蕎麥地鼠尾

蕎麥地鼠尾

蕎麥地鼠尾,產雲南巧家蕎麥地和昭通,海拔2500—3200米,草坡中。分布於我國四川西南部(會理、普格)。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或更高。小堅果暗褐色,倒卵形,長約4毫米,背部有條紋。花期8—11月,果期10—11月。

基本信息

簡介

所屬卷:Salvia L.
所屬科:Labiatae
中文名:蕎麥地鼠尾
其它中文名:丹參紅根(巧家)。

文獻來源

Salvia Kiaometiensis Levl. (1915); Stibal (1934), in Hand. - Mazz. (1936).
Salvia mairei Levl. (1914), non est S. mairei Levl. (1913); S. benecincta W. W. Sm. (1916); S. leveilleana Fedde (1933).

描述欄位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或更高。根紅褐色,主根長而粗壯。莖直立,不分枝,被短柔毛。葉卵形或長卵形,長10—19厘米,寬5—10厘米,頂端銳尖,基部心形,邊緣具鈍齒,齒有小尖頭,葉面被小剛毛,背面被微柔毛或近無毛,密被小腺點;基生葉柄長6—20厘米,莖生葉柄長5—8厘米,被短柔毛。輪傘花序有4—6朵花,組成頂生和腋生的總狀花序,或有時成圓錐狀花序,花序軸被長柔毛和腺毛;苞片寬卵形或圓卵形,長1—2.8厘米,外面被短柔毛和腺點,被緣毛;萼鐘形,長1—1.5厘米,外被長柔毛和腺毛,密被小腺點,上唇半圓形,具小尖頭,下唇裂齒小,三角形,萼筒長約0.9-1厘米;花冠紫褐色,長2.8—3.5厘米,冠筒伸直,腹部以上至喉部增大,內面離基0.8厘米處具斜的、不完全的毛環,上唇長圓形,長6—9毫米,外面被腺毛,頂端微凹,下唇長約1厘米,側裂片斜半圓形,中裂片倒心形;花絲長5.5毫米,藥隔長5—6毫米,彎成弓形,上臂比下臂稍長;花柱花冠近等長;頂端不等2裂。小堅果暗褐色,倒卵形,長約4毫米,背部有條紋。花期8—11月,果期10—11月。

分布及生境

雲南巧家蕎麥地(模式產地)和昭通,海拔2500—3200米,草坡中。分布於我國四川西南部(會理普格)。

用途及功能

根入藥,功效同丹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