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堡鄉

華堡鄉位於寧陵、柘城、睢陽區三縣(區)交界處。現轄41個行政村,98個自然村,258個村民組,總人數6.02萬人,總面積74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鄉情概述

華堡鄉歷史簡介

據寧陵縣誌記載,華堡鄉的歷史可追溯到清朝乾隆年間,因這裡有一條廢黃河(原叫小小河、後來斷流),這裡的人們擅長種棉花,個個都是種棉能手,所以叫“花苞”。 清鹹豐年間,築土為寨,稱為“華堡寨”。解放前華堡屬一區,1940年日本鬼子入侵華堡寨的時候,華堡人們曾在八路軍的領導下打下了著名的華堡保衛戰。解放後1958年成立華堡人民公社,1983年改社為鄉。2005年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將華堡、楚莊兩鄉合併,統稱為華堡鄉。2012年3月經省民政廳批准撤鄉設鎮。
華堡鄉位於寧陵、柘城、睢陽區三縣(區)交界處,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現轄41個行政村,98個自然村,258個村民組,總人數6.02萬人,總面積74平方公里。
根據國家2012-2020總體規劃,華堡鄉現在分為東西兩個新型農村社區,東中心區以“幸福里”為中心鎮區,西中心區以“興華新城”為中心社區。“興華新城”中心社區人口密度大,交通便利,商業發達,文化底蘊豐厚,居民生活富足,民風淳樸,是華堡西區經濟、文化、物流、商貿發展的中心。
在努力發展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今天,鎮黨委政府決心帶領全鎮人民,以“三化協調發展”重要思想為指導,落實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以求真務實,頑強拼搏的精神。強力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化建設,全面建設一個和諧富裕的新華堡!
華堡鄉地處寧陵縣城南15公里處,南與柘城交界,東與睢陽區接壤,S210、S327在此交匯,2005年,撤銷楚莊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華堡鄉管轄,華堡鄉政府駐史集村南地。

行政管轄

轄:路劉莊村、高樓村、白莊村、李樓村、朱樓村、夏寨村、黃莊村、凌莊村、十百戶村、王莊村、溫廟村、路大樓村、劉莊村、曹兌河村、後屯村、馬橋村、前屯村、華堡村、老君屯村、華崗村、唐莊村、辛屯村、趙莊村、彭莊村、牛劉村、趙石莊村、郭雙堂村、楚堂村、黃樓村、盧集村、鄭莊村、張路口村、付集村、胡莊村、陳兌樓村、趙莊集村、郭八村、柿子王村、史集村、君郭村、曹莊村、孟路口村41個村委,包括止莊村等49個自然村,人口6.2萬人,耕地6.8萬畝。

工工農業發展和建設

華堡鄉基礎設施齊全,交通便利,村村通柏油路,新上程控電話5000門,產業結構起步早,現已形成棉花、花生、中藥材、大棚蔬菜、小辣椒等主導經濟產業,開發發展萬畝優質葡萄生產,農業年值年實現1.4億元。
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鄉黨委、政府一班人的領導下,出台了一系列善於大力興辦個體私營經濟,私營經濟和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使各類企業如雨後春筍,展現出勃勃生機,截止2000年底各級企業管理1334家,年完成鄉鎮企業總產值1.1億元,主要涉及行業服裝、標準件、塑膠軟管,家俱玻璃鋼製品、麵粉、預製板廠等二十多個品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