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光鼐故居

蔣光鼐故居

蔣光鼐東莞故居,又名荔蔭園,座落在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南柵村三蔣自然村。該園以廣植荔枝得名,初創於清道鹹年間,是抗日名將蔣光鼐祖父蔣理祥手創,後廢圯。1986年,蔣光鼐家屬將故居捐獻給國家,1987年重修稱“蔣光鼐故居”。2001年重修,荔蔭園已被列為廣東省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蔣光鼐故居蔣光鼐故居
荔蔭園是抗日名將蔣光鼐故居,坐落在東莞市虎門鎮南柵新基村,是一個造型典雅的西洋別墅式園林建築,該園以廣植荔枝而名,初創於清道鹹年間,是一代抗日名將蔣光鼐將軍祖父蔣理祥手創,後廢圯。

1929年十九路軍在山東、河南一帶與馮、閻聯軍作戰中陣亡。現在“荔蔭園”“考妣碑”“光魯亭”同屬蔣光鼐故居文物點。

1930年,蔣光鼐在祖園闢建一座西方別墅式樓房,基座特別,為拱形涵洞式墊托底層地面,通風防潮。

1932年蔡鍇等軍政官員建造的2個石碑,蔣兆和在上海抗日前線給蔣光鼐先生繪製的肖像油畫;園後山麓有蔣光鼐父母墓,墓台上,坐北朝南矗立座10米多高的“考妣碑”。

故園前面的一幢小洋房叫“紅荔山房”,建於1930年,現已成為了展覽館,裡面陳列了不少珍貴的圖片和資料。園後小山上有光魯亭、蔣蘭士夫婦墓、考妣碑等。

1946年,蔣光鼐故居進行了重修。解放後,先後分給農戶居住和改作南柵大隊部。

1986年,蔣光鼐家屬將故居捐獻給國家。

1987年經市、鎮兩級政府接收重新修繕,定為東蕪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設專人管理,向遊人開放,故居背靠之三台山,南柵管理區已闢建為公園,並擬定“光魯亭”重修計畫。

1988年為紀念蔣光鼐誕生100周年,周思聰等書畫名家所作的6件作品等文物。

2001年重修,現已成蔣先生故居——荔蔭園已被列為廣東省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淞滬抗戰”70周年時,由蔣光鼐將軍後人捐給抗日戰爭紀念館。

建築結構

蔣光鼐故居蔣光鼐故居
蔣光鼐故居主體建築保存良好,總面積1551平方米。占地面積223平方米,為鋼筋水泥結構二層建築,門廊及建築正立面採用石米批擋,其他三面為紅磚清水外牆,廊柱仿西方愛奧尼柱頭裝飾,正樓寬13.5米,進深12.4米;側樓寬4.1米,長5.3米。故居內保存有蔣光鼐擔任第一屆紡織工業部部長的任命書;

左側有前清進士張其淦為蔣父撰寫的墓志銘,右側為國民黨元老胡漢北為蔣母而書的墓志銘。離碑百步有蔣光鼐為紀念其弟蔣光魯而建的“光魯亭”。

花崗岩石砌台階,石雕欄桿精緻,前廊後室,內進一廳兩廂,一式二層,紅牆圍護國林,內有荔枝、龍眼黃皮番荔枝法國白玉蘭等名果嘉木,園前有高台,一株芒果濃蔭如傘,門樓石砌,疏瓦翹檐,石匾楷書:“荔蔭園”,一副行書門聯:“造廬誰道龍猶臥,題戶應嗤鳥是凡。”園後山麓,有蔣光鼐先生父母墓,墓台上,坐北朝南矗立1座10米多高的“考妣碑”。左側墓志銘是前清進士張其淦為蔣父而撰,右側墓志銘是民國元老胡漢民先生為蔣母而書。

離碑百步有六角亭1座,是蔣光鼐先生紀念其弟蔣光魯而建,名曰“光魯亭”,蔣光魯原為十九路軍屬下一位團長,人稱“驍將”。

故居修繕

修繕問題

蔣光鼐故居蔣光鼐故居

其一,故居作為旅遊景點,配備設施不足,參觀人數較少。

其二,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附屬文物的光魯亭,離鄰近的變壓站不足一米,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其三,故居主體天台有裂痕,牆壁有浸水現象;其四,故居室內潮濕,容易導致展品腐爛;其五,故居陳列的內容不夠豐富等。

修繕工作

2001年《蔣光鼐故居保護規劃方案》正式出台。蔣光鼐故居將申報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至2008年,重點是對故居主體建築區(即現在的蔣光鼐故居)重新修繕和陳列館的籌建工作;

2009年至2010年將全面實施保護規劃。此外,虎門鎮將申報故居陳列館成為獨立的法人單位,並由專人專職管理,提升其自身的社會歷史價值和社會影響力。同時欲申報其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蔣光鼐故居的保護分故居主體建築區修繕、陳列展覽區興建、休閒娛樂區建設三個部分。故居主體建築區修繕將把故居“紅荔山房”內展品全部搬移後,盡力恢復這幢赤紅色的西洋別墅室內的家居擺設。

陳列館地址位於故居旁邊,屬故居主體建設控制地帶區,面積約為1876平方米。陳列館將主要用於擺設蔣光鼐先生的生平事跡的介紹及相關文物。同時還將向社會徵集與蔣光鼐將軍有關的物品信件手稿,抗日時期發生過的戰爭事跡以及其他有價值的文物。

周邊景點

2017年09月18日,蔣光鼐博物館用地面積1251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552平方米,設計上採用近代嶺南建築風格,延續蔣光鼐故居的建築風貌,正門設於建筑北面,直通蔣光鼐故居原有的綠化庭院,與故居無縫銜接,融古祠、故居、博物館為一體。

建成後的博物館將由兩層半地面建築和半層地下建築構成。蔣光鼐博物館的主體工程預計明年竣工。屆時,蔣光鼐故居、博物館及光魯亭、三台山將形成文化旅遊景區。景區停車、遊玩路線、周邊景點整治也在加快建設中。

紀念人物

蔣光鼐蔣光鼐
蔣光鼐,字憬然,1888年生,虎門南柵新基村人,保定陸軍第一期騎兵科畢業。1906年參加同盟會;1911年參加武昌起義;1913年參加討伐袁世凱二次革命

1917年,任孫中山護法軍警營連長,後改任鹽務緝私艦艦長,協助朱執信從事軍事聯絡工作。1921年在孫中山非常大總統任警團副官、團副。

1923年以後,在粵軍第一師和北伐戰爭中被譽為"鐵軍"之第四軍中歷任營長團長、第十師副師長。北伐軍攻占武昌城後,被擢升為第十一軍副軍長兼第十師師長。

1930年8月17日,蔣光鼐被晉升為陸軍上將,任十九路軍總指揮

1932年1月28日至3月1日,蔣光鼐率領約4萬人的十九路軍(包括第五軍)在後援不繼、休整無暇的情況下,與擁有地面兵力10餘萬人,飛機100多架,軍艦60多艘的日本侵略軍血戰1月有餘,打死打傷敵人1萬多名,使日寇丟盔棄甲、聞風喪膽,三次增兵,四易主帥。1933年11月與李濟深陳銘樞等發動反蔣事變,極力抗日。

1949年,開始擔任全國政協委員,後又歷任中國紡織工業部部長,全國政協常委等職務。

1967年6月8日病逝於北京。蔣光鼐的骨灰先存放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1997年與蔡廷鍇一同遷葬於廣州19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將軍墓。

東莞市主要旅遊景點

廣東東莞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