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源夏山圖

董源夏山圖,絹本,水墨,淡設色,縱:49.2厘米,橫:313.2厘米。南宋時由內府轉入賈似道所有,明代董其昌遞入睢陽袁樞收藏。

董源夏山圖【名稱】五代董源夏山圖
【類別】中國古畫
【年代】五代
【文物原屬】私人收藏、明末董其昌、袁樞收藏
【文物現狀】上海博物館藏
【簡介】
絹本,水墨,淡設色,縱:49.2厘米,橫:313.2厘米。
此圖以重巒疊岡、沙汀煙樹橫亘畫面,氣勢遼闊蒼茫。間有細小的人物、舟橋、茅舍、牛羊出沒隱現,一派山明水秀的江南風光。草木山石用點簇皴,乾筆、濕筆、破筆濃淡相參,概括簡練,如沈括所說「近視幾不類物象,遠視則景物粲然」。與《瀟湘圖》、《夏景山口待渡圖》同為傳世名跡,都屬於董源後期變體之作。本卷無作者款印。明董其昌根據《宣和畫譜》的記載定名為《夏山圖》。有「長」、「黃琳美之」、「袁樞」、「徐渭仁」、「黃芳私印」、「龐元濟書畫印」、「汪令聞氏秘藏」等三十六印。明董其昌三跋,清徐渭仁、戴熙、潘遵祁等跋。曾經南宋賈似道,元史崇文,明黃琳、袁樞、董其昌、清齊梅麓、徐渭仁、黃芳、沈樹鏞,近人龐元濟等收藏,流傳有緒。《古今畫鑒》、《清河書畫舫》、《珊瑚綱》、《式古堂書畫匯考》、《虛齊名畫錄》著錄。
南宋時由內府轉入賈似道所有,明末經由董其昌遞入河南睢州袁樞(袁可立子)收藏,歷為睢州袁可立尚書府第“藏書樓”中之藏品,畫之中縫有“袁樞”收藏印記,入清後流於民間及藏家之手,今入藏於上海博物館。
五代宋初對董源的山水畫成就並不重視,北宋米芾對他的畫作了極高的評價,明代的董其昌對董源則是推崇備至,將董源作為山水畫發展史上的正宗對待,又把董源同王維、李成、米芾、元四家前後貫穿,組成文人畫系。
  《夏山圖》構圖從高遠取景, 整幅重嵐疊岡, 淵渚煙汀, 樹木華滋、牛群放牧, 一派江南山鄉氣象。畫中樹木、山石, 全用墨點簇皴而成, 樹木濃重厚實, 有蔥鬱繁茂之感, 山石用雨點皴法, 乾筆、濕筆、破筆、濃淡相參, 極盡變幻莫測之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