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薦

● 蒲pú ㄆㄨˊ ◎ 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兩米。根莖長在泥里,可食。葉長而尖,可編席、制扇,夏天開黃色花(亦稱"香蒲"):蒲黃(蒲的花粉)。蒲棒。蒲草。蒲絨。蒲扇。 ◎ 指"菖蒲":蒲節。蒲月(指農曆五月)。 ◎ 庵,用草蓋的圓形屋。 ◎ 古同"匍",匍伏。 ◎ 姓。 ● 薦(薦)jiàn ㄐㄧㄢˋ ◎ 推舉,介紹:推薦。舉薦。薦擢。 ◎ 頻仍,屢次:薦仍(一再)。荐饑(連年饑荒)。薦食(一再吞食,喻不斷侵略)。荐臻(接連來到)。 ◎ 進獻,祭獻:薦羞(進獻肴饌)。薦新(以初熟穀物或時鮮果物祭獻)。薦胙(供獻鬼神的肉)。 ◎ 草:"麋鹿食薦"。 ◎ 草蓆,墊子:草荐。棕薦。

拼音

pújiàn 

注音

ㄆㄨˊㄐㄧㄢˋ

引證解釋

用蒲草葉編織的蓆子。漢桓寬《鹽鐵論·散不足》:“及其後,木軨不衣,長轂數幅,蒲薦苙蓋,蓋無漆絲之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