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城特產

藁城特產

隨後記者又驅車來到了屯頭村,那裡是我國有名的宮燈製作專業村。 在藁城河北宮牌酒業有限公司,記者了解到,在民國年間由於戰禍連連,釀酒業蕭條,藁城宮酒工藝一度散落民間。 李經理告訴記者,藁城宮酒採用的是傳統固態發酵工藝,酒香濃郁,入口綿甜。

百科名片

藁城地理位置優越,緊鄰省會石家莊、近靠京津。交通發達,石德鐵路橫穿境內,307國道、省級正饒公路、石港高速公路橫貫東西,市區距民航機場30公里,距京深高速公路15公里,全市油麵路通車裡程921公里。通訊便利,程控電話和行動電話可直撥國內外任何一座城市。電力供應充足,擁有110KV變電站4座、35KV變電站11座。市區服務設施配套,擁有三星級賓館一家,高標準飯店多家,具有較高的涉外接待能力。

大紅的燈籠高高掛

藁城的宮燈舉世聞名,據說天安門城樓上懸掛的巨型燈籠就是藁城宮燈。藁城宮燈起源於東漢,是由古人當時常有的紗罩燈衍變而來。清乾隆皇帝南巡路過藁城,恰逢正月十五,乾隆看到這裡的百姓扎做的燈籠如此精美絕倫,不禁龍顏大悅,命人精選數盞帶回宮中,於是藁城的燈籠便有了“宮燈”的美譽。
為了採訪了解藁城宮燈,記者特意找到了藁城宮燈研製開發中心有限公司,在公司總經理和宮燈開發總設計師史有全的帶領下,記者來到了開發研製中心內的宮燈博物館。在三層樓的博物館中,記者除觀看了傳統的大紅燈籠和公司的專利工藝紙雕彩燈外,還參觀了體形巨大的各式電動彩燈,其中福娃彩燈和生肖彩燈最為引人注意。
隨後記者又參觀了正在製作“工藝紙雕彩燈”的車間,只見設計人員將已經設計好的圖稿輸入電腦,開動機器後,精準的雷射頭便開始在準備好的彩燈樣紙上進行細微雕刻,各種花紋、式樣便顯現出來。刻制好的樣紙隨後被工作人員進行簡單整理貼上,隨後便可以裝入說明書了。史總經理告訴記者,這種工藝紙雕彩燈樣式多樣,色彩豐富,製作簡單,顧客購買後完全可以自己按照說明書動手組裝。在公司辦公室外的牆上,記者還意外地發現了一張明星劉德華手提工藝紙雕彩燈的照片,原來,劉德華主演的電影《墨攻》中,攝製組就訂做了許多藁城宮燈,它們被作為道具使用。
隨後記者又驅車來到了屯頭村,那裡是我國有名的宮燈製作專業村。在村支部副書記蘇振國的帶領下,記者採訪了紅雙喜燈籠廠。在燈籠廠的車間裡,記者看到了已經是半成品的燈籠骨架,和印象中的竹製骨架不同,現在的燈籠都採用了金屬骨架,既結實,又容易加工。只見工人們正在把拼裝好的燈籠面罩在已經成型的燈籠骨架上,隨後又有工人專門負責為燈籠貼上裝飾條和燈籠穗。蘇書記告訴記者,經過長期的發展,現在的燈籠製作也都形成了流水線,做好後這些燈籠會被送往國內外各地。

空心宮面是一絕

藁城宮面生產歷史悠久。據史書記載,唐代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統率三軍平叛經過藁城,突然病重,吃什麼都不管用,這可急壞了娘娘、太監和御醫。藁城縣令找到了當時馬記麵食店的掌柜馬九華,為李世民製作了一碗手工掛麵。李世民吃後竟然痊癒了,從此藁城宮面成了宮庭御膳。還有一個傳說,清朝乾隆帝下江南時途經藁城,遭雨淋濕,偶感風寒,食藁城掛麵後頓覺神清氣爽,當即下旨:責藁城縣令每年向皇宮進貢藁城宮面五百封。清光緒年間,縣城就有“永和號”掛麵莊進貢皇宮掛麵。
清愛新覺羅·溥傑吃了藁城宮面之後曾欣然提詩一首,表達對宮面的讚美之情:“化舊為新夸妙腕,流長源遠繼真傳。昔年只供宮庭饌,今喜全家樂壽筵。”現在購買的各種藁城宮面幾乎都在封面處印有溥傑的這首詩。
藁城宮面以小麥精粉為原料,以傳統工藝經盤條、上桿、拽條、拉絲、陰乾等數道工序製成。其中,自然陰乾是宮面的獨特工藝妙處。耐煮不發糟,回鍋不爛,挑入碗中,半湯半面,湯味極佳,富於營養。並且不論圓條、扁條,均系空心,實在奇妙。這等奇妙的結構是如何製作的呢?記者也想一探究竟。
在尋找藁城宮面的過程中,記者從市外貿局下屬的宮麵廠了解到,現在天氣寒冷,不適合製作宮面,所以各個宮麵廠都是停產狀態,參觀宮面的製作工藝已不可能。雖然不能參觀到宮面的製作工程,但是記者在市外貿局外的街市上看到,一條街的門臉幾乎家家都掛有宮面的招牌,原來雖然冬季不再製作宮面,但是庫存的宮面還很多,處處都能買到,買回一箱解解饞也不錯。

廉州宮酒皇家貢品

除了宮燈,藁城(古稱廉州)的宮酒也是有著悠久歷史的。
相傳漢光武帝劉秀征討王莽路過藁城,納郭莊村郭昌之女郭聖通為妃,郭家獻上兩壇藁城所產"濃香醴",劉秀喝後讚賞不已。劉秀稱帝後下聖旨,藁城"濃香醴"為皇宮專用,禁止出售,廉州宮酒從此名聲在外。
在藁城河北宮牌酒業有限公司,記者了解到,在民國年間由於戰禍連連,釀酒業蕭條,藁城宮酒工藝一度散落民間。1945藁城縣建酒廠,開始研究挖掘整理"宮酒"工藝,釀出了新一代宮酒。經理李永傑帶領記者參觀了河北宮牌酒業的釀池和酒窖。在釀池區,記者看到一排排並列的釀池內,填鋪有覆蓋物,釀池下便是正在進行發酵的各種穀物。李經理告訴記者,藁城宮酒採用的是傳統固態發酵工藝,酒香濃郁,入口綿甜。
在酒廠的酒窖里,記者看到一個個獨立的酒窖里擺滿了大大小小的酒缸和大酒罐,這些酒至少要在這裡度過兩年以上的時光才能正式上市。李經理打開一個酒缸,用小酒勺舀了一小勺原漿讓記者品嘗。記者小口品了一下,入口後沒有嗆人的辣味,在口中留下絲絲甜味,和平常喝的成品酒很是不一樣。而在酒窖的最深處,記者還見到了酒廠的鎮廠之寶,盛滿美酒原漿的大木海。李經理告訴記者,現在這些木海很少見了,這些大木海是1945年建廠時的用具,其中兩個木海中盛放的原漿就是1945年時的產品,至今已經有63年了,是這裡的鎮廠之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