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珊瑚(金粟蘭科)

【形態】常綠半灌木,高45~150cm,全體無毛。 針劑每支2ml,內含生藥20g,每日2次,每次4ml,30天為一療程。 片劑每片含生藥2.5g,每日3次,每次4片,30天為一療程。

簡介

【來源】為金粟蘭科植物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Thunb.)Nakai的全草。
【形態】常綠半灌木,高45~150cm,全體無毛。莖數枝叢生,綠色,節部明顯膨大。單葉,對生,近革質,亮綠色,葉片卵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葉緣有粗銳鋸齒,齒尖具1腺體,兩葉柄基部略合生。穗狀花序常3枝,頂生。花兩性,無花梗,苞葉2,黃綠色,宿存,無花被;雄蕊1。核果球形,亮紅色。
【分布】生於山溝、溪谷旁,林下陰濕處。分布於華東華南西南各省區。
【採制】全年可採挖,多夏、秋季採收。除去雜質,曬乾或鮮用。
【成分】含延胡索酸(fumar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愈瘡木基木脂體(guaiacyl lignin)。鮮葉含揮髮油0.2%~0.3%,全草含黃酮甙、香豆精、內酯等。
【藥理】腫節風乾浸膏4~12g/kg×7~11灌胃,對小鼠肉瘤和大鼠瓦氏肉瘤的抑制率為30.5%~56.7%;總揮髮油0.3~2ml/kg×8~11灌胃,對小鼠肉瘤抑瘤率為27%~42%;中性揮髮油則為28%~43.6%,從中性揮髮油中提出的A、C兩個部分對小鼠肉瘤抑瘤率為45%~45.5%;乾浸膏中提出的結晶(乙)其中含有機酸琥珀酸鹽,在濃度為0.25~0.3g/kg×9~13時,對小鼠肉瘤抑瘤率為30%~49.4%。另外,Ⅰ號黃酮360mg/kg對艾氏實體瘤抑瘤率為40%。
【臨床】用於治療胰腺癌消化道腫瘤及白血病等。
如用腫節風總黃酮,口服劑量每次100~400mg,每日3~4次;肌注劑量25mg/2ml,每日2次,連續用藥。治療晚期胰腺癌5例,結果顯示具有改善症狀,部分病例表現有縮小腫塊的作用,以及延長生存期(7個月)的作用,長期服用無副作用。以腫節風治療晚期消化道惡性腫瘤18例,採用針劑肌注,輔以片劑口服。針劑每支2ml,內含生藥20g,每日2次,每次4ml,30天為一療程。片劑每片含生藥2.5g,每日3次,每次4片,30天為一療程。結果:顯效3例,有效10例,無效5例,有效率達72%。
用腫節風針劑、片劑治療17種惡性腫瘤總計373例,顯效15.3%,總有效率為53.9%。用腫節風為主治療急性白血病14例,完全緩解4例,部分緩解6例;單用腫節風治療者9例,完全緩解2例,部分緩解4例

相關內容

自然 生物 植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