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泰柏瑞匿名信事件

2010年7月31日,一封關於華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匿名舉報信出現在數家媒體記者的電子信箱中,主要內容涉及華泰柏瑞內部管理混亂及銷售中存在違規行為兩大部分,矛頭直指華泰柏瑞現任總經理陳國傑。2010年8月3日,華泰柏瑞基金公司已受到上海證監局現場調查。

事件概述

2010年7月31日,一封關於華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泰柏瑞”)的匿名舉報信出現在數家媒體記者的電子信箱中,主要內容涉及華泰柏瑞內部管理混亂及銷售中存在違規行為兩大部分,矛頭直指華泰柏瑞現任總經理陳國傑。文書以“華泰柏瑞幾名離職員工”名義指稱公司總經理陳國傑存在干預投研、扶植親信、擅用公款進行商業賄賂等違規行為,並涉及多位公司高管、基金經理和員工。該文呼籲有關監管機構和股東進行調查。文辭尖銳,牽涉面廣泛,令業界側目。而這封郵件也首次曝光基金業可能涉嫌“商業賄賂”個案。

舉報內容

華泰柏瑞匿名信事件華泰柏瑞匿名信事件

郵件自稱“來自華泰柏瑞幾名離職員工的聲音”,提及的涉嫌銷售違規行為主要有兩個事件。
違規事件一華泰柏瑞基金涉嫌“違法違規,擅用公款,編制虛假的會議材料套取現金,賄賂中國銀行山東威海一名支行副行長。”
2009年8月3日華泰柏瑞行業領先基金成立,這隻基金可以算整個郵件中的導火索,該基金成立即在市場高點滿倉,但很快遭遇市場大跌,成立僅一個月淨值就降為0.77元。隨後,華泰柏瑞行業領先基金又於市場反彈前錯誤減倉,導致投資者遭受了較大損失。匿名信中認為身為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的總經理陳國傑對該基金業績負有一定責任。

郵件稱,華泰柏瑞基金編制了一整套《與威海中行客戶交流會議》虛假材料,於2009年9月25日,秘密動用公款16.5萬,一次性劃到當地某酒店銀行賬戶,並通過酒店財務提取現金支付給了遲某。
違規事件二,指華泰柏瑞基金在2010年5月17日起的量化先行基金發行期間,違反證監會今年3月15日開始實行的《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銷售費用管理規定》,在基金銷售協定之外變相給中國銀行和支付銷售獎勵。 ”郵件稱,“據統計,這一次這樣的變相行銷獎勵費用總額達到200多萬元 ”。
舉報信還提及該公司內部投研體系管理混亂,考核機制不透明、不正規,公司整體發展緩慢等問題,而多處矛頭直指總經理陳國傑。

事件人物

陳國傑,華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來自該公司外方股東柏瑞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香港人,1999年加入美國國際集團(AIG),先後擔任美國國際集團環球退休服務及投資管理集團資深副總裁兼區域總監(亞洲),美國國際集團(亞洲)投資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等職,擔任總經理之前自華泰柏瑞成立時即任董事。在2005年底前任總經理傅德修離開並任職光大保德信總經理後,陳國傑從公司董事出任總經理。

各方回應

陳國傑陳國傑

陳國傑稱,“很尊重國內的法規,相信這些事件中有一些誤解。”對於郵件中提及的對華泰柏瑞行業領先基金是否存在“越權”管理,他稱,作為總經理,公司任何部門發生問題他都負有一定責任,最終的目標是希望將公司做好。
華泰柏瑞總經理助理沈明表示,上述涉嫌賄賂的違規行為“不太屬實,作為合資公司公司管理嚴格,不太可能發生這樣的事件”,而對於支付變形銷售獎勵一事,沈明表示自己並不負責銷售業務,要諮詢直接負責銷售業務有關領導。
舉報信中提及的中行某支行遲某稱目前人在國外,只簡單說了句“這是客戶的事。”

2010年8月3日,華泰柏瑞基金髮表了關於“其總經理涉嫌授意行賄”的澄清聲明,稱匿名舉報內容為惡意者詆毀。華泰柏瑞進一步表示,不明身份人員捏造的上述“舉報信”已嚴重侵犯本公司及有關人員的名譽權,本公司已委託律師介入此事,必要時將採取法律手段追究造謠生事者的民事及刑事責任,以維護本公司及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公司強調,會全力維護投資者利益,目前公司各項業務運作正常。

事件爆料人

華泰柏瑞匿名信事件華泰柏瑞匿名信事件

媒體報導,匿名信事件出自華泰柏瑞公司某高管手筆,而並非 “幾名離職員工”。至於其動因,訊息人士稱是因公司此前對其職務有所調整。“此人在公司已呆不久了。”該人士稱。
相對於這些“違規事件”的爆料,匿名信更多的篇幅更充斥著對陳國傑本人的攻擊,字裡行間毫不諱言對陳國傑的憤恨和斥責。
知情人士透露,陳國傑在華泰柏瑞實際上權力有限,並非向文中所描述的隻手遮天、橫行霸道。在華泰柏瑞,外方股東是說了不算的,加之AIG旗下資產管理業務中部分資產,包括友邦華泰49%股權在今年已併入柏瑞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作為來自其外方股東AIG的陳國傑並沒有多少實權。
而信中提及的多位離職員工都撇清與此事有關,並紛紛表示對此做法的不認可。離職員工梁豐表示,“所有的矛頭都指向某個人,這也是不公平的,有些情緒化。”而某離職員工更表示了自己被卷進此事的強烈憤慨,稱這是某人別有用心所為,為攻擊陳國傑把自己拉出來“墊背”。
不過,因為高管“爆料”,更為此事披上一層曖昧的外衣——雖然其文中不乏情緒化的發泄,但作為核心管理層,其知曉的內幕豈非普通員工所及。

事件進展

2010年8月3日,深陷匿名信舉報事件的華泰柏瑞基金公司已受到上海證監局現場調查。證監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有結果會向公眾披露。

相關評論

從“匿名信”事件看,這一場內部鬥爭已然發展成外部矛盾,並對華泰柏瑞基金公司品牌造成惡劣影響。且不論此次事件究竟是公司亂局曝光還是情緒化的誇大,抑或是子虛烏有的誹謗,無疑反映出公司內耗嚴重的事實,而公司高管在為個人利益爭鬥時,投資人利益誰又來捍衛?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