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瑩山大峽谷

華瑩山大峽谷

位於四川省鄰水縣甘壩鄉,距重慶機場30公里,緊鄰“天然大盆景”華鎣山石林旅遊區。

華鎣山大峽谷

石門關是華鎣山大峽谷的第一道景觀。一道道交錯的巨石,形成一扇扇似開非開的門,湍流翻卷著浪花,從那門縫裡噴涌而出,奔流而去。您的心靈猛然震撼,懸念頓生。

華瑩山大峽谷華瑩山大峽谷
這到底是峽谷還是地縫?懸岩上的棧道下,溪流奔騰,浪卷渦旋、沸沸揚揚、跌宕起伏,如游龍翻滾。前望,幽壑深邃,曲曲折折,或止或延,終難窮盡。仰望,懸崖峭壁,異峰陡坡,高越百米,對峙夾岸;古藤老蔓、異樹奇花、翠竹雜木、纏繞交織,遮天蔽日,唯有一線天光,如飛龍翔空,似與地下游龍並行飛馳,競相媲美(故此地原名龍鬚溝)。據考證,此屬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地縫,其核心地段長約10公里,海拔1500米,落差300餘米,是華鎣山大峽谷的主旋律。
略往前行,但見三泉相臨相連,泉眼其曲中規,宛若人工,實乃天成。水流如柱,終年不絕,故名三龍吐涎。相傳有三條神龍迷戀此地美景而誤了大事,被天帝罰禁在此,吐涎悔過,至今未復歸天庭。
再行,則是水晶珠簾奇觀:在那危岩突出處,凌空飛瀉一道寬4.5米的瀑布,恰似一幅高挑的水晶珠簾,飛砸在40米下的一塊平石上,濺起丈余高的水霧,銀珠四射,若遇日光斜照,五光十色,飛晶流彩,煞是壯觀。
又有瀑韻三跌景區:溪水順一級又一級陡坡、斷崖、溶洞奔流,或飛落直下,或潛入地下,形成數級瀑布。第一級高15米,寬8米,中途跌撞在一片巨石上,被迎頭劈為三股激流,再飛瀉岩下深潭中,隨之溢出潭面,緩流20餘米後,象一名跨欄運動員,一腿躍起、瞬間飛落,形成高24米,寬5米的第二級瀑布。瀑布後岩石凹進,飛簾懸掛,勝似水簾洞美景。突然,那溪流鑽入地下,潛流400餘米後,又喧鬧涌動著飛迸而出,沿26米高的一道山岩凹槽狂瀉而下,形成第三級瀑布。瀑韻三跌,令您嘆為觀止。
一路上有千佛崖、龍洞峽、神龜探海、天生橋等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的奇觀令人目不暇接,真可謂美景迷眼,恨難盡收。不知不覺來到天心洞口,一座巨大的鐘乳石橫亘道中,其形酷似一尊說法的坐佛,那便是“六祖說法”。據說,那“六祖”是在告誡進洞的人務必循規蹈矩,無私無邪。否則,洞內鐘乳石看似黃金白銀,誰若拿取,必遭天譴。此洞底絕壁頂上有一天河,從100多米高處,破岩鑽入洞中,勢若閃電奔雷,石破天驚;又如漆黑之夜,銀龍飛天,奪目耀眼。天河飛瀉擊石處,形成數百米寬的一汪碧潭,若要觀賞天河口外的陽光彩虹等奇妙絕景,須淌水到潭中才行。“六祖”又有誡言,那些心術不正之人踏入潭中,潭水即會噴涌奔洪,卷之而去。這說法儘管詭譎神奇,卻難免令一些人膽顫心驚。如今,這裡已修有棧道,人們可以放心地走近天河,盡情觀賞。說來也怪,仰望天河的景觀,變幻無常,很難有相同定論。這到底是因心情不同,景觀則異所至,還是另有奧妙,無人破解。洞中天河是華鎣山大峽谷天坑奇觀的主景,以其巨大的洞口和開闊的洞身,以及洞內洞外自然形成的100餘米高差的兩級飛瀑,雄冠亞洲。
走出天心洞,沿“S”形附岩棧道攀行200餘米,即到陸家岩景區。站在觀景台上,回首俯瞰,華鎣山大峽谷宛如一條巨龍浮游在蒼茫翠色間,您不得不讚嘆:如此奇景,天下難尋!
陸家岩上,有一“半邊街”一溜煙的川東古民居沿溪流左側向前排去,好似一塊塊碩大的路標,誘人穿過時空遂道,追溯那遙遙悠悠的巴國古風。這裡曾是一千多年前的“卡房”(古驛站),是鄰水至華鎣到川北的官馬古道。一座長不過5米,寬不過2米的精緻古石橋橫跨在溪流間,名曰“背枷橋”,似乎還在訴說著古時欽犯走出“卡房”,又得戴上枷鎖踟躕前行的厚重歷史。前面不遠處,即是“川心洞”。遠遠看去,洞口似象鼻卷水,鼻尖上翹,惟妙惟肖。象頭雜草叢生,仿佛披有一塊綠色花頭巾,象耳寬大厚實,象眼微微下耷,一副思念返歸森林模樣,使人頓生愛憐之心。在“川心洞”前約100米處,有一當地人稱的“神樹”。此樹與各種樹木迥異,一年四季枝繁葉茂,其葉隨季節變化而呈現出紅、綠、白、黃各色,格外艷麗。曾有數名專家先後來此考察,僅確認此樹已有100多年歷史,卻無法歸屬其科目,均說此樹系全國獨一無二的樹種,故稱“無名樹”。走過“川心洞”,又是一片土地平曠,屋舍儼然的天地,100多戶巴人後裔居然在這裡過著“洞裡人家”生活。他們是否還在演繹著世外桃源的美麗故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