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楠[中國內地作家、編劇]

葉楠[中國內地作家、編劇]

葉楠 (1930年11月20日—2003年4月5日),原名陳佐華,出生於河南省信陽市,中國內地作家、編劇,畢業於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學校機械工程系潛艇動力專業。

1959年,創作個人首部電影文學作品《甲午風雲》。1962年,擔任劇情電影《甲午風雲》的編劇。1979年,擔任劇情電影《傲蕾·一蘭》的編劇。1980年,憑藉劇情電影《巴山夜雨》獲得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1985年,與張華、徐小明共同擔任動作電影《木棉袈裟》的編劇。1989年,出版中短篇小說集《一帆風順,燕鷗》。1994年,擔任劇情電影《姍娘》的編劇。1996年,擔任電視劇《古吳春秋》的編劇。2003年,由其創作的中短篇小說集《葉楠中短篇小說自選集》出版。

2003年4月5日,葉楠逝世,享年73歲。

人物經歷

葉楠[中國內地作家、編劇] 葉楠[中國內地作家、編劇]

1935年,葉楠進入河南省立第二女師附小幼稚園讀書。 1936年,進入信陽師範學校附校的國小部讀書。1942年,考入省立潢川中學國中部。1945年,考入河南省立信陽師範學校。1946年,擔任校刊《師鐸》的主編。

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2月,進入桐柏山、四望山解放區參加土地改革運動,擔任工作隊員。1948年4月,參加中原野戰軍十縱桐柏部隊,擔任參謀;5月,參加解放南陽的宛東戰役;10月,在軍政幹部學校畢業並留校,擔任區隊長。

1949年秋,在河南軍區幹部學校任參謀。1950年1月,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學校機械工程系潛艇動力專業學習; 4月,被選拔為潛艇學習隊第一批學員。1954年結業後到北海艦隊潛水艇編隊工作,先後任機電業務長、科長、工程師。

1959年,創作個人首部電影文學作品《甲午風雲》。1962年,擔任劇情電影《甲午風雲》的編劇。1965年,調至北海艦隊文化部任創作員。1978年,擔任北海艦隊政治部創作組副組長。197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同年,擔任劇情電影《傲蕾·一蘭》的編劇,該片由湯曉丹執導。

編劇作品 編劇作品

1980年,調至海軍政治部任創作員;同年,擔任劇情電影《巴山夜雨》的編劇,他憑藉該片獲得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隨後,創作散文集《浪花集》;此外,還與白樺聯合出版了電影文學劇本集《白樺葉楠孿生兄弟電影劇本選》。

1981年,擔任劇情電影《印有金錨的飄帶》的編劇,該片由錢江、趙元聯合執導;同年,創作電影文學劇本集《綠海天涯》。1984年,擔任劇情電影《姐姐》的編劇。1985年,擔任海軍政治部創作室主任;同年,與張華、徐小明共同擔任動作電影《木棉袈裟》的編劇;隨後,擔任劇情電影《鴿子樹》的編劇,該片由勞琳、申軍誼共同主演。

1989年,出版中短篇小說集《一帆風順,燕鷗》。1991年,出版中短篇小說集《海之屋》。1992年,擔任電視劇《唐明皇》的編劇。1993年,出版中短篇小說集《血紅的雪》。1994年,擔任劇情電影《姍娘》的編劇,該片由鄭振瑤、邢岷山合作主演;同年,創作小說《葉楠卷》。

1995年,創作散文集《蒼老的藍》。1996年,擔任電視劇《古吳春秋》的編劇,該劇由強小陸執導。1997年,出版長篇小說《花之殤》。2003年,由其創作的中短篇小說集《葉楠中短篇小說自選集》出版。

個人生活

家庭

1939年,葉楠的父親遭日本憲兵逮捕、活埋。葉楠有一個雙胞胎弟弟白樺。2019年1月15日凌晨2時15分,白樺在上海逝世,享年89歲。

感情

1956年10月1日,與幼兒教師郜大智結婚。

逝世

2003年4月5日,葉楠逝世,享年73歲。

主要作品

文學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出版社
2003年《葉楠中短篇小說自選集》中短篇小說集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1997年《花之殤》長篇小說民眾出版社
1995年《蒼老的藍》散文集民眾出版社
1994年《葉楠卷》小說海峽文藝出版社
1993年《血紅的雪》中短篇小說集華藝出版社
1991年《海之屋》中短篇小說集華藝出版社
1989年《一帆風順,燕鷗》中短篇小說集解放軍出版社
1981年《綠海天涯》電影文學劇本集江蘇人民出版社
1980年《白樺葉楠孿生兄弟電影劇本選》電影文學劇本集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0年《浪花集》散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0年《印有金錨的飄帶》電影文學劇本期刊《上海文學》
未知《黃沙掩不住的刻痕》、《叢林中霧在消散》、《偉大的戰略轉折》、《在我們城市裡》電影文學劇本/
未知《海殤》散文集/
1959年《甲午風雲》電影文學劇本/

編劇作品

時間名稱類型
1996年《古吳春秋》電視劇
1994年《姍娘》電影
1992年《唐明皇》(後10集)電視劇
1987年《海市蜃樓》(編劇顧問)電影
1985年《木棉袈裟》電影
1985年《鴿子樹》電影
1984年《姐姐》電影
1981年《印有金錨的飄帶》電影
1980年《巴山夜雨》電影
1979年《傲蕾·一蘭》電影
1962年《甲午風雲》電影

獲獎記錄

個人獎項
  • ▪ 1981    第1屆    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編劇獎     巴山夜雨    (獲獎)    

人物評價

葉楠善於挖掘並表現生活的底蘊,他筆下的人物深沉凝重,他的劇作節奏低迥委婉,有一種像海鷗飛行的軌跡。在電影《巴山夜雨》中,影片用清新淡雅的手法表現了當代的重大政治內容的主題,舉重若輕,充分顯示了作者葉楠的創作才華和功力。同他的電影作品一樣,葉楠的散文中流淌著熱烈而深沉的愛國激情,透露出他不一般的海洋情懷與海防意識,凝聚著對近代以來中國飽受列強欺凌、侵略歷史的痛苦反思,還有出於對大自然、對生命的愛戀與敬畏,痛心於環境惡化而奔走與吶喊,這些構成了葉楠散文創作的主題。那飽含深邃憂思的文字里跳動著一顆火熱的赤子之心(《深圳大學學報》、《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綜合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