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亭鎮

蒲亭鎮

蒲亭鎮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下轄的一個鎮。為德安縣城所在地,鎮區內有“蒲塘落雁”、“義峰聳翠”、“金帶河流”、“南莊耕叟”、“文華塔”等德安五大景觀。該鎮是“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家鄉。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蒲亭鎮為德安縣城所在鎮,鎮區內的“蒲塘落雁”、“義峰聳翠”、“金帶河流”、“南莊耕叟”、“文華塔”等德安五大景觀。也是“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家鄉。
1953年屬城關鎮,1958年改城關鎮公社,1969年改立新鎮公社,1980年恢復城關鎮,1981年更名蒲亭鎮。1997年,面積4.2平方千米,人口2.9萬,轄北門、大西門、車站、南門、東風、義峰、五星、橋東8個居委會和朝陽行政村。2002年,寶塔鄉所轄牌樓、桂林、附城3個行政村劃歸蒲亭鎮

地理位置

蒲亭鎮為德安縣城所在鎮,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轄區面積27平方公里,人口4.26萬,多為漢族江右民系。下設東風、義峰、北門、大西門、雁家湖、曾家窪六個社區居委會及朝陽桂林附城牌樓四個行政村。京九鐵路大動脈、贛粵高速公路和105國道穿境而過;博陽河水環繞縣城流入鄱陽湖,水運也極為便利。城鎮距南昌機場65公里、九江機場25公里、九江港48公里,素有“贛北通衢”之稱,人流、物流、信息流匯聚於此,掀起一浪高過一浪的鑄造德安發展新輝煌的投資熱、創業熱、建設熱、發展熱。

人文景觀

鎮區內的“蒲塘落雁”、“義峰聳翠”、“金帶河流”、“南莊耕叟”、“文華塔”等德安五大景觀聞名遐邇,給後人留下一個個美麗的傳說,一串串歷史的佳話。美麗的博陽河畔是一代巨子——“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家鄉,縣一中隆平圖書館的籌建和隆平獎學金的設定、隆平稻種的推廣等,無一不讓人深深地感受到院士心中那份濃濃的鄉情。

經濟發展

近年來,蒲亭鎮經濟和社會事業蓬勃發展,2002年全鎮財政收入完成878.55萬元,比上年增長53.6%,農民人均收入達2733元。工業主要有建材、化工、機械、輕紡、羽絨等行業,金豐紡織、華祥醫材、欣祥彩印等企業不僅在德安,在全市乃至全省均有一定聲譽。農業以附城水產養殖、桂林田藕種植和牌樓畜禽養殖最具特色。全鎮規模養雞10萬羽,養3萬羽,養豬1萬頭,精養水面1000畝,網箱養1500箱,水生蔬菜1000畝,大棚蔬菜500個。

引資勢頭

蒲亭鎮積極策應縣委"主攻工業和民營經濟,全力打造電子、輕紡工業園"的發展戰略,充分利用縣工業園座落在鎮區南部這一優勢,著力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不斷加強幹部隊伍和作風建設,進一步強化服務功能,最佳化發展環境,舉全鎮之力主攻招商引資,發展民營經濟,僅2003年上半年,就簽約引資項目4個,契約資金達1.5億,目前到位資金1000萬,其中通銘鋁型材實業公司、山里來食品加工廠和欣祥包裝彩印有限公司三個大型生產企業落戶工業園,建成投產後將成為德安新的經濟成長亮點。
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當前,省、市經濟均已進入快速發展期,蒲亭鎮將搶抓機遇,乘勢而上,以更新的理念,更足的幹勁,全力打造蒲亭人"誠信親商"的良好形象,不斷最佳化發展環境,繼續主攻招商引資,發展民營經濟,走工業興鎮、工業強鎮之路,為鑄造德安經濟和社會發展新的輝煌作出積極的貢獻。蒲亭,這塊投資創業的熱土,這個生活居家的樂園,正昂首闊步、意氣風發地走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途上。我們堅信,在不遠的將來,一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小康蒲亭將崛立於義峰之側、博河之畔,向世人展示她迷人的風采和燦爛的前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