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坡古村落經濟社會變遷研究

蒼坡古村落經濟社會變遷研究

《蒼坡古村落經濟社會變遷研究》,是關於蒼坡古村落的個案研究報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5月1日)
叢書名: 浙江典型村落經濟社會變遷研究叢書

平裝: 26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500487579
條形碼: 9787500487579
產品尺寸及重量: 20.6 x 14.4 x 1.8 cm ; 259 g
ASIN: B0045FT57U

內容簡介

蒼坡古村落經濟社會變遷研究》是關於蒼坡古村落的個案研究報告,報告以全息的方式揭示了蒼坡古村落的各個方面,包括經濟、建築、文化、政治、民俗等,其中重點敘述了經濟變遷、村落建築格局、耕讀文明等。通過這些研究,尋找出蒼坡古村落特有的文化價值,如古村落“文房四寶”的總體設計具有獨一無二的傳統文化意蘊,古村落繁榮的傳統“耕讀文化”也極具特色;也試圖尋找出古村落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合適路徑,強調保護傳統和走向現代化的協調發展。

作者簡介

姜新旺,男,漢族,河南省固始縣人,1972年9生.金融學博士。現為浙江師範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農村金融、民間金融與中小企業融資等方面的研究。已經在《農業經濟問題》、《改革》、《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經濟學家》等國內外權威雜誌發表論文30多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等四項省部級課題: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4項:出版學術專著1部。
譚萬勇,男,1978年1月生.1 995年、1999年先後考入安徽大學哲學系、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並分別獲得學士、碩士學位。現任教於浙江師範大學行知學院.主要從事哲學、美學研究。

目錄

總論 源遠流長的楠溪江,歷史悠久的古村落、
一 楠溪江和蒼坡村基本概況
二 研究背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古村落的淵源與格局
第一節 古村落的淵源
第二節 古村落的整體布局
第三節 古村落的建築和景觀
第四節 古村落的族譜、繁衍和雜居情況
第二章 古村落宗族社會的演變
第一節 宋代至清末民初的典型宗法社會
第二節 宗法社會的衰落與滅亡
第三節 當代鄉村宗法勢力的抬頭
第三章 古村落國家基層政權的演變
第一節 村落古代國家基層政權
第二節 村落現當代基層政權
第四章 古村落耕讀文化的演變
第一節 楠溪耕讀文化
第二節 蒼坡村的耕讀文化
第五章 古村落的經濟變遷
第一節 古村落的生產力變遷
第二節 古村落的土地及賦稅制度演變
第三節 村落集體經濟和農戶經濟
第六章 古村落的民間文化
第一節 古村落的信仰文化
第二節 古村落的戲曲文化
第三節 古村落的神話與傳說
第七章 古村落的民俗文化
第一節 歲時與節令習俗
第二節 禮儀與風俗
第三節 傳統飲食
第四節 禁忌、吉兆、吉語、凶兆及物象俗語
第五節 方言俚語
第八章 古村落的保護與發展
第一節 古村落保護的目標
第二節 古村落保護的建議
第三節 古村落的未來發展
李氏源流(摘自家譜)
譜序(摘自家譜)
族規條例(摘自家譜)
人物傳記(摘自家譜)
“新農村建設中鄉土建築保護暨永嘉楠溪江古村落的保護利用學術研討會”概述
參考文獻

序言

有人將文化比作一條來自老祖宗而又流向未來的河,這是說文化的傳統,通過縱向傳承和橫向傳遞,生生不息地影響和引領著人們的生存與發展;有人說文化是人類的思想、智慧、信仰、情感和生活的載體、方式和方法,這是將文化作為人們代代相傳的生活方式的整體。我們說,文化為群體生活提供規範、方式與環境,文化通過傳承為社會進步發揮基礎作用,文化會促進或制約經濟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文化的力量,已經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在人類文化演化的進程中,各種文化都在其內部生成眾多的元素、層次與類型,由此決定了文化的多樣性與複雜性。
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來源於其內部生成的多姿多彩;中國文化的歷久彌新,取決於其變遷過程中各種元素、層次、類型在內容和結構上通過碰撞、解構、融合而產生的革故鼎新的強大動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