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機場

1994年8月18日,張家界荷花機場正式通航。機場自通航以來,已與北京、廣州、上海、長沙、香港、澳門等50多個城市架起了空中橋樑,開通航線48條, 每周航班量 220多個架次,年平均客座率達70%。2004年完成旅客吞吐量131.8萬人次,起降架次13092架次,貨郵吞吐量2905噸,分別比上一年增長97.1%、62.5%和55.2%。2005年1—6月旅客吞吐量達66.9萬,較去年同期增長28.4%,遠遠超過全國航空運輸市場平均增長速度。 安全保障各類飛行 59071架次,其中有江澤民、李鵬、朱鎔基、李瑞環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坦尚尼亞、尚比亞等外國元首的專機二十餘架次。二OO一年被評為民航中南局“安全效益標兵”單位。 1999年10月、2004年11月荷花機場成功舉辦了世界特技飛行大賽暨飛行 “ 穿越天門洞 ” 活動和 2004年全國跳傘錦標賽,使得張家界和機場的知名度大大提高,極大地推動了當地旅遊業的發展。

市場效益

“效益為中心,市場為先導”。作為航空運輸運輸企業,只有在市場中搏擊才能不斷拓展自我的生存空間。十多年來,機場充分利用張家界豐富的旅遊資源,牢牢把握旅遊帶動戰略,大力開拓航空運輸市場。結合區域經濟特點,抓住機遇,積極開展旅遊促銷,認真研究航空市場特性,加強與航空公司、包機公司、旅行社、貨主之間的聯繫與合作,爭取更多的公司落戶張家界。通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已有東航、國航、南航、深航等十餘家航空公司加盟張家界航空市場,目前南航、東航已放置 4架B737飛機在本場過夜,加大對張家界航空市場的運力投入。機場還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尋找、培育新市場,先後與南航公司、廣東貨運公司等幾家單位簽訂航空貨運中轉協定,加大了貨運市場的創收力度,也提高了機場和航空公司的雙邊效益。
隨著民航管理體制改革的完成, 2003年7月機場轉變為股份制公司。公司領導班子抓住機遇,在湖南省機場管理集團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加大對機場的投入,不斷提高機場的綜合保障能力。近兩年,先後投入兩千萬元擴建了停機坪;投入500多萬元對候機樓進行了改造;新建了一棟國際候機樓;2005年又完成了對機場大酒店的裝修改造;機場通信導航設施設備更新改造項目也已啟動,航管二次雷達已進入施工階段。機場正在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第二代候機樓、平行滑行道及跑道延長至3400米等項目都將逐步實施。這將大大改善荷花機場的服務保障設施,提升服務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