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戰術

蘑菇戰術

蘑菇戰術的基本特點是,在地形與民眾均有利的條件下,針對敵軍急於尋求同我方決戰的心理,以小部隊與敵周鏇,疲憊、消耗、餓困對方,而以主力隱蔽等候,不驕不躁,待敵十分疲勞與孤立無援之時,集中主力加以各個殲滅,與運動戰極為相似。

基本信息

套用歷史

中國革命戰爭過程中,處在敵強我弱地位的中國人民軍隊所創造的一種作戰方法。即利用有利的地形與民眾條件同敵軍在一個地區周鏇,從而使敵達到十分疲勞和缺糧之程度,然後尋機將其殲滅的戰術。早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等提出的“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十六字方針,就講到了利用有利的地形和民眾條件,同敵人周鏇,將敵人拖疲憊後消滅之。解放戰爭時期,西北人民解放軍在對付國民黨軍對陝北的重點進攻時成功地運用了蘑菇戰術。1947年4月15日,毛澤東在《關於西北戰場的作戰方針》一文中對

基本特點

“蘑菇”戰術作了闡述,指出“此種辦法是最後戰勝敵人必經之路”。蘑菇戰術的基本特點是,在地形與民眾均有利的條件下,針對敵軍急於尋求同我方決戰的心理,以小部隊與敵周鏇,疲憊、消耗、餓困對方,而以主力隱蔽等候,不驕不躁,待敵十分疲勞與孤立無援之時,集中主力加以各個殲滅。蘑菇戰術是革命的劣勢軍隊依託革命根據地實行人民戰爭戰勝優勢軍隊的有效戰術之一。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