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殤半面妝

《荷殤半面妝》是2008女性閱讀最新風向標,全新古典力作奢華上演,再開華麗愛情盛宴。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作 者:蘇凌素心
類 別:文 學 -> 中國文學 -> 中國文學- 小說
開 本:16開
ISBN:9787536698369
頁 數:609
出版日期:2008-08-01
第1版 第1次印刷
定價:¥48.00

編輯推薦

2008女性閱讀最新風向標!全新古典力作奢華上演,再開華麗愛情盛宴!
鳳鳴九霄,一部部流年水逝痴情未老的嬌顏錄;生死浮沉,一冊冊橫戟揮戈笑傲風月的帝王史!荷殤,演繹女性血淚史的悲情大戲!沉淪,看半面妝王妃如何離經叛道?
一寸相思一寸灰,半盤蓮蕊半面妝。冰清玉潔由我心,恨無知音有緣人。煙雨樓台,夢已成空,我亦隨風而逝。什麼權利,什麼禮數,什麼婦道,都讓它去吧,我不介意。在這鐵騎踐踏、塵土飛揚的亂世,到哪裡去尋覓一片心靈的淨土? 
蘭澤芳草入君眸。鳳台樓,幾重丘。蓮蕊半面,何處惹情愁。深鎖長門消殘夢,尋知己,誰空守。離宮更漏數春秋。繁華舟,一夕休。霜封錦容,鴛瓦下難留。眇目離腸和恨淚,朝暮盡,水東流。
——江城子·題半面妝

內容提要

一部書寫女性血淚史的悲情大戲,在烽煙四起中依舊風花月的旖旎南朝,徐徐掀開了歷史的畫卷。“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妝”,且看千年傳奇中的徐娘怎樣離經叛道!且看歷史上唯一的獨眼才子皇帝奪取帝位之前與他的正妃怎樣演繹愛恨情仇!

作者簡介

蘇凌素心,一個熱愛歷史和文學的女子,如晶瑩剔透的一朵冰花,紮根在朔風寒凍的侵襲中,倔強地盛放著生命中最美麗素心,敲擊靈魂的深處,用文字演繹不一樣的歷史。
堅信有得必有失,上天拿走你一半,必然要給你另一半。

目錄

上部
第一章 碧水清荷露瀼瀼
第二章 最憐紅粉幾條痕
第三章 應為洛神波上襪
第四章 婷婷玉立展嬌容
第五章 春心莫共花爭發
第六章 新荷漫沼葉田田
第七章 至今蓮蕊有香塵
第八章 綠荷風動露珠傾
第九章 憑欄十里芰荷香
第十章 荷葉羅裙一色裁
第十一章 菡萏香銷翠葉殘
第十二章 對蓮余做世外仙
第十三章 紅蕖何事亦離披
第十四章 荷花笑沐胭脂露
第十五章 碧水潭泮默默香
第十六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
第十七章 千層翠蓋萬紅妝
第十八章 露荷翻處水流螢
第十九章 隱約花紅點點連
第二十章 蕭蕭疏風亂雨荷
第二十一章 芙蓉落盡天涵水
第二十二章 倚風凝睇雪肌膚
第二十三章 露洗玉盤金殿冷
第二十四章 玉女爭忍凌波去
第二十五章 紅藕香殘玉簟秋
第二十六章 浮世本來多聚散
第二十七章 滿池荷葉動秋風
第二十八章 兢折團荷遮晚照
第二十九章 露冷蓮房墜粉紅
第三十章 十里錦香看不斷
第三十一章 照影自驚還自惜
第三十二章 雙紋翠簟鋪寒浪
第三十三章 花自飄零水自流
第三十四章 相看未用傷遲暮
第三十五章 荷花入暮猶愁熱
第三十六章 藕花菱蔓滿重湖
第三十七章 芙蓉塘外有輕雷
第三十八章 葉上初陽乾宿雨
第三十九章 翠雲隊仗絳霞衣
第四十章 雨罷苹風吹碧漲
第四十一章 一夜綠荷霜剪破
第四十二章 荷盡已無擎雨蓋
第四十三章 萬人如海一花無
第四十四章 傾國傾城恨有餘
第四十五章 只恐舞衣寒易落
第四十六章 陶潛做得羲皇侶
第四十七章 數聲啼鳥怨年華
第四十八章 一片笙歌醉里歸
第四十九章 碧紗窗下洗沉煙
第五十章 一脈幽香把君難
第五十一章 多少淚珠無限恨
第五十二章 池上憑闌愁無侶
第五十三章 煙攏翠袖不勝寒
第五十四章 尋遍荷塘空水遺
第五十五章 雨過冷徹鴛鴦浦
下部
第一章 初捻霜紈生悵望
第二章 荷花滿湖風雨來
第三章 媚水荷花粉未乾
第四章 水光月色兩相兼
第五章 低面深藏碧傘
第六章 紅衣落盡渚蓮
第七章 日暮滄波起微皺
第八章 荷花落日正紅酣
第九章 堪笑榮華枕中客
第十章 夏風十里一潭碧
第十一章 朱顏碧墨放池畔
第十二章 舞袖揮毫對玉蓮
第十三章 盡態極妍宛若生
第十四章 仙衣勝雪傾心起
第十五章 藕田成片傍湖邊
第十六章 藕鄉水泗盪輕舟
第十七章 宓妃留枕魏王才
第十八章 一寸相思一寸灰
第十九章 別來塵土污人衣
第二十章 輕薄廉雨暗自殤
第二十一章 密雲銜雨暗城西
第二十二章 天淨水平寒月漾
第二十三章 半盤蓮蕊半面妝
第二十四章 紅綃香潤入梅天
第二十五章 練靄鱗雲鏇滿湖
第二十六章 午余簾影參差風
第二十七章 雨聲滴碎斷荷聲
第二十八章 彎環正是愁眉樣
第二十九章 僧房四面向湖開
第三十章 水精簾下斂羞蛾
第三十一章 畫船撐入花深處
第三十二章 芰荷香噴連雲閣
第三十三章 荷葉五寸荷花嬌
第三十四章 貼波不礙畫船搖
第三十五章 山在湖心如黛簇
第三十六章 帆去帆來天亦老
第三十七章 芳草懷煙迷水曲
第三十八章 水風空落眼前花
第三十九章 牆外見花尋路轉
第四十章 過盡千帆皆不是
第四十一章 深映落花鶯舌
第四十二章 綠迷南浦客魂
第四十三章 遠翠天涯經夜雨
第四十四章 冷痕沙上帶昏潮
第四十五章 雨霽高煙收素練
第四十六章 風晴細浪吐寒花
第四十七章 煙徑掠花飛遠遠
第四十八章 曉窗驚夢語匆匆
第四十九章 雲落開時冰吐鑒
第五十章 浪花深處玉沈鉤
第五十一章 丹桂不知搖落恨
第五十二章 素娥應信別離愁
第五十三章 醉臥春風深巷裡
第五十四章 曉尋香旆小橋東
第五十五章 青杏黃梅朱閣上
第五十六章 鰣魚苦筍玉盤中
第五十七章 寒夜愁敧金帶枕
第五十八章 深徑欲留雙鳳宿
第五十九章 粉淚空流妝點在
第六十章 斜暉脈脈水悠悠
第六十一章 斜風細雨不須歸
第六十二章 天高雲淡雁迷離

書摘插圖

第一章 碧水清荷露瀼瀼
“佩兒,佩兒……”耳邊仿佛聽到有人在呼喚我的名字,那是母親的聲音。
“小姐,小姐,不要離開我……”好象還有冰兒的哭聲。
我感覺自己的頭好疼,全身好冷,我夢到我死了。我自己一步一步走進了冰涼的水塘里,水一點兒一點兒淹沒了我,象利刃一般刺骨地扎進我的身體。可是我的心麻木了,什麼都感覺不到了……
朦朧中,我睜開了眼睛,看到母親和冰兒紅腫的雙眼,不由地心酸了。
“佩兒,我的佩兒,菩薩顯靈了,謝天謝地,你終於逃過這一劫了。”母親擁著我,喜極而泣。
“我為什麼沒有死?”我幽幽地嘆了一口氣,哀痛重新襲上心頭。這一次我雖然逃過了天劫,卻仍是逃不了人劫。
“醒了,醒了。”我聽到周圍亂鬨鬨的一群人的聲音。
在眾多的聲音中,依稀聽到了父親那不停地嗟嘆聲,那是我最不願意聽到的聲音。我害怕見到父親那哀愁的臉。每次聽到,心裡都不由地一顫,感覺到的只有痛。
我懶懶地閉上了雙目,淚如斷珠。不想聽見,也不想看到這一切。
尤其當我看到父親那幾個小妾,穿得花枝招展,卻抹著虛偽的淚水。我感到不屑,我為母親感到委屈,她從一而終地對待父親,可父親卻把一顆心分成了許多份,不知道哪份最重。我這個女兒,不是唯一的女兒,在他的心裡就更不知道會占據多大的一隅之地了。
更何況他還要指望著我這個女兒攀榮附貴,保住他的官位呢。
因為我要嫁的那個男人,就是當今皇帝的第七個兒子湘東王蕭繹。
滿屋的愁雲慘霧,仿佛盛滿了人世間所有的悲哀,空氣異常得沉悶。
“小姐,先趁熱喝了參湯。”冰兒體貼地說。
“對啊,佩兒,快喝了吧!這些日子啊,姨娘都急死了……”這個聲音是我平日裡最討厭的聲音。
“出去……”我的聲音很低,卻無形之中有一種攝人的力量。
父親朝她瞪了一眼,那一片奼紫嫣紅的身影終於不見了。
“佩兒,不要這樣,你是母親的命啊。你死了,母親也不能活了……”母親再一次啼哭起來。
“是啊,小姐,你昏迷了一天一夜,夫人一直在看護著你呢!”冰兒說道。
映入我眼帘的是母親那清晰可數的白髮,皺紋橫生的臉上寫滿了憔悴和疲憊,眼睛裡布滿了一道道血絲。不知從何時起,母親竟已鬢髮如霜。我的心軟了。在這個家裡只有母親和冰兒是真心對我,我怎么能忍心再去傷害年華已逝的母親?
“母親,難道女兒的淚水都是您那裡繼承來的?”我居然說起笑話來。
聽了這話,母親驚愕了,“怎么?”
“好了,好了,不要哭了,既然不能抗旨,那就讓我去吧。我嫁,我嫁了。”我突然迸出了這句話,所有的人都一愣,哭聲嘎然而止。
“都出去好嗎?我想自己靜一靜。冰兒,送母親回去休息。”我面無表情,所求不過如此而已。
我沒有再理會母親的眼淚和安慰,心裡空洞洞的。
只聽到父親的聲音帶了喜色,過來把母親拉了出去:“快,還愣著乾什麼?還不快去準備……”
一切又歸於平靜,只是淚痕未乾,傷愁又起。我望眼窗外那一泓碧水,滿眼清蓮,卻無生機。
我徹底地失敗了。這些日子,為了我的婚姻,我在絕望地掙扎著,甚至連生命都打算放棄。可是,只能看到父親那慍怒的臉和母親那哀傷的淚水,到頭來還是要選擇服從。
難道我一個嬌生慣養的大家閨秀真的無法擺脫命運的枷鎖?我的祖父是徐孝嗣,齊時曾任太尉,封枝江文忠公。父親徐緄,官至侍中、信武將軍。生在這樣的官宦世家,馬上就要成為堂堂的王妃,這是多少女子夢寐以求的啊,可是我卻視之如草芥。
我自小和男兒一樣,四書五經,琴棋詩畫,無所不精。雖不是傾國傾城,卻也清麗脫俗,是眾口稱讚的才女。可是,還不如一貧如洗的農家女兒,即使沒有錦衣玉食,卻能嫁一個如意郎君,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的悠閒日子。
我恨恨地轉過頭,看了一眼還供在桌上的聖旨。就是那道聖旨,把我指婚給了一個從小就瞎了一隻眼的男人。
冰兒用羅帕來擦拭我臉上的淚痕。“小姐,看開些好,身子重要……”
我搖頭,說:“冰兒,你忘了么?術士說我是水命,天生是水做的,離不了水……從水中來,將來必然要從水中走。這一次沒走成,看來是時候沒到……”

前言

最初寫《荷殤·半面妝》是因為看了一段歷史,這段歷史出自《南史卷十二·列傳第二·后妃下》:元帝徐妃諱昭佩,東海郯人也。祖孝嗣,齊太尉、枝江文忠公。父緄,侍中、信武將軍。妃以天監十六年十二月拜湘東王妃,生世子方等、益昌公主含貞。妃無容質,不見禮,帝三二年一入房。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將至,必為半面妝以俟,帝見則大怒而出。妃性嗜酒,多洪醉,帝還房,必吐衣中。與荊州後堂瑤光寺智遠道人私通。酷妒忌,見無寵之妾,便交杯接坐。才覺有娠者,即手加刀刃。帝左右暨季江有姿容,又與淫通。季江每嘆日:“柏直狗雖老猶能獵,蕭溧陽馬雖老猶駿,徐娘雖老猶尚多情。”時有賀徽者美色,妃要之於普賢尼寺,書白角枕為詩相贈答。既而貞惠世子方諸母王氏寵愛,未幾而終,元帝歸咎於妃;及方等死,愈見疾。太清三年,遂逼令自殺。妃知不免,乃透井死。帝以屍還徐氏,謂之出妻。葬江陵瓦官寺。帝制金樓子述其淫行。初,妃嫁夕,車至西州,而疾風大起,髮屋折木。無何,雪霰交下,帷簾皆白。及長還之日,又大雷震西州聽事兩柱俱碎。帝以為不祥,後果不終婦道。
這位徐昭佩是封建婦德的反面教材,是封建禮教所不能容納的一個異類。“徐娘半老”“出死妻”這兩個典故就是出自於她。有人說,一個女人有兩個典故在自己身上,是很榮幸的。可是,誰知道,她付出的是什麼樣的代價啊!在那個權利不屬於自己的時代,她用青春和生命奏響了一曲不甘沉淪的絕唱。
本書的歷史背景發生在南北朝南梁。男女主人公就是梁元帝蕭繹和他的正妻徐昭佩。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大分裂、大動盪、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梁武帝統治了江南近半個世紀,可是最終卻不得善終。他自己引狼入室,最後被招來的侯景軟禁起來,饑渴而死。雖然侯景之亂徹底動搖了南梁的統治根基,可是卻給梁元帝這個獨眼皇帝帶來了稱帝的契機。徐昭佩就生活在這個動亂的年代。可惜在蕭繹稱帝之前,她卻永遠閉上了眼睛。與其說是被譴死的,不如說是她自己在找尋肉體和精神的全部解脫。因為活著比死了更痛苦,要和無數的女人去爭奪一個男人,即使是當了皇后又能怎樣?還不是孤寂一生。何況,那個男人的心已經不在自己身上,何必呢?在那個時代,死才是她唯一的出路。她帶著蓮花般的微笑離開了這個污濁的世界。因為,在這鐵騎踐踏、塵土飛揚的亂世,到哪裡去尋覓心靈的淨土?
本書計畫分為上、下兩卷。上卷《荷詠·昔日芙蓉花》,明顯地帶有些脂粉氣。主要是寫徐妃出嫁後在京城建康所發生的故事。徐妃親眼看見一個個充滿靈性、才貌雙全的女子是如何被封建禮教吞噬了的。這是徐妃的善良天性被無情摧殘的過程。這個時候的蕭繹,應該是真心愛她的。下卷《荷殤·今日斷腸草》主要是寫徐妃隨蕭繹出藩,在江陵所發生的故事。這時,“色衰而愛弛”的歷史一遍又一遍地無情地演繹這血淋淋的事實。徐妃終於被震怒了,從而和梁元帝蕭繹感情出現了裂痕。而後,又不知不覺把感情世界轉移到了陸續出現的三個“藍顏知己”身上。同樣,下卷也是徐妃痛快淋漓又哀之欲絕的經歷,從輝煌一直走向死亡的沉寂。她和身邊三個所謂的藍顏知己真的有愛情嗎?或者說,只是她一種感情的寄託?她始終最愛的還是蕭繹,那最初的溫情脈脈的男子。而她最心儀的應該是那英年早逝的昭明太子。可惜了,昭明太子本身就是無數少女心中的夢,一個永遠無法實現的夢。下卷可能會有點血腥,因為那個侯景嘛,被不分是非輕重的梁武帝接納了,給風雨飄搖的南梁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溧陽公主,蕭綱最喜歡的小女兒,又一個被殘害的女性,一個傳說中會吃人肉的公主,在歷史中湮滅了,不知所蹤。不言而喻,當她坐在侯景身邊的時候,看到這個禍國殃民的殺父仇人,一定是恨不得寢其皮,食其肉。真的很遺憾那青春亮麗的好年華,也會隨風而逝。此外,還會出現梁元帝身邊兩個重要的女人:夏氏和王氏。這王氏是後來梁元帝最寵愛的女人,我想一定是個溫柔婉約、體貼入微的女子吧,是和徐妃相反的類型,也是男人心中的理想妻子。在過去醫學不發達的古代,王氏很可能是因為生育出血過多而死。可是這也是徐妃最終被譴死的理由之一。我仿佛聽到了漢武帝對鉤弋夫人說的最後一句話:“你不能活了,快走吧。”
眾所周知,《紅樓夢》是一部輝煌巨著,也是曹雪芹心中的夢。它看似悲涼,卻留下更璀璨的文化淵源。我越來越喜歡它。細心的讀者一定會在文中發現我受了多么大的影響。我喜歡林語堂的《京華煙雲》,那是一部帶有紅樓情結的好書。既然林老都喜歡的書,我還有什麼理由不喜歡?“一輪明月,飛彩凝輝。”那神韻會永遠停留在大家的心中,揮之不去,散之不盡。女兒都是水做的骨肉,荷花都離不開水。這幾個蕙質蘭心的女子的名字不僅都和荷花有關,更是離不開水的滋養。“澤陂有微草,能花復能實。碧葉喜翻風,紅英宜照日。”“清漣”如水之精靈,“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轉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還生渺渺愁。”都是些有靈性的女子,都是些被封建禮教吞噬了青春和生命的女子,無奈何,清淚流!和曹雪芹一樣,我也很痛惜那些在歷史長河中灰飛煙滅的美麗女子,尤其是在亂世中的有著獨立人格追求的女子,如片片浮萍,如落入小溪流中的落葉,上下無依,不知最後飄向哪裡?
其實對於荷花,我本身並不十分地了解,我只是讀過北宋周敦頤的《愛蓮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網上是這樣介紹的:“荷,又稱為芙蕖,蓮花是它的果實,蓮子叫‘藥’(音di),蓮子中心的胚芽叫‘薏’,花叫‘芙蓉’,花苞稱‘菡萏’,葉子叫‘蓮’(音xia),梗子叫‘茄’,本叫‘營’(音mi),即荷莖入泥土審的部分,根部叫‘藕’。”明代張自烈著的《正字通》:“北人以蓮為荷,今俗荷皆謂之蓮。”除此之外,還有稱蓮花為“水華”、“玉華”、“佛座須”等等不同的名稱。書中也稱水芝(見隋唐陳羽《夏日宴九華山池贈主人》詩:“百花開盡水芝香”)、玉井花(見唐韓愈《古意》詩:“太華峰頭玉井蓮,花開十丈藕如船”)。蓮之地下莖稱藕,其花故也稱藕花(見宋僧道潛《臨平道中》詩:“藕花無數滿汀洲”)。
本書從頭到尾都離不開荷花,包括書名和章節等等。我覺得有必要在這裡解釋一下。之所以選擇荷花作為載體,有兩個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我想反映徐妃那種內心的無奈,她作為沒有自我權利的古代婦女,在婚姻問題上不能選擇,在婚姻生活中又得不到真正的全部的愛情,內心苦悶、彷徨,繼而做了封建道德的叛逆者,為天下所不容。其實她內心還是聖潔的,對“出淤泥而不染”的代表荷花的渲染,只是為了表達一種內心的素潔,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矛盾。其二,南北朝重佛的風氣重之又重,而蓮與佛教的關係十分密切,可以說“蓮”就是“佛”的象徵。佛教將許多美好聖潔的事物,以蓮花作比喻,以蓮花為代表。坐在蓮花,手拿蓮花,寺廟裡隨處可見蓮花的圖案。佛經《妙法蓮花經》簡稱《法華經》,都是以蓮花為喻,象徵教義的純潔高雅。蓮花是佛教中的聖物,這樣可以側面反映當時的文化思想史。
於是,我蒐集了很多關於荷花的詩句,文中也不斷出現對荷花的描寫。但是除了章節標題外用的七言詩,尤其是唐詩宋詞,文中一處都沒有。這是因為南北朝五言詩剛得到初步的發展,這個時代是五言詩和賦等其他文體並行的年代。昭明太子除了留下《文選》這部輝煌的文學著作,還有一部《英華集》,裡邊收錄了大量的五言詩。所以我儘量用符合那個時代的文學體裁來勾畫人物和事件。
我個人比較喜歡讀古代后妃傳記,所以文中可能會出現一些關於這些方面的內容。其實在刻畫這個人物方面,我也沒有什麼把握,只是用我個人的視角來觀察體會罷了。如果大家有什麼異議,可以隨時指出,我會盡最大的努力來修改。
關於梁武帝,我不想用正面來描寫他。這個統治了江南近半個世紀的大梁開國皇帝,他在重視文化教育方面,也算是一個明白人,可是佞佛到了昏庸的地步:不分是非地講究什麼慈悲寬容,法制觀念淡薄,又偏偏喜歡什麼佛學,搞什麼“捨身”,把國家的財政經濟搞得一團糟。辯證地說,他只是過度地搞什麼精神建設,而忽視了經濟是第一生產力這條基本規律,在發展佛學的同時,荒廢了經濟建設,把好不容易辛苦建立的大梁給毀了,他的子孫們也都是一些短命的皇帝。國家失去了根本,是必然要走下坡路的。
一個大家閨秀,放棄了古代婦女所珍視的名節,僅圖個人快樂嗎?不是那么簡單!她在報復,在宣洩,在控訴,哪怕是死!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敢讓後來當上皇帝的梁元帝下不來台,真要有足夠的膽子才行。可是她,做了!
我寫這個女人,是做了深思熟慮的。我考慮過,可能會有人說,這是“給婊子立牌坊”,但是我還是義無反顧。
徐妃蔑視那個所謂的皇權,看不起所謂的男人的尊嚴,在現代眼光來看,只不過是女性意識自我覺醒的一個典型。
我想應該公正地來評價一個女人。她本來是個大家閨秀,試問,無論古代還是現代的女人,哪一個不憧憬著那“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幸福,無奈那個時代,這樣的幸福如泡沫一樣轉眼就消失了。“山無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愛在哪裡?她痛苦,她悲哀的同時,反抗無效,掙扎無用,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事實,因為那個時代本身就是婦女的墳墓。於是,她逐漸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一個敢於蔑視皇權的女人,一個敢於向封建禮教挑戰的女人,用生命和血淚爭取自由和權利,可是,卻得不到世人的理解。封建禮教這個套在女人頭上的沉重的枷鎖,把女人壓得喘不過氣來……
她也有花一樣的年華,卻在漫長的等待和反抗中度過了一生,一直到死。有人嘲笑,有人不屑,但是卻沒有人理解,沒有人同情,難道這就是反抗、掙扎的必然結果?難道這就是“不守婦道”的歸宿?
歷史這樣告訴我們,一個女人,別管她的身份有多高貴,敢和皇帝對著幹,結局只有一個……
我這篇文是專門寫給女性讀者的。當我們含著淚,感受一下古代女子的淚水中隱含著的悲壯和心酸的歷史,讓我們用女性特有的、別樣的細膩情感為文中的女人說幾句公平的話吧,她們都是被犧牲了的可憐的女子……唏噓不已……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