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區郵票

蘇區郵票

首先,這兩枚郵票之一的面值單位為“枚”,迄今在現存蘇區郵票中是絕無僅有的,這表現出工農武裝割據政權初創時期的不規範性。 其次,這兩枚郵票的圖案為格線狀花紋,除了“赤色郵票”四字表現出郵票的性質, 第三,這兩枚郵票的發行單位為特別區,行政“級別”低於縣,這也是蘇區郵票中罕見的。

我國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1927至1937年),由人民政權發行的郵票,因當時革命根據地稱蘇維埃區或蘇區,故稱之為蘇區郵票,按年代先後,可以分為兩個階段;(1)赤色郵政郵票,指1932年之前,各地區自行印製的郵票,銘記為“赤色郵政”或“赤色郵票”。(2)中華蘇維埃郵政郵票,指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後,中央和各地區印製的郵票,銘記一般為“蘇維埃郵票”蘇區郵票印製條件較差,多為石印土紙、無齒,是珍貴的革命歷史文物,已知約三十多種,其中存世較多的百餘枚,小的只有一、二枚;蘇區郵票的歷史、種類和印刷等方面內容是我國郵票研究中的重要課題,這幾年已取得突破性進展,解決了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

兩枚罕見的蘇區郵票

這兩枚郵票均為雙聯。一枚面值為“伍枚”,刷色為棕紅色,

(圖)蘇區郵票蘇區郵票

票幅為30×24mm;另一枚面值為“壹分”,刷色為深藍色,票幅為24×21mm。

這兩枚郵票到底源於何地?經查閱《中央蘇區史》及走訪與父親生前一起在遂川縣工作的老同志(父親1949—1956年在中共遂川縣委工作並擔任領導職務),得知新遂邊陲特別區就在井岡山上。“新”即永新縣,“遂”即遂川縣,新遂邊陲特別區是以井岡山腹地茨坪為中心的一個區劃,北側為永新縣屬地,南側為遂川縣屬地,所以稱新遂邊陲特別區。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上山進駐茨坪;1928年2月初,在茨坪成立了直屬中共遂川縣委和縣工農兵政府直接領導的“中共新遂邊陲特別區委員會”和“新遂邊陲特別區工農兵政府”。這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內成立的第一個特區政府。特別區委和特別區政府一直堅持到1930年上半年才停止工作。

那么,這兩枚郵票又誕生於何時?經我的考證,應該是印製於1928年3月至1929年1月間。

首先,這兩枚郵票之一的面值單位為“枚”,迄今在現存蘇區郵票中是絕無僅有的,這表現出工農武裝割據政權初創時期的不規範性。

其次,這兩枚郵票的圖案為格線狀花紋,除了“赤色郵票”四字表現出郵票的性質,

(圖)蘇區郵票蘇區郵票

從圖案上難以看出工農武裝革命的元素。而現存的大部分蘇區郵票則是馬列頭像、赤旗、紅星、地球、花卉、鐮錘、工農、士兵等圖案組成,表現出革命的指導思想、基本力量、最終目標、鬥爭形式及政權性質等內容。這反映出赤色郵政從不成熟向成熟逐步發展的漸變性。

第三,這兩枚郵票的發行單位為特別區,行政“級別”低於縣,這也是蘇區郵票中罕見的。一般來說,蘇區郵票的發行單位都應該是根據地政權機關,如湘贛邊區、贛西區、贛西南區、閩西區、鄂豫皖區、江西省、湘贛邊省等。這只能說明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1928年初創建井岡山根據地時就預見到井岡山的星星之火必將形成燒毀舊政權的燎原之勢,從而發行了代表國家主權性質的郵票。
 儘管這兩枚郵票塵封了80年,在我看來仍熠熠生輝。撫今追昔,我更加緬懷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井岡山人”創建中國革命第一個根據地的豐功偉績,更加堅信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定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實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