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老子·韓非子

莊子·老子·韓非子

《莊子·老子·韓非子》是2004年8月湖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龐大岳。本書主要講述了《莊子》、《老子》、《韓非子》等有關內容。

內容介紹

本書包括《莊子》、《老子》、《韓非子》。

莊子(約前350-286)名周,字子休,戰國時宋國蒙城(今河南丘市東北)人,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莊子》一書,現存33篇,其中內篇7篇是莊子自撰,外篇和雜篇出自他的門人和後學之手。

莊子的根本之點是主張應順自然,反對人為,他的理想是要人類社會退回到遠古的原始社會。

《莊子》的文學價值在諸子散文中最高的,這是因為《莊子》以寓言見長,他虛構一些人物和情節,用“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奎之詞”的來表達思想,這就造就《莊子》想像豐富、構思奇特、縱橫恣肆揮灑自如的特點。

《老子》老子,一說即老聃,名耳,字伯陽,春秋末楚國苦縣(今河鹿邑東)人 《老子》又稱《道德經》、《老子五千文》是道家的主要經典,相傳為老子所著。《老子》一書用“道”來說明宇宙萬物的演變,提出一切事物都有正反兩面的對立,他的學說對後世影響很大,其思想和莊子思想被後人並稱為“老莊學派”。

《韓非子》這是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出身於韓國貴族世家的韓非和後來成為泰國丞相的李斯都是著名儒家大師荀況的學生。韓非有個先天缺陷,就是口吃,於是他致力寫作,把自己的觀點表達得淋漓盡致,振奮人心。《韓非子》就是他的力著,其抄件傳到泰國秦王贏政讀了拍案讚嘆“我要能和他見面交淡死而無憾!”

《韓非子》是集先秦法家學說大成的著作,也是先秦散文的代表作。共十厲 余言,55篇,韓非子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了以“法”為中心的封建君主統治術,主張封建專制的中央集權制“事在四方,要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這一量論對幾千年的中國封建社會制度,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韓非的文章,說理深刻,思維縝宇密,內容宏富,語言厚利,往往一語中的。他的故事、傳說、寓言遇意深刻,趣味盎然,至今還終常被人們引用。

作品目錄

《莊子》
北冥有魚
積水與浮舟
不龜手之藥
藐姑射之山
子治天下
莊周化蝶
地籟
朝三暮四
罔兩問影
生有涯,知無涯
澤雉啄飲
螳臂擋車
形有所忘
渾沌之死
藏與谷牧羊
至德之世
東施效顰
秋水時至
游於濠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