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漢斷棘

文言文寓言,告誡我們解決問題,應該用正確的方法,找到它的根源,而不是魯莽行事,這樣只會自食惡果。

原文

版本(1)

終南之上有棘滿徑,枝柔而刺密,觸之者恆膠結不可解,不受傷不已。人畏其刺,鹹迂其途避之。一壯漢義形於色,曰:“汝輩怯,是有何懼!”,遂持刀而入,欲節節而斷之。孰知左斷於手,而右曳於其臂,下鉤其裾,而上牽其袖,未至片刻已憊甚。眾曬之曰:“莽漢,莽漢,斷棘好漢,棘未斬斷,人已不堪。”

版本(2)

終南之山有棘滿徑,骨柔而刺密。觸之者恆膠結不可解,不受傷不已。人畏其刺,鹹迂其途避之。一人義形於色,蹇(qiān)裳而入,欲節節而斷之。孰知左斷於指,而右曳於臂,下鉤其裙,上牽其袖,憊已甚。君子曰:“斯人之疾惡是矣,疾之而不以其道,苟持斧,求其本而艾之,何棘不去?”

翻譯

翻譯1

終南山上有一條布滿荊棘的小路,(它的)主幹柔軟但是刺很密,碰上它的人總是被粘住無法解脫,不受傷就不停止。人們害怕它的刺,都繞開那路躲避它。一個壯漢露出義憤的樣子,說:"你們真膽小,這個有什麼好害怕的?"於是拿著刀進去,想一節節地折斷它們。哪知左邊手指掐斷了它,右邊的手臂被拉住了,下邊衣裳被鉤住了,上面的袖子也被鉤住,沒到片刻時間就已經疲憊不堪。許多人嘲笑他說:“莽漢,莽漢,砍斷荊棘的好漢,荊棘還沒有砍斷,人已經不能忍受了。”

翻譯2

終南山有一條小路布滿荊棘,它的主幹柔軟但是刺很密集,碰到它的人總是被粘住無法解脫,不受傷就不會停止。人們害怕它的刺,都繞開那條路躲避它。一個人露出義憤的神色,撩起袖子,撩起衣擺,想一段路一段路地砍斷它們。誰知道左邊用手掐斷了它,右邊的手臂就被鉤住了,下邊的衣裳被鉤住了,上面的袖子也被鉤住了,已經十分疲憊了。君子說:“這個人痛恨荊棘是對的,痛恨荊棘不用正確的方法。如果拿一把斧子找到它的根割斷它,什麼荊棘不能去除?”

文言知識

說“輩”。文言中的“輩”,大多作人稱多數用。上文“汝輩”,即你們。如說“吾輩”、“若輩”,即我們、你們。 如“吾輩乃非常人也”,意為我們是不平常的人。成語“人才輩出”指人才一批一批地湧現出來。文言中表示人稱多數的詞還有“屬”,如“汝屬”,即你們;“吾屬”即我們。“

徑”與“道”。“道”一般指較寬的路;“徑”指小路。上文“有棘滿徑”意為小路上長滿了荊棘。成語“曲徑通幽”意為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幽雅的境地。又,杜牧《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山上的石路稱“徑”,十分確當。又:“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加點字句

終南:指終南山,在今陝西境內。

膠結:粘住。

曳(yì):拉住。

迂:繞開

艾:砍,割。

不堪:不能忍受。

哂(shěn):嘲笑。

徑:小路

骨:主幹

恆:持久,此指“總是”

已:停止

孰:誰

苟:如果

本:根

節節:一段一段。

徑:小路

鹹:都

遂:於是,就

堪:能忍受

憊:疲憊,精疲力竭

鹹迂其途避之:都繞道避開它(那條布滿荊棘的路)

一人義形於色:有個人臉上露出義憤的表情

斯人之疾惡是矣,疾之而不以其道,苟持斧,求其本而艾之,何棘不去:這個人痛恨荊棘是對的,痛恨荊棘不用正確的方法。如果拿一把斧子找到它的根割斷它,什麼荊棘不能去除

啟發借鑑

版本1

一時的衝動加盲目的蠻幹,最終只會自討苦吃!

( 做事之前要考慮後果,不能莽撞,否則會自食其果!)

版本2

解決問題,應該用正確的方法,找到它的根源,而不是魯莽行事,這樣只會自食惡果。

文言文練習

解釋:恆,憊,孰

翻譯:汝輩怯,是有何懼!

答案:1,恆:持久,此指“總是”。憊:疲憊,精疲力竭。孰:誰。

2,你們真膽小,這個有什麼好害怕的?莽漢斷棘 終南之山有棘滿徑,骨柔而刺密,觸之者恆膠結,不可解,不受傷不已。人畏其刺,鹹迂其途避之。一人義形於色,騫裳而入,欲節節而斷之。孰知左斷於指,而右曳於臂,下鉤其裾,上牽其袖,憊已甚。君子曰:“斯人疾惡是已,疾之而不以其道:苟挾斧斤,求其本而刈之,何棘不去。 注釋:①義形於色:露出義憤的神色 ②騫(qiān):揭起 ③曳:勾住,拉住 ④斧斤:斧子 ⑤求:尋找 ⑥刈(yì):割 1.選出下列各組中加點的詞意義不同的一項( )(2分) A.不受傷不已 死而後已 B.欲節節而斷之 欲窮其林 C.憊已甚 其家甚智其子 D.斯人疾惡是已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人畏其刺,鹹迂其途避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莽漢用“節節而斷之”的方式斷棘,手臂受傷了; 文中的“君子”提出的斷棘方法是:“ ”。(用原文回答)。這讓你受到什麼啟發?(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D 2.人們害怕它的刺,都繞開那條路躲避它。 3.求其本而刈之(2分)啟發:解決問題,應該用正確的方法,找到它的根源,而不是魯莽行事。(或:作事光靠一股莽勁不可以,還要有巧妙的辦法。

1.

解釋:恆,憊,孰

2.

翻譯:汝輩怯,是有何懼!

答案:1,恆:持久,此指“總是”。憊:疲憊,精疲力竭。孰:誰。

2,你們真膽小,這個有什麼好害怕的?莽漢斷棘 終南之山有棘滿徑,骨柔而刺密,觸之者恆膠結,不可解,不受傷不已。人畏其刺,鹹迂其途避之。一人義形於色,騫裳而入,欲節節而斷之。孰知左斷於指,而右曳於臂,下鉤其裾,上牽其袖,憊已甚。君子曰:“斯人疾惡是已,疾之而不以其道:苟挾斧斤,求其本而刈之,何棘不去。 注釋:①義形於色:露出義憤的神色 ②騫(qiān):揭起 ③曳:勾住,拉住 ④斧斤:斧子 ⑤求:尋找 ⑥刈(yì):割 1.選出下列各組中加點的詞意義不同的一項( )(2分) A.不受傷不已 死而後已 B.欲節節而斷之 欲窮其林 C.憊已甚 其家甚智其子 D.斯人疾惡是已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2.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人畏其刺,鹹迂其途避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莽漢用“節節而斷之”的方式斷棘,手臂受傷了; 文中的“君子”提出的斷棘方法是:“ ”。(用原文回答)。這讓你受到什麼啟發?(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D 2.人們害怕它的刺,都繞開那條路躲避它。 3.求其本而刈之(2分)啟發:解決問題,應該用正確的方法,找到它的根源,而不是魯莽行事。(或:作事光靠一股莽勁不可以,還要有巧妙的辦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