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秉心

1937年進陸豐縣立一中讀國中,次年參加學生組織倒獨裁校長馬斯藏風潮。1940年考進汕頭市第一中學讀高中,次年參加中國共產黨
1943年夏高中畢業,9月,在陸豐縣立三中任教一年,後轉在中共陸豐縣委東南區工委會從事地下工作;後任工委委員、文教部長。1946年5月先後在龍山中學(縣立一中)、海豐坎白中學任教,在校開展黨的地下工作。
1949年4月,陸豐縣人民政府在河田成立,任縣文教科長;1950年1月兼任龍山中學校長。1952年春辭去科長職務,專司校長之職。9月,到廣東省教育學院中學校長訓練班學習1年。1955年4月4日龍山中學校慶,他寫了《卜運算元·詠木棉》詞:“直立石階前,挺作南天柱。枝幹亭亭聳碧宵,掃盡長空霧。大地已重春,不把春來負。接雨迎雲把首翹,枝上花無數”。詞中表達了要趁大好時光辦好龍山中學,為祖國培養人才的決心。
從1950年起,莊秉心在龍山中學掌校16年,學校得到恢復、發展、壯大。50年代至60代初,龍山中學中考、高考成績名列專區內前茅。1961年高考成績序列全省普通中學第13位,可謂育才有方。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他被定為“走資派”,在全縣人大會上受批鬥。1968年被拘入獄,後下放監督勞動。1973年起先後調任南塘中學、縣師範學校任校長。1978年,中共陸豐縣委給予平反,恢復名譽。
1980年,從縣師範學校調回龍山中學學校主持校政。他滿懷激情地寫道:“重修舊日籬笆,正華X出谷,千樹競花。宜應乘時,澆園拓土,休令夙願吹賒”《望海潮重回龍山中學有感》。莊秉心不顧身體病弱,決心開創新局面,帶動全校教師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穩步開展教育改革。1981年7月22日《汕頭日報》以“赤誠之心紅似火”為題報導了莊校長回龍山中學主持校政之後老師們的拼博精神。
莊秉心前後任龍山中學校長20年,在治校育才上留下了寶貴的遺產。
1952年至1953年莊秉心出席縣人民代表會議,1954年至1966年和1980年,莊秉心當選為縣第一至第六屆人大會代表,縣第一至五屆人民委員,縣第六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廣東省第一、二、三屆人大會代表。中共陸豐縣委第N屆委員。省第五屆黨代會代表。
1983年12月30日,莊秉心帶病主持了黨的支部會,準備31日參加新教師座談會,誰料天不給永年,31日凌晨瘁然長逝!終年65歲。莊秉心治校育才有方,為陸豐的教育家。他為黨的教育事業獻出了畢業精力,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