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科特勒

菲利普・科特勒博士,是現代行銷集大成者,被譽為“現代行銷學之父”,任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終身教授,是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國際市場學S・C・強生榮譽教授。美國管理科學聯合市場行銷學會主席,美國市場行銷協會理事,行銷科學學會託管人,管理分析中心主任,楊克羅維奇諮詢委員會成員,哥白尼諮詢委員會成員。
人物概況
現代行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具有麻省理工大學的博士、哈佛大學博士後、及蘇黎世大學等其它8所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 科特勒博士見證了美國40年經濟的起伏坎坷、衰落跌宕和繁榮興旺的歷史,從而成就了完整的行銷理論,培養了一代又一代美國大型公司的企業家。 他是許多美國和外國大公司在行銷戰略和計畫、行銷組織、整合行銷上的顧問。這些企業包括:IBM、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AT&T、默克(Merck)、霍尼韋爾(Honeywell)、美洲銀行(Bank of America)、北歐航空(SAS Airline)、米其林(Michelin)等等。此外,他還曾擔任美國管理學院主席、美國行銷協會董事長和項目主席以及彼得・杜拉克基金會顧問。 同時他還是將近二十本著作的作者,為《哈佛商業評論》、《加州管理雜誌》、《管理科學》等第一流雜誌撰寫了100多篇論文。[1]
相關榮譽
菲利普・科特勒博士
他多次獲得美國國家級勳章和褒獎,包括 “保爾・D・康弗斯獎”、“斯圖爾特・亨特森・布賴特獎”“傑出的行銷學教育工作者獎”、“行銷卓越貢獻獎”、“查爾斯・庫利奇獎”。他是美國行銷協會(AMA)第一屆“行銷教育者獎”的獲得者,也是唯一三次獲得過《行銷雜誌》年度最佳論文獎--阿爾法・卡帕・普西獎(Alpha Kappa Psi Award)的得主。 1995年,科特勒獲得國際銷售和行銷管理者組織頒發的“行銷教育者獎”。
行銷思想
菲利普・科特勒談傑出CMO的五項修煉
科特勒博士一直致力於行銷戰略與規劃、行銷組織、國際市場行銷及社會行銷的研究,他的最新研究領域包括:高科技市場行銷,城市、地區及國家的競爭優勢研究等。他創造的一些概念,如 "反向行銷"和"社會行銷"等等,被人們廣泛套用和實踐。 儘管科特勒的名字和市場行銷緊緊聯繫在一起,但他卻是從經濟學起步的,在相繼獲得芝加哥大學的碩士學位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學位後,他重返芝加哥大學從事行為科學的博士後研究,並在哈佛大學鑽研數學。1962年,他受邀加盟凱洛格管理學院,從此開始了令人尊重的執教生涯,他從行銷學助教開始,一步一步走向行銷學的頂峰。
主要著作
《行銷管理》
科特勒博士著作眾多,許多都被翻譯為20多種語言,被58個國家的行銷人士視為行銷寶典。其中,《行銷管理》一書更是被奉為行銷學的聖經。 《行銷管理》
他的《行銷管理》(Marketing Management: Application,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1967第一版,與凱文・凱勒合著)不斷再版已是第十二次再版,是世界範圍內使用最廣泛的行銷學教科書,該書成為現代行銷學的奠基之作,它被選為全球最佳的50本商業書籍之一,許多海外學者把該書譽為市場行銷學的“聖經”。在大多數學校的MBA項目中,這本著作是市場行銷學的核心教材,它改變了主要以推銷、廣告和市場研究為主的行銷概念,擴充了行銷的內涵,將行銷上升為科學。彼得・德魯克是敦促管理界重視市場行銷的第一人,市場行銷不僅僅是推銷術的華麗版本,和創新一樣,它是企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在科特勒之前,市場行銷是4P行銷組合(product:產品,pricing:價格,place:地點,promotion:推銷)的同義詞,隨著市場行銷概念的不斷拓寬,重新定義4P成為當務之急,本書的中心思想就是企業必須積極地創造並滋養市場。“優秀的企業滿足需求;傑出的企業創造市場。”這是他的名言。 市場行銷學涉及市場安排、市場調查以及客戶關係管理等,科特勒曾經寫到,市場行銷是“創造價值及提高全世界的生活水準”關鍵所在,它能在“贏利的同時滿足人們的需求。”他一直試圖將有關市場行銷的探討提升到產品與服務之上,1987年出版的《高度可見性》(High visibility,1998)就是圍繞著市場行銷的地點、理念和知名度展開的,他的一些論著專門針對特殊的聽眾,其中包括了非營利性機構、宗教、甚至博物館等。他深信世界上最有成就感的市場行銷工作應該“帶給人們更多的健康和教育,使人們的生活質量有根本的改觀。” 從《行銷管理》面世到現在,商業世界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4P的本質也幾經蛻變,科特勒認為雖然它們仍然是市場行銷中重要的基礎材料,但每一項都發展出自己的工具子集,如今不僅有市場組合,還有價格組合和定位組合等等。市場和媒體日益複雜深奧,品牌的力量與日俱增,生產商及供應商也不斷發明新的方法來提高產品的知名度。今天的市場行銷已是一項全球化的活動,市場行銷的世界充滿活力。 科特勒曾致力於研究網際網路對市場行銷概念的影響,這在他的最近新書《科特勒行銷新論》(Marketing Moves: A New Approach to Profits, Growth and renewal,2002)中有深入的闡述。他為全方位行銷下的定義是“……公司將創業資源的安排、供應鏈的管理和客戶關係管理等信息能量整合在一起,以換取市場上的更大成功。”這就需要利用網際網路、企業內部網路和外部網路,組合成合作網路以取得發展,它將是全方位的,因為市場行銷不再被看作是以各個部門為單位,不相往來的活動,它還必須成為“企業中供銷鏈和合作網路的設計師。” 市場行銷必須成為商業活動的中心,它的重點必須是在客戶身上:“在一個產品泛濫而客戶短缺的世界裡,以客戶為中心是成功的關鍵。”他審視了亞馬遜等公司,亞馬遜似乎具有很大的競爭優勢,因為它沒有龐大的固定資產,但是它必須在市場行銷上下功夫,以建立品牌形象,維繫客戶的忠誠度。 市場行銷學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被引入中國,但沒有引起足夠的關注,二十多年後,中國市場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當企業面臨巨大的市場困境和競爭壓力時,科特勒作為行銷學的教父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如今,中國陸續出版了科特勒著作近10種,累計印量超過50萬冊,幾乎每個MBA畢業生都研讀過科特勒式的“百科全書”。
《混沌時代的管理和行銷》
2009年5月,由菲利普・科特勒博士與約翰・卡斯林博士聯手推出的新作《混沌時代的管理和行銷》在中國正式面世。在《混沌時代的管理和行銷》一書中,菲利普・科特勒和約翰・卡斯林進行了耐人尋味的論述:這些混亂的時期並非失常,而是常態的新面孔。這個世界災難總是降臨無準備者,機遇卻總是青睞有準備者――那些強有力的、有能力迅速預見並有效應對潛在威脅的企業。通過眾多具有啟發性的活力四射的企業成功駕馭動盪的實例,以及諸多對降臨它們的混亂束手無策而瀕臨破產企業的慘痛事例,《混沌時代的管理和行銷》提出了深度的見解和切實可行的戰略,不僅為了度過目前的經濟不景氣,也為了在未來的跌宕起伏中取勝。[2] 其它也被採用為教科書的還有:《科特勒行銷新論》、《非營利機構行銷學》、《新競爭與高瞻遠矚》、《國際行銷》、《行銷典範》、《行銷原理》、《社會行銷》、《旅遊市場行銷》、《市場專業服務》及《教育機構行銷學》。去年又出版了《亞洲新定位》和《行銷亞洲》。
成就貢獻
科特勒博士著作眾多,許多都被翻譯為20多種語言,被58個國家的行銷人士視為行銷寶典。其中,《行銷管理》一書更是被奉為行銷學的聖經。 市場行銷原理(亞洲版)
一、《行銷管理》再版達12次以上 菲利普・科特勒的《行銷管理》(Marketing Management: Application,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1967第一版,與凱文・凱勒合著)不斷再版已是第十二次再版,是世界範圍內使用最廣泛的行銷學教科書,該書成為現代行銷學的奠基之作,它被選為全球最佳的50本商業書籍之一,許多海外學者把該書譽為市場行銷學的“聖經”。 在大多數學校的MBA項目中,這本《行銷管理》是市場行銷學的核心教材,它改變了主要以推銷、廣告和市場研究為主的行銷概念,擴充了行銷的內涵,將行銷上升為科學。市場行銷不僅僅是推銷術的華麗版本,和創新一樣,它是企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二、提出“優秀的企業滿足需求;傑出的企業創造市場”的觀點。 在科特勒之前,市場行銷是4P行銷組合(product:產品,pricing:價格,place:地點,promotion:推銷)的同義詞,隨著市場行銷概念的不斷拓寬,重新定義4P成為當務之急,科特勒在他的著作中提到:“企業必須積極地創造並滋養市場”。“優秀的企業滿足需求;傑出的企業創造市場。”是他的名言。 市場行銷學涉及市場安排、市場調查以及客戶關係管理等,科特勒曾經寫到,市場行銷是“創造價值及提高全世界的生活水準”關鍵所在,它能在“贏利的同時滿足人們的需求。”他一直試圖將有關市場行銷的探討提升到產品與服務之上,1987年出版的《高度可見性》(High Visibility,1998)就是圍繞著市場行銷的地點、理念和知名度展開的,他的一些論著專門針對特殊的聽眾,其中包括了非營利性機構、宗教、甚至博物館等。他深信世界上最有成就感的市場行銷工作應該“帶給人們更多的健康和教育,使人們的生活質量有根本的改觀。” 三、致力於研究網際網路對市場行銷概念的影響。 科特勒在他的《科特勒行銷新論》(Marketing Moves: A New Approach to Profits, Growth and Renewal,2002)中有深入的闡述,他為全方位行銷下的定義是“……公司將創業資源的安排、供應鏈的管理和客戶關係管理等信息能量整合在一起,以換取市場上的更大成功。”這就需要利用網際網路、企業內部網路和外部網路,組合成合作網路以取得發展,它將是全方位的,因為市場行銷不再被看作是以各個部門為單位,不相往來的活動,它還必須成為“企業中供銷鏈和合作網路的設計師。” 市場行銷必須成為商業活動的中心,它的重點必須是在客戶身上:“在一個產品泛濫而客戶短缺的世界裡,以客戶為中心是成功的關鍵。”他審視了亞馬遜等公司,亞馬遜似乎具有很大的競爭優勢,因為它沒有龐大的固定資產,但是它必須在市場行銷上下功夫,以建立品牌形象,維繫客戶的忠誠度。
編輯本段與中國關係
科特勒晚年的事業重點是在中國,他每年來華六七次,為平安保險、TCL、創維、雲南藥業集團、中國網通等公司作諮詢。顯然,相對於經濟平穩發展的歐美國家,中國充滿機會。1999年底,有著近三十年歷史的科特勒諮詢集團(KMG)在中國設立了分部,為中國企業提供企業戰略,行銷戰略和業績提升諮詢服務。
人物評價
英國權威媒體《金融時報》評價說,科特勒對行銷與管理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在鼓吹市場行銷的重要性上,他比任何一位學者或者商業作者做得都多,從而把市場行銷從一種邊緣性的企業活動,提升成為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重要工作。 二、他沿著現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魯克提出的一種趨勢繼續前進,把企業關注的重點從價格和分銷轉移到滿足顧客需求上來。 三、他拓寬了市場行銷的概念,從過去僅僅限於銷售工作,擴大到更加全面的溝通和交換流程。 全球大部分產業產品過剩,實際上,問題不是出在供給層面,而是需求層面。過多的產品在追求過少客戶的青睞。與此同時,全球化、資訊科技以及網路也帶來了巨大的市場變化,對企業生存環境產生了革命性的衝擊,這些都要求企業進行轉型。只有逃脫傳統的行銷局限,轉而由行銷來打造企業戰略,才能對市場容量及企業自身定位做出更明確的界定,才能在此次轉型中蛻變成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