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銀亭

董銀亭

揭開趙樓小康村的發展歷史,有董銀亭同志輝煌的人生畫卷。 無怨無悔董銀亭1947年6月17日出生於河南省尉氏縣永興鎮趙樓村的一戶普通農民家庭,1969年高中畢業,是地道的“老三屆”生。 1983年,上任伊始的董銀亭認為:村里人多、耕地少,支部的精力應入在發展辦工商企業上,走以工促農的道路。

人物介紹

董銀亭和夫人馬愛蘭
董銀亭,男,漢族,1947年6月17日生,河南省尉氏縣人,1969年8月參加工作,197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尉氏縣趙樓村原黨支部書記、優秀共產黨員。

人生履歷

翻開尉氏縣歷史,濃墨重彩,有董銀亭同志重要的一筆“勞苦功高”的業績。
揭開趙樓小康村的發展歷史,有董銀亭同志輝煌的人生畫卷。在趙樓村人心靈的豐碑上,記載著董銀亭30年風風雨雨的奮鬥歷程。

紮根農村 無怨無悔

黨支部幹部

董銀亭1947年6月17日出生於河南省尉氏縣永興鎮趙樓村的一戶普通農民家庭,1969年高中畢業,是地道的“老三屆”生。“老三界”這個名字連同中國歷史上那場好大、席捲全國的“紅色風暴”一起被記錄在現代歷史史冊之中。因此,董銀亭是不幸的額,他沒能夠實現父輩依靠上學讀書從而“優則仕”的指望和夢想。
但董銀亭又是幸運的。他在返鄉務農的同伴之中很快脫穎而出。1969年8月,他以優異的成績被當時的大隊選任趙樓村大隊會計,並多次被評為縣鎮財會先進工作者。1971年他光榮的加入的中國共產黨。董銀亭牢牢地把握人生的坐標,在會計的崗位上兢兢業業一乾就達14年之久。1983年5月,正是艷陽高照的金色季節,董銀亭被縣、鎮黨組織任命為中共趙樓村黨支部書記,這是,他深深感到更加任重而道遠………

艱苦創業 造福一方

熟話說:“好男兒志在四方”。那么,守家創業是不是沒出息呢?永興鎮趙樓村黨支部書記董銀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只要有為人民服務的一腔熱情,有開拓進取和創業精神,在農村同樣可以乾出一番事業來。16年來,在黨的富農政策指導下,董銀亭不失時機的帶領村兩委班子和父老鄉親們團結拼搏,以艱苦奮鬥,走出了一條致富之路,使趙樓村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中州名鎮——永興鎮這塊古老的土地上。
董銀亭

早在60年代,趙樓村就是尉氏縣小有名氣的富裕村,這裡交通便利,是通往周口、開封、許昌3地市的交界處,無論是經濟文化都享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趙樓村原有一香料廠、犁子場和磚瓦窯廠是全村人經濟的命脈。1983年,上任伊始的董銀亭認為:村里人多、耕地少,支部的精力應入在發展辦工商企業上,走以工促農的道路。他想擴大生產,使工商企業形成規模,但當時國家銀行緊縮、市場疲軟,困難重重,他和領導班子成員一起四處奔波,調查市場,根據的來信息,決定把原有的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擴大再生產。但巧婦為無米之炊,資金從何而來呢?董銀亭動員幹部、民眾,多方籌集,上下奔波,終於保證了資金到位。經過改造和擴大後的企業,生產的新商品投放市場後,顯示了很強的生命力,出現了產銷兩旺的好勢頭。與此同時,他又同領導班子制定了“面向市場,尋找市場,占領市場,鞏固市場”的經銷戰略,並親自帶領業務人員開拓市場,香料、犁子、針織內衣、精密配件等產品遠銷20多個省、市,產品用戶歡迎。
董銀亭深知:“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無企不強”的道理。近10多年來,董銀亭充分利用地處中州名鎮的優勢,在大力興辦鄉鎮企業的同時,利用有限的土地,大理髮展瓜、菜、溫室大棚及畜、禽、蛋等行業,為全村農民奔小康打下了堅定的基礎。
截止1999年全村村辦機械廠、香料廠、兩個水泥預製場、兩個建築隊,共6個骨幹企業。同時興辦發展了木材加工廠、針織內衣廠、犁子場、打字印刷廠、中小企業麵粉廠等。企業的發展,帶動了全村其他行業的興旺,現在全村共有屠宰加工戶15戶,熟肉食加工、麵粉加工、飲食服務56戶,從事建材、百貨、布匹、成衣、菸酒批發、服務加工、電氣焊、農機修配服務項目有45戶。截止目前,全村從事第二、第三產業的共有458戶,占總戶數的60%,從事人員有1460人,占全村勞動力的88%,工商業的發展,大大提高了村民的經濟收入,全村工農業總產值達到66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超過2600元,有力促進了趙樓村的經濟發展。1995年該村被開封市評為“百強村”和“小康村”。

軟硬結合 穩步發展

董銀亭

經濟要發展,社會要前進,穩定是壓倒一切的關鍵。董銀亭認為:趙樓村地理位置特殊,形成良好的治安秩序和社會風氣十分重要,這不僅有利於經濟的穩步發展,而且也有利於村民素質的提高。因引他要求村支部一班人嚴格要求自己,依法行政,秉公辦事,並要求黨員身體力行,時時處處起到表率作用。10多年來,全村社會治安穩定,政通人和,安居樂業,從無一民眾上訪事件發生,連年被鎮裡評為治安模範先進村、雙文明村。30多年來董銀亭為趙樓村的發展和“小康村”的建設做了不懈的努力,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同時,也贏得了上級當政級部門的肯定和表彰,贏得了幹部民眾的信任和稱讚。1990-1998年連續8年被縣、鎮授予先進黨支部榮譽稱號,1995年榮獲開封市“百強村”和先進黨支部,1998年又被縣委樹為“十面旗幟”之一。董銀亭也年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和“十佳農村黨支部書記”。全村幹部民眾說:“董銀亭兩袖清風,一塵不染,是我們稱心如意的領頭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