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宏略

這三道聖旨之上,記載的是清朝康熙皇帝對莊宏略及其直系親屬進行褒獎封贈的誥命。 康熙皇帝問明莊宏略姓名,回到朝廷後才下聖旨。 後代村中老人莊生受68歲,是莊宏略的第13代孫。

聖旨

疑問313年後,4道聖旨中仍有3道存世。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這些聖旨相隔313年,墨色鮮艷如新令人稱奇。為什麼連頒四道聖旨?當年的這個小村莊裡到底藏著怎樣的故事?

聖旨墨色至今如新

昨日下午,潮州市饒平縣新圩鎮橋光村莊氏家廟。村中68歲的老人莊生受畢恭畢敬叩拜家廟供奉的祖先,將桌子擦了個乾淨,然後帶上白手套,將隨身保管的一卷由紅綢布包裹的聖旨展開在記者的眼前。
這些聖旨都是長2米、寬約30厘米的雙色織錦。織錦之上,右側為手寫端莊秀麗的小楷漢字,左側是繡出的滿文,首尾兩端可見手繡雙龍圖案。聖旨之上,落款均為康熙三十六年(即公元1697年)七月十九,在日期上可見略有褪色的方形御璽朱印輪廓。但令人稱奇的是,那些漢字的墨跡清晰如初。
這三道聖旨之上,記載的是清朝康熙皇帝對莊宏略及其直系親屬進行褒獎封贈的誥命。
“其實一共有四道聖旨的,有一個在30多年前被焚毀,如今只剩下3個。”村中族老說,四道聖旨,分別是康熙皇帝授莊宏略為榮祿大夫,贈其父、曾祖父為相同官階,封其妻張氏為一品夫人、其母為一品太夫人,贈其曾祖母為一品夫人,即莊氏四代同封贈。
“以前,這些聖旨都是裝在一個封誥箱中,安放於莊姓祠堂之上。大家都心存敬意,從不動它。”莊生受說,後來幾道聖旨都消失了。直到1972年,村幹部在一張舊辦公桌下發現了其中三道聖旨,交還給莊姓族人保管至今。曾有人願意出高價買走這些聖旨,但是均被莊姓族老嚴詞拒絕。

四代人因何受封贈?

僑光村,古名橋梓樓鄉。村中莊姓人世代傳稱:300多年前在古橋梓樓鄉的莊宏略,自幼習文練武,成年後從軍報國。有一天,康熙皇帝微服出訪,路中遇到了匪徒,恰好莊宏略所在的清兵巡檢隊經過。莊宏略英勇出擊,揮刀斬殺賊首。康熙皇帝問明莊宏略姓名,回到朝廷後才下聖旨。莊宏略也因此被派往四川率兵任職。

莊宏略其人

聖旨上記載的村中莊姓先人莊宏略究竟是何人?潮籍文史專家曾楚楠說,按清初建制,莊宏略被聖旨所授官職是三品至四品官職。在潮州的地方志中查不到莊宏略其人,這可能是因為莊宏略出身行伍,沒有參加過科舉考試,所以未被地方志所記載。

後代

村中老人莊生受68歲,是莊宏略的第13代孫。而村中莊宏略的後代現在已傳至第15代孫,後人44戶215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