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羊

草羊即在野外牧放的羊。

即在野外牧放的羊。放牧者,多為一些較大的孩子,稱“放羊娃”。牧羊人,手持一把鐵鏟,稱“攔羊鏟”;若有羊亂跑,放羊人用鏟敲擊山石,羊就會歸隊。
據說,此鏟亦可作打狼護羊的武器。肩掛一個大提籃(用荊條編制),用於撿拾羊糞。每天早飯後趕羊上山,羊吃草,放羊娃們三五人在一起玩耍或唱《信天游》。中午不回家吃飯,只啃些乾糧。黃昏時,放羊娃才趕羊回家,關進欄(圈),次日照舊上山。有的人家,為了省去“送肥”的運力;在放牧期將羊欄設在山上,便於積肥下地。
草羊分布在中國內蒙古高原,常年以草為主食。在中國的北京市懷柔區,還有一種羊也稱為草羊,此羊比常見的山羊、綿羊智商稍高,體形肥大,奔跑緩慢,但是力量較為強大。北京草羊不喜好潔淨的青草,如果在食槽中食草,草羊總試圖把草弄到地上,並當著“放羊娃”的面吃掉地上的青草,同事留出口水,延至地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