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苗

一 草苗概況
(一)草苗定義
草苗為苗族的一個支系,自稱“謬娘”(苗語,即草苗的意思)。
(二)草苗人口及分布狀況
草苗總人口約為8萬多人,主要分布在貴州黎平縣、廣西三江縣、湖南通道縣三省交界處三省坡周邊範圍內。 草苗從事農業, 以糧食生產為主, 林業為輔, 盛產杉木、茶油、茶葉等經濟農作物。
二、草苗習俗
一)飲食習俗
草苗以大米為主食, 輔之以玉米、紅薯、高粱、粟禾、秈籽等雜糧。副食除青菜、白菜、豆角等外, 還有酸魚、酸肉、酸菜、酸湯等酸制食品。嗜好油茶是草苗飲食的一大特點。
(二)居住習俗
草苗主要居住在自己修築的木質吊腳樓,現在多數村寨發展為磚木結構的符合型吊腳樓。
(三)服飾習俗
草苗服飾既不同於當地的侗族, 也不同於當地的其他苗苗, 有其自身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女性服飾方面。草苗婦女上穿黑色右衽衫, 衣長過膝, 較寬大, 衣襟、衣袖皆鑲花邊, 釘銅扣或銀扣。下穿短式黑色百褶裙或長褲, 短裙幾乎被上衣覆蓋, 只露出一點點邊。腰系苗錦寬腰帶。小腿上套上鑲花邊的腿套。挽髻於腦後,包青色滾花邊頭帕, 帕角呈三角形垂於兩肩之上。平時赤足或穿草鞋, 節日穿繡花鞋, 並配帶銀牌、銀鎖、銀簪等銀飾。男子穿黑色對襟衣, 式樣與其他苗族支系、侗族基本相同。
(四)婚戀習俗
草苗和其他苗族支系一樣, 有自由戀愛, 對歌傳情之俗。
(五)喪葬習俗
人去世後即燒香燒紙錢, 隨後派人通知親戚。屍體停放堂屋中, 腳朝外, 頭朝里,也請鬼師來做道場。送葬時候各部族和形式披麻戴孝的方式不一。
(六)節日習俗
草苗最具特色的是“吃楊梅節”和“嘗新節”。 “吃楊梅節”實際上是未婚男女青年互相交往, 互相認識的節日。“吃楊梅歌”多為情歌, 多用漢語演唱, 至今草苗民眾中仍保留著大量的、用漢字記錄的楊梅歌歌本。楊梅歌多為盤歌(問答式) 形式, 盤歌內容多為農村中的常見事物。盤歌過後, 才進入談情說愛, 各表心跡。僅次於春節的是“吃新節”(“嘗新節”) , 又稱半年節, 這是草苗民眾預祝豐收或慶豐收的節日。一般在農曆八月甲戌日(各姓氏過節的日子有所不同) , 各家各戶像過年那樣殺雞殺鴨或殺豬宰羊, 招待各方賓客, 唱戲。
(七)信仰與崇拜
草苗崇拜自然, 樹木、巨石、井水等均可成為他們的崇拜對象。草苗崇拜祖先, 但他們有自己特殊的崇拜方式。苗崇拜土地神、飛山神、南嶽大王, 許多草苗村寨寨門口都設有土地神、飛山神神廟。逢年過節或遇災難時到廟裡祭拜。草苗迷信鬼神, 有災有病, 請鬼神問卜送鬼。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