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玉學

蒙玉學(1947——1995)蒙氏家族書香望族代表,其兄蒙金鐘,其弟蒙金南(同母異父),幼時喪父,確切地說,其父在其未降臨之前就已離世,死因不詳,墓葬何處,不得而知。父死後,隨母及兄由廣西都安下坳加八村改嫁到加文村家庭隊,後生弟蒙金南。

蒙玉學(1947——1995)
蒙氏家族書香望族代表,其兄蒙金鐘,其弟蒙金南(同母異父),幼時喪父,確切地說,其父在其未降臨之前就已離世,死因不詳,墓葬何處,不得而知。父死後,隨母及兄由廣西都安下坳加八村改嫁到加文村家庭隊,後生弟蒙金南。
俗話說,窮人孩子早當家。幼年的蒙玉學,家境貧寒,衣不遮體,食不果腹,小小年紀就隨母兄下地幹活,天寒地凍,打著赤腳放牧、砍柴,自早練就了一身能吃苦的本領,深得鄰里讚譽。後在母兄的扶持下,得以上學。蒙玉學讀書異常刻苦,從來不令母兄擔憂,校離家一段山路,每次回校,其母都要遠送一程,足見母子情深。
蒙玉學青年讀書期間,曾掀起一場紅色之旅,學子們紛紛步行齊聚湖南韶山毛澤東的故居。當時,蒙玉學積極回響號召,懷揣對偉人的崇敬,日夜兼程,踏上了他的紅色之旅,白天趕路,晚上投宿民宅,百姓對這些小知識分子可謂厚愛有加,這也是那個年代所特有的一種民風。遺憾的是,快到湘潭邊界的時候,中央自上而下發文,湖南之行全部取消,青年學生們原路返鄉。這是蒙玉學一生中最難忘的體驗,也是他的一次徹底的革命經歷,回來後即時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中師畢業後,蒙玉學回村執教,就任於廣西都安縣下坳鄉加文國小——一個地處偏僻的山村國小。後經媒妁之言,與同村的蒙連方結婚。蒙連方是內加隊人,父親蒙玉昌曾是高級知識分子,政府要員,在一次下鄉途中被瘋狗咬傷致死,年僅32歲,是時蒙連方等姐妹4人還嗷嗷待哺,無一人見蒙志昌真面目。蒙連方排行老三,兩姐姐蒙連秀(嫁到都安縣郊,因其丈夫作奸犯科,被囚禁,一人獨養4個孩子,極其艱難,為掙錢養子,被丈夫的叔輩們拐賣到欽州農村,數年後回來看望其母一次再沒有訊息),蒙連花(丈夫羅桂金是隆福鄉教育組成員,與蒙玉學是忘年之交,英年早逝),兩姐姐出嫁時,妹妹蒙連香尚小,身為姐夫的蒙玉學就擔起了兒子的責任,淚別親身母親從山裡的家庭隊落戶於內加隊。
蒙玉學育有子女共5人,女兒蒙華英,大兒子蒙華平,二女兒蒙華美,二兒子蒙華強,小兒子蒙華生。他曾擔任過加文國小校長、加文村黨支部書記等職,在教書生涯中,屢創奇蹟。在他的帶領下,貧窮落後的加文村連年出現大學生,如蒙航坤及韋俊威(縣公安局局長、羅城縣政法委書記)等人。其高風亮節,德行遍布鄉村的每一個角落,深受村民的愛戴,在其逝世當天,萬餘村民及學生自發為其送行,其遠在廣東的學生也賦詩表示哀悼,詩云:
“玉學辭陽,
了了一代忠良
遺產——
桃李滿天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