開白色或
淡黃色大花,結蒴果,莖與葉可制纖維,根入藥。
蘘荷 (《別錄》)
【學名】Zingiber miogaRose
【異名】嘉草(《周禮》),猼月(《史記》),蒚蒩(《說文》),芋渠(《後漢書》),覆葅(《別錄》),陽藿(《廣西志》),陽荷(《黔志》),山姜、觀音花(《浙江中藥資源名錄》),野老薑、土裡開花、野生薑、野薑、蓮花姜(《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來源】為姜科姜屬植物蘘荷的根莖。
【植物形態】蘘荷 多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根莖肥厚,圓柱形,淡黃色,根粗壯,多數。葉2列互生,狹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25~35厘米,寬3~6厘米,先端尖,基部漸狹,或短柄狀,上面無毛,下面疏生細長毛,或近無毛,中脈粗壯,側脈羽狀,近平行;具葉鞘,抱莖,葉舌2裂,長1厘米。穗狀花序自根莖生出,有柄,長6~9厘米,鱗片覆瓦狀排列,卵狀橢圓形,外部苞片橢圓形,內部披針形,膜質;花大,淡黃色或白色;花萼管狀,長2.5~3厘米,篦形分裂;花冠管狀,裂片披針形,唇瓣倒卵形,基部左右各有1小裂片;雄蕊1,藥室向外伸延成一長喙;退化雄蕊2;子房下位。蒴果卵形,成熟時開裂,果皮內面鮮紅色。種子黑色或暗褐色,被有白色或灰褐色假種皮。花期夏季。生於山地林蔭下或水溝旁,分布江西、浙江、貴州、四川等地。本植物的葉(蘘草)、花穗(山麻雀)、果實(蘘荷子)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化學成分】根莖含α-蒎烯、β-蒎烯、β-水芹烯。
【炮製】《雷公炮炙論》:"凡使(白蘘荷),以銅刀刮上粗皮一重了,細切,入沙盆中研如膏,只收取自然汁,煉作煎,卻於新盆器中攤令冷,如乾膠煎,刮取研用。"
【性味】辛,溫。①《別錄》:"微溫。" ②《藥性論》:"味辛,有小毒。" ③《四川中藥志》:"性溫,味辛淡,無毒。"
【功用主治】活血調經,鎮咳祛痰,消腫解毒。治婦女月經不調,老年咳嗽,瘡腫,瘰癧,目赤,喉痹。①《別錄》:"主瘧。" ②陶弘景:"主諸溪毒、沙虱輩,亦云辟蛇。" ③《唐本草》:"根:主諸惡瘡。根心:主稻麥芒入目中不出者,以汁注中。" ④《本草圖經》:"乾末水服,主喉痹。" ⑤《綱目》:"赤眼澀痛,搗汁點之。" ⑥《貴州民間方藥集》:"通經活血,又可鎮咳祛痰。外用可拔毒,消瘡腫。" ⑦《四川中藥志》:"治老年咳嗽,氣喘(鹽吼),虛性白濁,婦人血寒經冷及月經不調。"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研末或鮮者搗汁。外用:搗汁含漱、點眼或搗敷。
【宜忌】《本經逢原》:"忌鐵。"
【選方】①治指頭炎:蘘荷鮮根莖加食鹽少許,搗爛外敷。(《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②治頸淋巴結結核:鮮蘘荷根莖二兩,鮮射干根莖一兩,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③治喉口中及舌生瘡爛:酒漬蘘荷根半日,含漱其汁。(《肘後方》) ④治卒失聲,聲噎不出:搗蘘荷根,酒和,絞,飲其汁。(《補缺肘後方》) ⑤治雜物眯目不出:白蘘荷根,搗,絞取汁,注目中。(《聖惠方》) ⑥治傷寒及時氣、溫病,及頭痛、壯熱、脈大,始得一日:生蘘荷根、葉合搗,絞取汁,服三、四升。(《補缺肘後方》) ⑦治大葉性肺炎:蘘荷根莖三錢,魚腥草一兩。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⑧治月信滯:蘘荷根,細切,煎取二升,空心酒調服。(《經驗方》) ⑨治跌打損傷:蘘荷根莖五錢至一兩,水煎服。或曬乾研粉,用黃酒沖服,每次三至五錢。(《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⑩治吐血,痔血:蘘荷根一把,搗汁三升服之。(《肘後方》) ⑾治婦女產後吃鹽過多的鹽吼咳累:陽藿,裝入豬大腸內,燉服。(《四川中藥志》)
醃製的蘘荷很好吃,俗稱蓮花姜。

拼音是nang的漢字

拼音是nang的漢字共有21個,如下: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