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國家公園

蒙山國家公園

蒙山國家森林公園1994年12月被原國家旅遊局林業部批准設立,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公園以自然資源為依託,以生態旅遊為主題,逐步開發為全省乃至全國休閒度假、健身康體綠色旅遊勝地。景區累計投資3.2億元,開發了一系列基礎設施和景點。

基本信息

景點介紹

蒙山國家公園蒙山國家公園
蒙山,位於山東蒙陰縣(因處蒙山之陰而得名,西漢置縣)南部,東西雄列,綿延百餘里,主峰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高峰,素稱"亞岱"。蒙山國家森林公園於1994年12月被原國家旅遊局林業部批准設立,1995年6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2年9月被省旅遊局頒為“山東省十大新景點”。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2005年被新聞媒體和資深專家評為“山東十大最美的地方”第二名,公園總面積5.5萬畝,自然資源豐富多彩。擁有野生動物:獸類10科15種,鳥類28科76種,植物100餘科900餘種,森林植被覆蓋率達95%以上,有"百里林海,天然課堂"之稱。1999年經中國科學院生態研究中心監測,景區內空氣中負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854167個,為北京地區的195倍,居全國之首,為該中心有史以來測得的最高值。被譽為“天然氧吧”、"超潔淨地區",成為"中國最佳綠色健身旅遊勝地"。

景點特色

蒙山國家公園蒙山國家公園
蒙山國家森林公園,屬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氣候,年平均氣溫12.8攝氏度,無霜期196天,年均降水998毫米,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民間歷來 有"七十二場澆花雨"之說,形成了天地和諧、生態良性循環。公園內山、水、林相依,大與小、高與低、動與靜、生命與無生命有機的層次整合,使得一草一木一石都是完美中的景點。雄、奇、特、稀,俊俏與樸實,一切源於自然,又融於自然。深山古寺,小橋流水,林木蔽日,踏花蹄香,鳥鳴幽谷,濤聲疊盪,使人回歸自然,享受自然。 蒙山國家森林公園,奇峰聳立,層巒疊嶂,深澗遍布,古稱有“七十二峰”、“九十九峪”、三十六洞“。現風景名勝區包括水簾洞、雨王廟、雲蒙峰、百花峪、老龍潭、望海樓六大景區,擁有蒙山疊翠、蒙山花潮、蒙山飛瀑、蒙山雲海、蒙山日出、蒙山聽濤、蒙山秋色、雪峰玉谷八大自然景觀。現已開發水簾洞、雨王廟、大小雲蒙峰、天壺峰、棲鳳山、蒙山臥佛、蒙山猿人、邵家寨、蒙山巨龍、百丈崖、浴人,仙池等180餘個景點。

歷史景觀

蒙山國家公園蒙山豐富的自然資源,蘊育了渾厚的文化內涵,曾有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墨客駐留蒙山,吟誦蒙山。孔子"登東山(蒙山,古時稱東山、東蒙)而小魯",李白杜甫同游蒙山留下"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等佳句,蘇軾游蒙山詩曰:“不驚渤海桑田變,來看雲蒙漏澤春”;明代文字家公鼐作>誦嘆蒙山;康熙大帝冬遊蒙山留下“馬蹄踏碎瓊瑤路,隔斷蒙山頂上峰”的詩篇;乾隆皇帝南巡中遊歷蒙山則留有“山靈蓋不違堯命,示我詩情在玉峰”的讚美詩篇,還有民間典故、流傳不勝枚舉,秦磚漢瓦、古剎廟宇、碑碣石刻等遺存悠悠林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