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羚

黃羚

黃羚是我國特有的動物,又稱為原羚、小羚羊、藏原羚、山黃羊等,主要分布於青海、西藏、四川、甘肅、內蒙古、新疆等地區。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基本信息

生物簡介

名稱:黃羊
拉丁學名:Procapragutturosa
黃羚 黃羚

別名:黃羚、蒙古原羚、蒙古瞪羚、蒙古羚
分類:黃羊屬於哺乳綱偶蹄目牛科羚羊亞科原羚屬。

外形特徵

黃羊實際上並非羊類。黃羊的體形纖瘦,但比藏原羚和普氏原羚大,也略顯粗壯,體長為100—150厘米,肩高大約為76厘米,

黃羚 黃羚

體重一般為20─35千克,但最大的可達60—90千克。頭部圓鈍,耳朵長而尖,並且生有很密的毛。具有眶下腺,與藏原羚和普氏原羚不同。雄獸長在額骨上的角較短而直,呈豎琴狀,基部大致向上平行伸出,表面有明顯而緊密的環形橫棱,環的數目最多不會超過23個,尖端平滑,略微向後方逐漸斜向彎曲,呈弧形外展,最後兩個角尖彼此相對。角的內部為骨質,外面是表皮角質化形成的角鞘。雌獸沒有角,僅有一個隆起。頸部粗壯,尾巴很短,僅有9—11厘米。夏毛較短,為紅棕色,腹面和四肢的內側為白色,尾毛棕色。冬毛密厚而脆,但顏色較淺,略帶淺紅棕色,並且有白色的長毛伸出,腰部毛色呈灰白色,稍帶粉紅色調。臀部有白色的斑,不算大,但十分明顯,尤其是冬季。鼠蹊腺發達。它的四肢細長,前腿稍短,角質的蹄子窄而尖。

分布

黃羊主要分布於蒙古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分布於吉林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寧夏甘肅新疆等省區。

習性

棲息於半沙漠地區的草原地帶,一般避開高山或純沙漠地區,只是偶爾才到高山或者峽谷地帶,但從不進入沙漠之中。性喜群棲,集群的時間比較長,移動的距離和範圍也大,一般隨著牧草的生長情況而遊動。冬季時南移到達雜草草原的邊緣和南方的荒漠草原,但不會越過長城以南。主要是以枯草、積雪來充飢和解渴。在休息的時候,通常先用蹄子把積雪刨開,形成淺坑,然後群體成員聚攏在一起,臥在其中。如果是在十分寒冷的白天或者風雪交加的夜晚,更是彼此緊靠,縮成一團。到了春季,群體又逐漸向北方移動。夏季通常於清晨和下午進行覓食活動,並且常到有鹽鹼結晶的鹹水湖畔去舔食,這時的食物有長芒、針茅、多須蔥等雜草和錦雞兒等灌木,以及蒿類、豬毛菜和豆類等,取食場所常有雁類等水禽在其身邊活動,彼此和睦相處。它很耐渴,有時可以幾天不喝水。中午喜歡分散成小群靜臥,進行反芻。秋季,各個家族匯集成一個大群,有時可以多達數千隻,浩浩蕩蕩地進行遷移,通常有一隻有經驗的雄獸在前面帶路,其餘的個體便一隻跟一隻組成一列縱隊,有條不紊,依次行進。

黃羊善於跳躍,高度可達2.5米,平地一個縱跳可達6—7米遠,下坡時甚至能跳到13米遠。它也善於奔跑,最高時速為90公里左右。如果以75公里的時速奔跑,則可以持續1小時之久,在原野上時而直線前進,時而來回橫竄,尤其喜歡在草原上賓士的馬匹和汽車面前飛越而過,所以在牧區有這樣的俗話:“黃羊竄一竄,馬跑一身汗”,真是一點也不誇張。由於奔跑的本領十分出眾,再加上各種感覺都十分靈敏,所以發現遠處的天敵後並不害怕,往往先凝視一陣,然後奔跑一段距離,復又站住,回過頭來觀察一番,再飛速奔逃,轉瞬之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狼是黃羊的主要天敵,能沿著黃羊的足跡不停地追趕,雖然奔跑的速度比不上黃羊,但可以襲擊因老弱病殘等原因而落伍的個體。此外,狐狸猞猁等中大型食肉獸類和雕類等大型猛禽也會捕食黃羊的幼仔。不過,黃羊有喜光的特性,常會給它帶來滅頂之災,因為狩獵者就是根據它的這個習性,在夜間架好獵槍守候在汽車裡,同時開亮車燈。當黃羊在遠處看到光亮,奔跑過來時,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射殺大批的黃羊。甚至那些開始並沒有被射中的,在眼花繚亂的燈光下,也會像著了“魔”似地不肯逃離,最後只能束手待斃。但是如果在白天,黃羊被射傷後,卻能夠十分頑強地拚命逃跑,直到筋疲力盡時為止。

繁殖

黃羊的雄獸在繁殖期到來之前首先單獨組成群體,與雌獸分開活動,到晚秋和初冬時的交配季節再回到大群中。此時雄獸十分興奮,脖子脹得又粗又大,常低著頭部亂奔亂竄,拚命地追逐雌獸。雄獸在爭奪配偶時常用“啊卡、啊卡”的嘶叫聲威脅對方,這種聲音十分洪亮,在草原上可傳播到幾公里遠。不過,它們的角斗卻並不激烈,一旦對手敗退而被逐出時就會嘎然而止,不會出現因爭鬥而死亡的現象。到了5—6月份,黃羊群體大多移居到水草豐盛的地區。7月初,懷孕的雌獸便單獨生活,然後在較為稀疏的灌木林中分娩,每胎產1—2仔,偶爾為3仔。剛出生的幼仔,被雌獸舔幹了身體就能站立起來,生3日後就可以隨著雌獸疾速奔走,時速為40公里左右,2—3個月後即能以最高速度奔跑,時速竟能達到80—90公里。雄性幼仔在4—5月齡時,就在額骨的頂部長出短小的角,到冬季時長度已經有1—2厘米,呈黑色,直立而光滑,沒有圓環,而且被頭頂上的長毛所遮蓋。1—2歲達到性成熟時具有6—10個環紋,以後環紋逐漸增多。它的壽命為7—8歲。

黃羊是我國重要的資源動物,它的皮革光潤、輕暖,可以加工成皮衣、馬鞍等用具;肉可食,味道鮮美,還能製成肉鬆和肉干,從前是草原牧民冬季的主要食物;角能製成各種纖細的工藝品,還可以入藥,有清熱解毒、平肝息風的功能,主治溫病高熱神昏、小兒驚風、癇症、中風等,特別是解熱作用和抗驚厥作用較為明顯。過去我國黃羊的數量確實較多,後來由於缺乏科學地控制狩獵量和狩獵季節,不斷被大量捕殺之後難以恢復,數量逐年下降,已經成為稀有物種,亟待採取措施,加以保護。

參考資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74512.htm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