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強[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上海分院教授]

華強,男,漢族,1947年6月生,江蘇揚州市人。1984年2月畢業於揚州大學歷史系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獲歷史學碩士學位。

人物經歷

華強教授 華強教授

現為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上海分院(原空軍政治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大校軍銜。先後任職於該院基礎系黨史黨建教研室、軍事指揮與管理教研室。從事近代軍事歷史、中共黨史、中國革命史、空軍史、太平天國史、辛亥革命史的研究。

2004年被中共中央組織部聘任為專家、任中國太平天國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太平天國史專業委員會會長、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上海師範大學特聘教授、上海商學院客座教授、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管理處學術顧問、上海建設和管理工作委員會黨校特約研究員、海門市近代史研究會顧問、揚州大學上海校友會會長、上海揚州商會顧問、上海揚州在滬人士聯誼會常務副會長。

主要貢獻

出版專著11部:《太平天國地理志》、《中國空軍百年史》、《話說中國·血肉長城》、《章太炎大傳》、《東北王張作霖》、《戴震》、《吃虧是福》、《高力士》、《故事本中國通史》、《古代典章禮儀百問》、《革命大儒章太炎》等。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近代史研究所一級研究員羅爾綱先生、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譚其驤教授對此書作出高度評價。代表作《章太炎大傳》出版後獲學界好評,南京大學歷史教授茅家琪撰文評價說:“這部著作的特點是對章太炎作出了明確的歷史定位。我非常贊同華東師範大學謝俊美教授在這本書的‘序二’中所寫的一段話:‘通讀全稿,內容極為豐富,挖掘了許多鮮為人知的史料,提出了許多新見解,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第十章末‘大家評說’博採眾多政界及學人的觀點,‘結語’闡述著者自己的觀點,尤為精彩奪目。’”

主編、參編著作、教材32部:《中國歷史大事年表》(近代)、《太平天國大辭典》、《太平天國歷史與地理》、《太平天國歷史地圖集》、《天國尋蹤》、《中日關係辭典》、《社會科學爭鳴大系·歷史卷》、《奔騰的歷史長河》、《中國人民解放軍心理戰史》、《東南民眾運動與上海小刀會》、《羅爾綱先生傳》、《名人與佛》、《千古之謎》、《世界文化1000疑案》甲編/乙編、《中外文化之謎》、《歷史之謎》、《中國文化之謎》、《世界文化之謎》、《中國近代史》、《簡明中國近代史》、《簡明中國現代史》、《中國現代史基本問題》、《中國革命史新編》、《新編中共黨史教程》、《毛澤東思想概論》、《嘉定錢大昕全集》(點校)、《共和國開國將軍們》、《一場奇特的戰爭》、《吳富善回憶錄》、《志願軍人物誌》、《中國古代軍事三百題》。

合作完成多媒體3部:《毛澤東思想概論》、《堅定理想信念》、《壯麗的事業》。

發表論文270餘篇。代表作《太平天國政區地名考》4萬餘字,1987年發表於中華書局《太平天國學刊》第4輯、代表作《人民空軍50年述論》,發表於1999年《軍事歷史研究》第3期、代表作《太平天國與中國近代化的歷史軌跡》,發表於《開放時代》2001年 第1期、代表作《太平天國研究90年述評》,發表於《廣西師範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代表作《近代中國農民起義的點滴思考》,發表於《光明日報》2005年3月1日、代表作《二戰時期日軍“慰安”制度的國際化傾向》,發表於《抗日戰爭研究》2006年第2期、代表作《武昌起義後章太炎消弭黨建思想辨析》,發表於《探索與爭鳴》2011年 第11期、代表作《韓國獨立運動與國共兩黨互動關係略論》及《韓國獨立運動中愛國組織考察》被翻譯成韓文,由韓國眼光一聲出版社出版。代表作《黨在新世紀的行動綱領》,刊《軍隊政工理論研究》2002年第6期。

2000年7月,應上海市委宣傳部和《解放日報》之請,擔任中央電視台《太平天國》電視劇評論專家,在《解放日報·網路版》發表評論146篇。此外,應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合肥電視台、南京電視台等,擔任專家訪談。

人民畫報社《中國與世界》2004年第3期刊登專訪“在軍事歷史的王國里遨遊—訪太平天國史專家華強教授”。《光明日報》2004年4月20日刊登專家介紹:“情系太平天國史研究”。《解放日報》2004年6月10日刊登“讓人生留下腳印”,介紹華強教授。此外,《解放軍報》、《文匯報》、《空軍報》及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等均報導過華強的事跡。

新聞媒體報導,華強與太平天國研究的緣分可以追溯到30多年前,那時他還是中學的一名學生,學校里組織的一場關於李秀成的大討論,把他的腳步引向了太平天國這段歷史。從此,他一直跟蹤這段歷史,並注重積累與這段歷史有關的所有資料。1977年,華強跨入揚州師範學院(今揚州大學)學習中文。1981年,攻讀中國近現代史碩士學位。學習期間,他利用種種機會,沿著當年太平天國的足跡考察,先後遍及廣西、廣東、江蘇、安徽、湖北、江西、浙江等地,尤其是江蘇蘇南縣城鄉鎮多系徒步考察,拍攝了大量有關太平天國遺址遺蹟的珍貴照片。

在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華強埋頭於那些塵封已久泛黃的手抄本,整整3個多月每天以乾糧開水為食,潛心研究,細細揣摩。在北京柏林寺國家圖書館、中國科學院北京地理研究所、北京大學圖書館、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等留下了他孜孜苦讀的背影。期間,他先後瀏覽了2億多字的資料,向壁3年,終於完成了20多萬字的《太平天國政區地名考》。書稿既成,得到了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近代史研究所一級研究員羅爾綱先生、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譚其驤教授的高度讚揚。羅爾綱先生為其逐章逐句地提出意見,鼓勵他在此基礎上撰寫《太平天國地理志》,還為其提出了具體的修改意見。在眾多前輩的鼓勵下,華強完成了30餘萬字的《太平天國地理志》付梓出版。該書的出版填補了太平天國地名學研究的空白。羅爾綱評價此書說:“華強同志是一位飽有凌雲壯志的青年,他突破困難、克服困難,終於使他這部大著既是一部嶄新的專著,同時又是一部工具書”,“遠遠超越前人在此方面所發表的成果。”譚騏驤教授評價說:“有功史林”。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守常、蘇州大學教授段本洛、南京大學教授方之光教授評價說:“這是為太平天國地名學填補空白的新作,為太平天國史的研究作出了有用的貢獻。”

獲獎記錄

1992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同年獲上海市五好家庭。2002年獲南京軍區優秀黨員等稱號及軍隊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崗位津貼。榮立三等功並獲嘉獎多次。代表作《太平天國地理志》1996年獲第二屆國家圖書提名獎、中南五省優秀圖書獎。

《奔騰的歷史長河》1996年獲全軍圖書提名獎,《社會科學爭鳴大系》1995年獲上海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特等獎,《千古之謎》獲全國圖書金鑰匙一等獎,《嘉定錢大昕全集》1999年獲全國古籍整理圖書獎。

《毛澤東思想概論》(多媒體教學課件)2001年獲全軍科研一等獎。《壯麗的事業》(電視政論片),2002年獲總參優秀電視教材二等獎。

《黨在新世紀的行動綱領》獲中國科學發展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中國當代優秀人才創新學術成果一等獎。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