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鳳坡[河北地點]

落鳳坡[河北地點]
落鳳坡[河北地點]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家口赤城縣縣城東7.5公里、112國道西側300米處有一座小山窪,名叫落鳳坡。考古發現這裡有恐龍足跡。這些印跡中,最大的長約40厘米,寬約30厘米;最小的長約11厘米,寬約8厘米。經專家考察認定,這兩處的化石點是恐龍遺蹟化石,為侏羅紀晚期至白堊紀早期食肉性恐龍活動的棲息地,距今已有1.4億年左右。為了更好地保護“落鳳坡”恐龍足跡,2005年河北省地質公園評審委員會經評審和實地考察後,已經允許在該地建中生代地質公園。

基本信息

周邊景點

白馬關

白馬關 白馬關

白馬關距德陽僅15公里左右,是古代由秦入蜀的最後一道關隘,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是綴連在三國遺蹤旅遊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南臨益州開千里沃野,北望秦嶺鎖八百連雲,東觀潼川層巒起伏,西眺岷山銀甲皚皚”。

龐統祠

落鳳坡旁,有當年為龐統而建的真墓,只有簡單的維護,據說這是劉備為其親選的墓地,可府北看南,是一塊風水寶地,現有墓碑一塊。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龐統中流矢卒後,漢昭烈皇帝劉備在白馬關建龐統祠以紀念龐統。

龐統祠墓 龐統祠墓

龐統祠為三進四合布局,石木結構(石牆、石柱、石漫、石柱廊、石窗),古樸敦厚、肅穆莊重。依次排列著山門、“龍鳳”二師殿、“棲鳳”殿、龐統陵墓。祠記憶體有龐統及諸葛亮雕塑像,歷代匾聯、碑刻、字畫等大量珍貴文物史料。龐統祠周圍古柏參天、鬱鬱蔥蔥、自成方陣,如一塊鑲嵌在古蜀道上的巨大翡翠。祠墓旁有車轍深邃、長滿苔蘚的古驛道,有諸葛亮長子諸葛瞻與魏軍鄧艾浴血奮戰盡忠的將台,奇石溝壑、溶洞山泉,堪稱蜀漢遺蹟之一絕。是懷三國之古,攬現代之勝的好去處。

龐統祠中的龐統墓只是後人為紀念龐統而建,其真墓則在落鳳坡旁。

龐統簡介

龐統 龐統

龐統,字士元(179~214),漢末荊州人,人稱鳳雛先生,與南陽臥龍先生諸葛亮齊名於世,劉備守荊州時,被委以耒陽縣令,因少理政務而被免職,魯肅予劉備信說其“非只治百里之才”,備任為謀士,與諸葛亮同任軍師中郎將,後隨劉備入蜀,建議進兵成都.龐統具有非凡的才華,是實現草廬對戰略不可缺少的人才,他的歸順,為劉備集團提供了進一步飛躍的契機。建安十九年(214)攻雒城([Luo county]西漢置雒縣,為爭蜀要地,備破之得成都,今址四川省廣漢縣北),被張任用計射死於落鳳坡。

落鳳坡位於白馬關龐統祠東北一公里的古驛道,為蜀劉璋從事張任伏兵射殺龐統處。

涌金泉

落鳳坡東南右側山崖下有一眼小泉,隨著泉水的外涌,細砂翻滾,金光閃閃,因此取名“涌金泉。這裡為什麼叫落鳳坡?涌金泉為什麼往外冒金子?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呢!

傳說在明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剌首領 乜先統一蒙古以後,率軍分四路南侵。英宗朱祁鎮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率五十萬大軍親征。不聽兵部尚書鄺、侍郎于謙等人的諫阻、委任太監王振為統帥,八月十四日在土木堡全軍覆沒,英宗被俘。這是歷史上有名的“土木堡之變”。戰場在官廳水庫北岸的土木堡。當時統帥部所在地後來名為官廳。土木之變前,于謙予感到北京的危險便去居庸關、沿河城等地布防。

落鳳坡龐統墓 落鳳坡龐統墓

當時龍門澗還沒有修長城。于謙來到龍門澗,在落鳳坡遇到金馬駒。金馬駒說,你是一位忠臣,國家的棟樑,保衛北京就靠你了。雖然八年以後你有大難(指“奪門之變”于謙被殺),但你必定名垂青史,我要得道成仙了,留這個金子軀體也沒用送給你吧。于謙眼睛一亮,心生一計。對金馬駒說:“在這國難之秋,承蒙你獻寶,太感謝了。請你鑽進這個泉,然後粉身碎骨,不知可否?”金馬駒說:“你要做的事(指北京保衛戰),驚天地、泣鬼神。我這驅殼留著也沒用,甘願為你粉身碎骨。”金馬駒說完就全力往泉內鑽,于謙又在後面推了兩把。金馬駒鑽進泉內以後,“轟”的一聲就在泉內粉碎了。然後泉就向外噴金光閃閃的金子。于謙在崖上用朱筆寫了“涌金泉”三個大字,然後在落鳳坡兩側山上設伏,準備了火箭、火油。

後來乜先的軍隊向北京進攻,在沿河城受阻後,副先鋒鳳棲率軍通過龍門澗,來到落鳳坡。瓦剌人見涌金泉噴金子,都來爭搶,自相踐踏,鳳棲制止無效。這時山上火箭齊發,澗內瞬時著起大火,連落鳳坡的樹都著了火,鳳棲和許多將士被燒死在這裡,瓦剌軍被迫退出。以後這個地方因燒死鳳棲就叫“落鳳坡”了。

後來樹木也沒有再長出來,涌金泉的金子噴完了,只剩下微量金砂了。

說來也巧,《三國演義》電視連續劇《落鳳坡》也是在這裡拍攝的,劉備的軍師龐統在這裡被亂箭射死。

陸游詠詩

鹿頭山 過龐士元墓

落鳳坡[四川省羅江區龐統祠旁的地名] 落鳳坡[四川省羅江區龐統祠旁的地名]

士元死千載,悽惻過遺祠。

海內常難合,天心豈易知。

英雄千古恨,父老歲時思。

蒼蘚無情極,秋來滿斷碑。

相關記載

《三國志·蜀書·龐統傳》及裴松之注

劉備軍進圍雒縣,統率眾攻城,為流矢所中,卒,時年三十六。

龐統命隕落鳳坡 龐統命隕落鳳坡
三國演義中的落鳳坡 三國演義中的落鳳坡

《三國演義》

第六十三回 諸葛亮痛哭龐統 張翼德義釋嚴顏

當日傳下號令,軍士五更造飯,平明上馬。黃忠、魏延領軍先行。玄德再與龐統約會,忽坐下馬眼生前失,把龐統掀將下來。玄德跳下馬,自來籠住那馬。玄德曰:“軍師何故乘此劣馬?”龐統曰:“此馬乘久,不曾如此。”玄德曰:“臨陣眼生,誤人性命。吾所騎白馬,性極馴熟,軍師可騎,萬無一失。劣馬吾自乘之。”遂與龐統更換所騎之馬。龐統謝曰:“深感主公厚恩,雖萬死亦不能報也。”遂各上馬取路而進。玄德見龐統去了,心中甚覺不快,怏怏而行。

龐統死時所騎白馬 龐統死時所騎白馬

卻說雒城中吳懿、劉璝聽知折了泠苞,遂與眾商議。張任曰:“城東南山僻有一條小路,最為要緊,某自引一軍守之。諸公緊守雒城,勿得有失。”忽報漢兵分兩路前來攻城。張任急引三千軍,先來抄小路埋伏。見魏延兵過,張任教盡放過去,休得驚動。後見龐統軍來,張任軍士遙指軍中大將:“騎白馬者必是劉備。”張任大喜,傳令教如此如此。

卻說龐統迤邐前進,抬頭見兩山逼窄,樹木叢雜;又值夏末秋初,枝葉茂盛。龐統心下甚疑,勒住馬問:“此處是何地?”數內有新降軍士,指道:“此處地名落鳳坡。”龐統驚曰:“吾道號鳳雛,此處名落鳳坡,不利於吾。”令後軍疾退。只聽山坡前一聲炮響,箭如飛蝗,只望騎白馬者射來。可憐龐統竟死於亂箭之下。時年止三十六歲。後人有詩嘆曰:“古峴相連紫翠堆,士元有宅傍山隈。兒童慣識呼鳩曲,閭巷曾聞展驥才。預計三分平刻削,長驅萬里獨徘徊。誰知天狗流星墜,不使將軍衣錦回。”先是東南有童謠云:“一鳳並一龍,相將到蜀中。才到半路里,鳳死落坡東。風送雨,雨隨風,隆漢興時蜀道通,蜀道通時只有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