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伎回想錄

藝伎回想錄

《藝伎回想錄》,由團結出版社於2007年出版,作為文化符號的藝伎,起源於中國古代宮廷的歌舞伎傳統。“在漢代,倡優與俳優同屬藝伎,倡優以音樂表演為主,俳優以言語滑稽逗笑見長。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作為文化符號的藝伎,起源於中國古代宮廷的歌舞伎傳統。“在漢代,倡優與俳優同屬藝伎,倡優以音樂表演為主,俳優以言語滑稽逗笑見長。倡樂則是對倡優、俳優等藝人的總稱。”中國古代除了宮廷的歌舞伎即官伎以外,還有達官顯貴私人蓄養的家伎,另外民間亦有專門從事歌舞詩詞曲賦表演以供客人欣賞的藝伎行業。

藝伎大多清麗溫婉,才藝出色,其必備的基本功是“詩書、舞蹈、琴瑟、茶道、書法、插花、談吐、裝扮、姿態,禮儀”。藝伎需要經過嚴格的歌舞訓練,其難度超出了常人的想像。在藝伎的演出里,融合著藝術(詩歌與音樂)、情感、智慧和交際手段等複雜技藝。其主業是陪上流社會男人飲酒作樂,藉此滿足男權主義的夢想——享樂、浪漫、情慾以及對女人的精神性占有。她們是時尚代言人, 同時又充滿了幽暗神秘的色彩。

建議以下人群閱讀本書:中國史或中國文化之研究者或愛好者、詩詞歌賦這研究者或愛好者、藝術研究者或愛好者、女權主義之崇尚者或反對者、職場“白骨精”或家庭主婦、生活中的巾幗英雄或小家碧玉。

本書目錄

第1章 趙姬

第2章 趙飛燕

第3章 蘇小小

第4章 紅拂女

第5章 薛濤

第6章 魚玄機

第7章 王朝雲

第8章 李師師

第9章 梁紅玉

第10章 嚴蕊

第11章 李香君

第12章 董小宛

第13章 陳圓圓

第14章 柳如是

第15章 賽金花

第16章 潘玉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