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蠅糞病

蘋果蠅糞病又稱污點病.在果面形成由十數個或數十個小黑點組成的斑塊,黑點光亮而稍隆起.小黑點之間由無色菌絲溝通,形似蠅糞便。用手難以擦去,也不易自行脫落。蘋果煤污病在果面產生棕褐色或深褐色污斑。邊緣不明顯,似煤斑,菌絲層很薄用手易擦去,常沿雨水下流方向發病,農民稱之為"水銹"。蘋果蠅糞病和煤污病常混合發生,症狀複雜,不易區分。但常見症狀為:果皮表生黑色菌絲,上生小黑點,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或菌核;小黑點組成大小不等的圓形病斑,病斑處果粉消失。必要時可通過鏡檢病原菌進行區別。

信息

中文學名:蘋果蠅糞病
拉丁學名:Leptothyriunpomi(Mont.etFr.)Sacc.
別稱:污點病煤點病
亞門:半知菌亞門
病原中文名:仁果蠅污菌
英文名:Appleflyspeck
病害類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蘋果
主要為害部位:果實

為害症狀

在果面出現由許多小黑點組成的黑色斑塊,有時小黑點略呈同心輪紋。小黑點光亮稍隆起,極似蠅糞,用手難以擦去,雖不深入果皮及果肉,但影響其商品性。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在芽、果台及枝條等處越冬,翌春末形成分生孢子器,以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高溫多雨利於病菌繁殖,對果面進行多次再浸染。6~9月為浸染的關鍵期,此時如遇降雨頻繁,果園鬱閉,地勢低洼,往往發病重。

防治方法

(1)果園開溝排澇、合理修剪、清除雜草
(2)藥劑防治。6~9月結合防治其它病害噴2~3次藥。藥劑有:波爾多液氧氯化銅百菌清苯菌靈等。

地理分布

中國及世界各蘋果產區均有分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