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剛[四川大學教授]

蔣剛[四川大學教授]

蔣剛,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87年畢業於成都科技大學套用物理系,1994年和1998年分別在成都科技大學(四川大學)原子與分子物理研究所獲理學碩士和博士學位。1987年本科畢業後到四川建材學院(現西南科技大學)任教,1997年至今在四川大學工作。現任四川大學原子與分子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四川省物理學會原子與分子物理專委會副主任,成都市物理學會常務理事。 自1991年起一直從事原子與分子物理、化學物理等學科的研究工作,涉及熱稠密電漿中的原子結構與動力學過程,電漿X-ray光譜模擬、原子分子團簇結構與性質、重元素化合物分子結構與光譜、表面原子分子過程、熱電材料等的第一性原理計算、吸波複合功能材料等領域。先後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高技術等近20項;在Phys Rev A, J Chem Phys, J Phys B期刊發表論文100多篇,其中SCI、EI收錄60餘篇;申請發明專利1項,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等。

人物經歷

從1991年開始一直從事分子結構與分子勢能函式、高離化態原子結構與雙電子複合理論、材料的原子分子設計等研究工作,主持和參與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高技術基金、總裝備部等項目的研究,在核激勵光譜實驗、氟化氫泛頻化學雷射、ICF電子溫度診斷、儲氫材料的熱力學研究、功能材料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進展和成果。獲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預研基金二等獎(2000),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998),國防科工委技術進步二等獎(1993年)。任教《群論》、《分子結構理論》和《原子分子反應靜力學》等碩、博士生課程,共發表40餘篇論文,有20多篇被SCI和EI收錄。目前主要從事高離化態原子與外場相互作用、分子結構與分子激發態、儲氫材料的熱力學與動力學、微波隱身材料和大分子的雷射光鑷技術等研究,在研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二項、863-804主題基金項目一項、橫向合作一項,總經費約為100萬元。現有在讀碩士生6人,每年擬招收3~5名碩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1. 高剝離態原子結構與光譜。

2. 原子、分子、團簇結構與分子相互作用勢。

3. 電漿中的原子分子過程。

主要貢獻

1.Effects of valence-valence, core-valence, and core-core correlations on the fine-structure energy levels in Al-like ions. Phys Rev A, 2010, 81: 022502。

2.Geometrical and electronic structures of small W (n=2-16) clusters. J Chem Phys, 2009, 131: 044313。

3.Relativistic multi-configuration calculations of K and K X-ray transitions for highly ionized Mo ions. Atom Data & Nucl Data Tabls, 2008, 94(5): 739-757。

4.Multi-configuration Dirac-Fock calculations of the hyperfine structure constants A and B of neutral Cu, Ag and Au. J Phys B- At Mol Opt, 2007, 40: 475-484。

5.Properties of the K and K x-ray transitions in CuCC through CuCCVIII. J Phys B- At Mol Opt, 2006, 39:2087-209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