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伯(SAAB)340系列

薩伯(SAAB)340系列

SAAB 340是瑞典薩伯-斯康尼亞公司和美國費爾柴爾德公司專門為短途、低密度航線而合作研製的雙發渦輪螺槳支線運輸機。在兩家公司合作研製之前,瑞典薩伯-斯康尼亞公司就開始了一種輕型運輸機的研究。

簡介

薩伯(SAAB)340系列 薩伯(SAAB)340系列

1979年末,下單翼雙發渦輪螺槳、36座支線客機1082型設計定型。在1980年1月,薩伯-斯康尼亞公司和美國費爾柴爾德公司達成協定,決定共同研製、生產和銷售這種支線客機。同年9月完成方案論證,11月,公司接受了第一家用戶的訂貨。1983年1月25日,第1架SAAB 340原型機首次飛行,第2架原型機同年5月11日首次飛行,第3架於8月25日首次飛行。第4架原型機即第1架生產型飛機SAAB 340A於1984年3月5日首次飛行。同時公司還製造了靜力試驗和疲勞試驗用機體。1984年5月30日,SAAB 340A獲得歐洲9國認可的瑞典發的型號合格證,同年6月29日得到美國聯邦航空局型號合格證。SAAB 340A於1984年6月14日自第5架飛機起開始交付,並投入定期航線飛行。行政機型於1985年11月開始交付。

SAAB 340飛機的研製費用約為1億美元。根據協定,瑞典薩伯-斯康尼亞公司承擔其中的75%,但飛機的製造工作由兩家公司均攤。瑞典的薩伯-斯康尼亞公司負責製造機身,並負責總裝和試飛直至獲得型號合格證的工作;美國費爾柴爾德公司負責製造機翼、尾翼和發動機短艙,並為美國用戶安裝電子設備和內部生活設施,還負責在北美地區推銷飛機。靜力和疲勞試驗分別在費爾柴爾德公司的法明代爾工廠和薩伯-斯康尼亞公司的林徹平工廠中進行。

1985年11月,費爾柴爾德公司從這項計畫中撤出,由薩伯-斯康尼亞公司全面管理這項計畫。但費爾柴爾德公司依然負責製造機翼和尾翼,直到1987年初完成第108架生產型飛機止。1986年,薩伯公司已接管了整個項目。

到1993年5月初,SAAB 340A和B型正式訂貨達398架,已交付326架,其中大部分用戶是美國,其次是歐洲、澳大利亞、東南亞和南美洲。1992年年產量達60架,自1989年9月起,只生產SAAB 340B,SAAB 340B的單價為850萬美元(1991年)。

薩伯(SAAB)340主要型號

SAAB 340A 有客、貨兩型。客運型載客34人,單過道客艙,每排3座,飛機可連續飛4個185公里航段,中途不需加油。裝通用電氣公司CT7-5A2發動機,單台功率1293千瓦(1735馬力)。

SAAB 340B 與A型主要區別是改裝CT7-9B發動機,單台功率為1394千瓦(1870馬力)。另外,起飛總重增大,有較好的高溫高原性能,航程加大。

薩伯(SAAB)340設計特點

SAAB 340A設計強調系統、使用和維護的簡易性。飛機在氣動設計、發動機及電子設備等方面都採用了先進技術。結構設計同時滿足美國聯邦航空條例和歐洲聯合適航條例的破損安全要求,機體壽命45000飛行小時或90000個起落。機體結構中廣泛使用複合材料和膠接技術。機體結構中的40%的結構使用膠接,因而結構重量大為減輕。

機翼 懸臂式下單翼,基本翼型NASA MS(1)-0316(翼根),相對厚度16%(翼根)和12%(翼尖)。翼根上反角7°,安裝角2°。1/4 弦線後掠角3°36′。梯形雙梁機翼,桁條和蒙皮選用2024/7075鋁合金,翼根整流罩採用Kevlar蜂窩結構。單縫後緣襟翼採用鋁合金梁和鋁合金蜂窩壁板蒙皮,前後緣採用Kevlar材料。副翼採用Kevlar蒙皮和玻璃鋼前緣,兩側副翼都有電操縱的調整片。前緣採用氣囊式除冰裝置。

機身 普通全金屬半硬殼破損安全/安全壽命氣密結構,圓形截面。由3部分組成:機頭(包括駕駛艙),客艙和尾段(包括行李艙)。所有艙門都採用鋁合金蜂窩結構。頭錐採用Kevlar材料,客艙地板是碳纖維蜂窩結構。

尾翼 懸臂式水平尾翼,無後掠,但有明顯上反。後掠垂尾和機身成為一體。結構和機翼類似,平尾和垂尾均為鋁合金蜂窩結構。方向舵和升降舵採用Kevlar蒙皮和玻璃鋼前緣。平尾和垂尾前緣採用氣囊式除冰裝置。

起落架 可收放前三點式,均為雙輪並採用油-氣減震器。液壓收放的3個起落架均向前收,主起落架收進發動機短艙。前輪可液壓操縱轉彎,左右最大轉角為60°,裝前輪減擺器。主輪尺寸24×7.7-10,胎壓6.89×105帕(7.03公斤/厘米2);前輪尺寸18×6.0-6,胎壓3.79×105帕(3.86公斤/厘米2)。主輪採用液壓盤式碳剎車裝置和防滑裝置。

動力裝置 A型採用兩台通用電氣公司CT7-5A2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單台功率為1293千瓦(1735馬力)。B型採用兩台通用電氣公司CT7-9B發動機,單台功率為1305千瓦(1750馬力),正常起飛功率1394千瓦(1870馬力)。採用道蒂公司四槳葉低轉速恆速螺旋槳。外段機翼中的兩個整體油箱總燃油容量3220升,每側機翼上都有重力加油口。

座艙 駕駛艙設兩個駕駛員座椅,一個觀察員座椅,服務員座椅在客艙左前方。客艙內最多可安排35座。每排3座,共11排,排距76厘米,客艙中間有過道,右前方有兩個面向後的座椅。客艙左前方的食品間、衣帽間或儲藏間是標準設備。客艙後壁是活動的。客艙前後均設廁所。飛機可快速改換成各種客貨混合布局(如15名乘客和1814千克貨物)。客艙門在機身左前部,向外打開並備有登機梯。II類應急出口在右側,正對客艙門,III類應急出口在機身兩側的機翼上方。駕駛艙艙頂設有乘員逃生艙口。乘客座椅下部留有放行李的空間,備有艙頂行李架。客艙之後是主行李艙,左後部有大貨艙門。

系統 哈密爾頓標準公司環控系統,最大壓差0.48×105帕(0.489公斤/厘米2),能在3660米飛行高度保持海平面座艙環境;在7620米最大巡航高度上保持1525米座艙環境。單套液壓系統,工作壓力為138~207×105帕(140~211公斤/厘米2),用於起落架收放、機輪和螺旋槳剎車、前輪轉彎操縱和襟翼收放。備用液壓系統通過4個蓄壓器和駕駛員操縱的手搖泵提供壓力,應急液壓油箱容量2.5升。電源系統是兩台28伏400安直流起動/發電機,一台主固態變流器提供固定頻率的26/115伏400赫交流電,兩個43安小時鎳鎘電池用作地面電源和供發動機起動用。機翼和尾翼前緣的冷氣除冰帶使用發動機引氣,電熱防冰系統用於發動機進氣口、螺旋槳和空速管。

機載設備 標準電子設備以聯邦航空條例第121部的要求為準。主要設備有國王公司Gold CrownIII和柯林斯Pro LineII通信/導航無線電台;柯林斯公司數字式綜合飛行制導和自動駕駛儀系統(FGAS),包括姿態、航向基準裝置,電子飛行儀表系統、自動駕駛儀/飛行指引儀系統、彩色氣象雷達、大氣數據系統和無線電高度表;盧卡斯航宇公司駕駛艙儀錶板電致發光照明設備,道蒂電子公司的微處理機駕駛艙中心警告系統;羅斯蒙特公司的皮托靜壓管,總溫感測器和失速警告裝置。還可根據用戶要求提供其它電子設備。

外形尺寸

翼展 21.44米

展弦比 11

機長 19.73米

機高 6.91米

機翼面積 41.81米2

主輪距 6.71米

前主輪距 7.14米

螺旋槳直徑 3.35米

螺旋槳離地間距 0.51米

客艙門

高×寬 1.60米×0.69米

貨艙門

高×寬 1.30米×1.35米

內部尺寸

客艙(不包括駕駛艙,包括廁所和廚房)

長度 10.39米

最大寬度 2.16米

最大高度 1.83米

地板處寬度 1.70米

容積 33.4米3

重量及載荷

典型使用空重 8035千克

最大商載(限制重量) 3758千克

最大燃油重量 2581千克

最大停機坪重量 13063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 12927千克

最大著陸重量 12700千克

最大零燃油重量 11793千克

最大翼載荷 3.03千牛/米2(309.1公斤/米2)

最大功率載荷 4.64千克/千瓦(6.3公斤/馬力)

性能數據(最大起飛重量,國際標準大氣)

最大巡航速度(高度4575米,起飛重量11793千克)  522公里/小時

最佳航程巡航速度(高度7620米) 467公里/小時

失速速度

襟翼收上 197公里/小時

起飛襟翼放下 176公里/小時

著陸襟翼放下 164公里/小時

最大爬升率(海平面) 10.42米/秒

實用升限 7620米

起飛場地長度(FAR第25部)

海平面、國際標準大氣+15℃  1364米

高度1525米、國際標準大氣+15℃  2088米

著陸場地長度(FAR第25部,最大著陸重量)

海平面 1049米

高度1525米 1183米

最小地面轉彎半徑 15.85米

航程(35名乘客及其行李、飛行185公里和45分鐘留空用余油)

最大巡航速度 1520公里

遠程巡航速度 1807公里

航程(30名乘客及飛行185公里和45分鐘留空用余油)

最大巡航速度 2030公里

遠程巡航速度 2427公里

噪音特性(FAR第36部和ICAO附錄16)

起飛噪音(使用消音裝置) 77.8分貝

側向噪音 86.5分貝

進場噪音 91.8分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