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理論基礎

藝術理論基礎

全書共分11章,內容包括:緒論、藝術是社會生活的反映、藝術是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藝術的特徵、藝術創作過程、藝術創作方法、藝術創作的思維方式、藝術作品的構成、藝術作品的非本質屬性、藝術欣賞、藝術的發生和發展規律、藝術的種類等。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本書是中等職業學校工藝美術專業國家規劃教材配套教學用書。

本書在理論說明上,力戒枯燥,做到圖文並茂,用精美的藝術作品印證理論的正確性;在文字的敘述上,力戒艱澀,做到通俗流暢,用生動的事例詮釋理論。本書每章後均附有複習題,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所學知識。

本書是一本為中等層次的學生編寫的藝術理論基礎教材,對於廣大藝術愛好者來說,也是一本開闊視野、啟迪心智、提高審美境界的好書。

作者簡介

楊琪,1935年生,山東省即墨市人。1961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現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教授,美國夏威夷國家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客座教授。出版著作有《藝術學概論》、《藝術與哲學》、《智慧的煩惱》、《唯物論的命運》、《哲學範疇史》等。

目錄

緒論

複習題

第一章 藝術是社會生活的反映

第一節 藝術作品都是社會生活的反映

第二節 藝術反映社會生活的能動性

第三節 藝術反映社會生活的真實性

複習題

第二章 藝術是特殊的社會意識形態

第一節 藝術與經濟基礎的關係

第二節 藝術與政治的關係

第三節 藝術與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關係

複習題

第三章 藝術的特徵

第一節 藝術的形象特徵

第二節 藝術的情感特徵

第三節 藝術的審美特徵

複習題

第四章 藝術創作過程

第一節 對生活的藝術體驗

第二節 藝術構思

第三節 藝術傳達

複習題

第五章 藝術創作方法

第一節 什麼是藝術的創作方法

第二節 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

第三節 浪漫主義的創作方法

複習題

第六章 藝術創作的思維方式

第一節 形象思維

第二節 靈感

複習題

第七章 藝術作品的構成

第一節 藝術作品的內容

第二節 藝術作品的形式

第三節 藝術作品內容與形式的關係

複習題

第八章 藝術作品的非本質屬性

第一節 藝術作品的風格

第二節 藝術作品的商品屬性

複習題

第九章 藝術欣賞

第一節 藝術欣賞的性質和作用

第二節 藝術欣賞的過程

第三節 藝術欣賞和藝術批評

第四節 藝術的社會作用

複習題

第十章藝術的發生和發展規律

第一節 藝術發生的幾種主要理論

第二節 藝術發生的動力及過程

第三節 藝術發展的基本規律

複習題

第十一章藝術的種類

第一節 研究藝術分類的意義

第二節 藝術分類的歷史和特徵

第三節 藝術分類的基本規律

第四節 藝術諸種類

複習題

後記

黑白圖圖目

彩色圖圖目

序言

任何一本教材,作者應當像一個稱職的導遊,帶領遊客沿著林間曲逕到名山古剎去探幽尋-芳;也像一個循循善誘的長者帶領青年去認識那未知的神秘王國。我們這本教材的知識構架就是到名山古剎去探幽尋芳的林間曲徑,也是青年學生去探尋魅力無窮的藝術王國的認識道路。

認識事物的起點是事物的質。這個事物是什麼?是貓還是狗?是楊還是柳?認識任何事物,首先就是要把這個事物與其他事物區別開來。認識事物的進一步深化是事物的運動過程。這個事物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是怎樣的?對事物認識的終點是對事物規律的認識。對藝術的認識也是這樣的。對藝術認識的起點是藝術的質。藝術是什麼?藝術與非藝術的界限在哪裡?對藝術認識的深化是認識藝術活動的過程,也就是“藝術創作一藝術作品一藝術欣賞”的活動過程。對藝術認識的終點是對藝術發展規律的認識。

我們所概括的藝術的本質和規律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呢?藝術理論是對藝術作品的概括與總結。凡是能正確地解釋藝術作品的藝術理論,就是科學的藝術理論;反之,便是錯誤的藝術理論。

藝術作品是發展的、變化的。藝術理論也是發展的、變化的。作為一本藝術理論的教科書同樣應當與時俱進、勇y-J~0新。本書也有一些理論上的新探索。

學習藝術理論的終極目的是淨化人的靈魂。中國古人說:“畫如其人”,“書如其人”,“文如其人”。魯迅先生也說,藝術家的創作“表面上是一幅畫或一個雕像,其實是他思想人格的表現。”由此可見,在一切名垂千古的藝術作品背後,都有一個善良的、純潔的靈魂。藝術理論不僅要讓人們感受到這些名垂千古的藝術作品的迷人魅力,而且要使人透過作品看到藝術作品背後的藝術家的純潔善良的靈魂。這些純潔的、善良的靈魂像一股清泉,輕輕地淌過我們被污染了的靈魂,在不經意間帶走了污穢,留下了純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