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平縣誌

《蓋平縣誌》1685年版(康熙二十四年)出版。 《蓋平縣誌》(手抄本)1909年(宣統元年)編。 《蓋平縣誌》1930年版(民國19年)。

百科名片

《蓋平縣誌》為東北奉天省(今遼寧省)蓋平縣(今蓋州市)的老地方志。共分三個版本,即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版、宣統元年(1909年)版和民國19年(1930年)版。

1.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版《蓋平縣誌》

《蓋平縣誌》1685年版(康熙二十四年)出版。該書是營口地區最早編纂出版的地方志書,時任蓋平縣知縣的駱雲任主編,由陳夢雷負責纂修。全書分上下二卷,卷首有疆域圖、城區圖及序言、纂輯姓氏和凡例等。上卷分:建置沿革志、星野志附祥異、疆域志附形勝、山川志、城池志附屯堡,關梁志、驛遞志。下卷分十九篇:公署志、職官志、學校志、選舉志、戶口志、田賦志、風俗志、祠祀志、物產志、古蹟志附陵墓、名宦志、人物誌、孝義志、烈女志、隱逸志、流寓志、方技志、仙釋志、藝文志。志書是根據當時朝廷的命令,為編纂《盛京通志》而修,因此,志書以答卷方式編寫,有的篇目只有題,而無內容;有的篇目勉強寫一二。但是對蓋平縣的政治、經濟狀況記述得較翔實,閱後可見其概貌。因當時營口以老爺閣為界,以西屬海城,以東屬蓋平縣,所以志中記有今營口市部分地區的歷史。東北史學家金毓紱將其收入《遼海叢書》。

2.宣統元年(1909年)版《蓋平縣誌》

《蓋平縣誌》(手抄本)1909年(宣統元年)編。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蓋州儒學訓導張國珍編寫了《蓋平縣鄉土志》,未刊發,手抄本現存於南開大學。1909年(宣統元年),由王榘曾主持,張國珍和勸學所總董沈慶颺在1908年編纂的《蓋平縣鄉土志》的基礎上,纂修完成《蓋平縣誌》,成了蓋平縣誌的又一個版本,沈慶颺主修,蓋平縣知事姚昱監修,手抄本現存於中央民族學院。此志分上、下兩卷。上卷有歷史建置沿革、政跡、兵事、耆舊、烈女、人類、戶口、氏族、宗教、實業;下卷有地理、古蹟、祠廟、市鎮、學堂、山、水、島、道路、物產、商務,共21篇。志書是按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京師編書局頒發的鄉土志例目敷衍成篇,因而比較簡單。

3.民國19年(1930年)版《蓋平縣誌》

《蓋平縣誌》1930年版(民國19年)。1918年(民國7年)東三省巡閱使、奉天省(今遼寧省)省長張作霖為編纂《奉天通志》,下令各縣編纂縣誌。是時,蓋平縣知事章運熺聘請馮慶瀾籌備,但中途而廢。又請蓋平人崔正峰擔任編輯,馮慶瀾又薦其門人郭春藻同任編輯。崔、郭二人借勸學所處開始蒐集資料。1919年(民國8年)7月開始動筆,翌年初輯成稿。該稿對蓋平縣的“近代變革、實業發達、西海漁鹽、東山蠶繭、熊岳園藝”等均有記載。章離任後,修志工作擱淺。1925年(民國14年)石秀峰任蓋平縣長,又請該志書原校正王郁云為總纂,1928年(民國17年)9月開始續修。石秀峰調離,辛廣瑞接任後,繼續監修。於1930年(民國19年)成書刊行,是蓋平縣的第三部縣誌。全志分禮、樂、射、御、書、數,共6冊。這部志書前後編寫十年,投入人力較多,資料比較豐富,質量較高。編者對一些歷史上重大懸案做了認真考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