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拉·科瓦喬

for for for

作者簡介

薩拉·科瓦喬(SarahWaters),英國現代備受矚目的作家,以創作維多利亞時代為背景的小說而出名。她於1966年生於英國威爾斯的彭布魯克郡,在肯特大學和蘭凱斯特大學學習英國文學,之後在書店和圖書館工作了一段時間,隨後返回大學繼續研究生深造,現居南倫敦。曾被Granta雜誌選為“20位當代最好的英語作家”之一(2003),並獲得數項文學獎項,如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的“年度青年作家獎”(2000)、“年度英語作家獎”(2003)、“CWA歷史犯罪小說匕首獎”(2002),入圍“柑橘獎”(2002,2006)和“布克獎”(2002,2006,2009)等等,被認為是現今最好的小說家之一。
沃斯特獲得了英國文學博士學位,她的研究領域是女同性戀和男同性戀歷史小說,曾在許多刊物上發表關於性別、性和歷史的文章。迄今為止的重要作品或多或少都牽扯到同性戀。
沃斯特當年在撰寫博士論文時,對19世紀的倫敦生活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開始創作小說。她的前三部小說,《輕舔絲絨》、《半身》、《荊棘之城》使她獲得了主流評論家和男女同性戀新聞界的高度讚揚。

獲獎情況

2003年2月被Granta雜誌選為“20位當代最好的英語作家”(BestofYoungBritishWriters)之一,同年,獲“南岸地區戲劇表演獎的文學獎項”(SouthBankShowAwardforLiterature)。
2003年獲“年度英語作家獎”(AuthoroftheYear)。
2006年和2009年均獲得了“石牆文學獎”(StonewallAwards)的“年度作家”(WriteroftheYear)稱號。
2009年被選為“英國皇家文學學會”(RoyalSocietyofLiterature)會員。
她的每部小說也都曾獲獎。
《輕舔絲絨》(TippingtheVelvet):
“貝蒂特拉斯克文學獎”(BettyTraskAward)(1999)
“《圖書館》雜誌年度最佳書籍”(LibraryJournal'sBestBookoftheYear)(1999)
“《星期日郵報》/約翰盧威連萊斯獎”(MailonSunday/JohnLlewellynRhysPrize)(1999)
“《紐約時報》年度值得關注作品”(NewYorkTimesNotableBookoftheYearAward)(1999)
“菲洛-格魯姆利同志作品獎”(Ferro-GrumleyAwardforLesbianandGayFiction)(決選輪)(2000)
“朗姆達文學獎(小說類)”(LambdaLiteraryAwardforFiction)(2000)
《半身》(Affinity):
“石牆圖書獎(美國圖書館協會同志書籍圓桌獎)”(StonewallBookAward)(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GLBTRoundtableBookAward)(2000)
“威爾斯藝術理事會年度圖書獎”(ArtsCouncilofWalesBookoftheYearAward)(決選輪)(2000)
“菲洛-格魯姆利同志作品獎”(Ferro-GrumleyAwardforLesbianandGayFiction)(2000)
“朗姆達文學獎(小說類)”(LambdaLiteraryAwardforFiction)(決選輪)(2000)
“《星期日郵報》/約翰盧威連萊斯獎”(MailonSunday/JohnLlewellynRhysPrize)(決選輪)(2000)
“毛姆文學獎”(SomersetMaughamAward)(2000)
“《星期日泰晤士報》青年作家獎”(SundayTimesYoungWriteroftheYearAward)(2000)
《荊棘之城》(Fingersmith):
“英國書籍獎年度作家”(BritishBookAwardsAuthoroftheYear)(2002)
“CWA歷史犯罪小說匕首獎”(CrimeWriters’AssociationEllisPetersHistoricalDagger)(2002)
“柑橘獎”(OrangPrizeforFiction)(決選輪)(2002)
《守夜》(TheNightWatch):
“布克獎”(ManBookerPrizeforFiction)(決選輪)(2006)
“柑橘獎”(OrangPrizeforFiction)(決選輪)(2006)
“朗姆達文學獎”(LambdaLiteraryAward)(2006)
《小小陌生人》(TheLittleStranger):
“布克獎”(ManBookerPrizeforFiction)(決選輪)(200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