蘅

蘅,中國漢字,讀作:héng。該字指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

基本信息

漢字編碼

發音:héng

部首:艹 , 部外筆畫:16 , 總筆畫:19;

五筆86:ATQH ; 五筆98:ATQS ; 倉頡:THON;

筆順編號:1223323525121134112 ; 四角號碼:44221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8605。

詳盡釋義

〈名〉

1、杜蘅,多年生草本植物,野生在山地,開紫色小花,根莖可入藥,亦作“杜衡”( Asarum forbesii ),又名苦葉細辛、南細辛,古稱香草 [forbes wild ginger]。馬兜鈴科,花被筒鍾狀,暗紫色。全草入藥,並可提取芳香油。

2、蘅蕪:古書上說的一種香草。

蘅,杜蘅,香草。——《玉篇》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部】 蘅 ·康熙筆畫:22 ·部外筆畫:16

《唐韻》戸庚切,音行。《玉篇》香草也。《爾雅·釋草》杜,土鹵。《注》杜衡也,似葵而香。《唐本草注》杜衡,葉似葵,形如馬蹄,故俗雲馬蹄香。《屈原·離騷》雜杜蘅與芳芷。俱作衡。

又微蘅,草名。《述異記》魏興錫山多生微蘅草。

又《唐韻古音》音杭。《屈原·九歌》白玉兮為瑱,疏石兮為芳。芷葺兮荷蓋,繚之兮杜蘅。《宋玉·風賦》獵蕙草,離秦蘅,被辛夷,槩稊楊。

考證:〔《宋玉·風賦》獵蕙草,雜秦蘅〕 謹照原文雜改離。  

拼音是heng的漢字

拼音是heng的漢字共有20個,如下:

 | | | | | | | | | | | | | | | | | |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