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英雄小姐妹(箏曲)

草原英雄小姐妹(箏曲) 這首樂曲寫於1974年。音樂內容取材於蒙古族小姐妹龍梅和玉榮為集體放牧,途中突遇暴風雪,她們以弱小的身體與風雪搏鬥、保護羊群的英雄事跡,表現了兩個小姐妹熱愛集體、勇於與自然災害作鬥爭的動人形象。引

具體信息

全曲共有四段:引子段描繪了一望無際的大草原的美麗景色。值得一提的是,此段中幾處模仿馬頭琴音響效果的地方,在演奏時右手搖指觸弦點與左手滑音頻率的協調、變化要把握好 。

【一】段表現了小姐妹倆在草原上放牧的情景。活潑的旋律刻畫了小姐妹樂觀向上的性格,輕快的節奏表達了她們喜悅的心情;寬廣的歌聲抒發了小姐妹對大草原自然風光的讚美。

【二】段表現的是天氣突變,狂風暴雪吹散了羊群,小姐妹倆為了自身和羊群的生命安全,與暴風雪頑強拼搏的場面。此段開始的情緒要與前面形成強烈對比,並通過移碼預置的變化音的反覆出現,左手在琴碼左側無固定音高區域上下刮奏等,造成一種激烈的、不協和的音響效果。曲作者為了充分地表現小姐妹頂風冒雪與暴風雪搏鬥的情景,在演奏的力度變化上做了許多安排,包括了從pp到fff的幾乎所有力度層次,變化幅度非常大,這些在演奏時需給予重視。

【三】段是激動、寬廣而富於深情的歌唱性旋律,表達了人們對小姐妹動人事跡的讚頌之情。

創作背景

1964年2月9日,一場罕見的暴風雪襲擊了內蒙古達爾罕茂明安草原。兩個年幼的女孩——11歲的龍梅和9歲的玉榮在替父親放羊的時候,被卷進了突然到來的暴風雪中。在風雪中,兩個女孩緊緊跟著被暴風雪驅趕的羊群,在攝氏零下37度的風雪中走了一天一夜,奔波了70多里。2月10日早晨,才被救援人員找到送進醫院搶救,由於凍傷非常嚴重,妹妹玉榮雙腿截肢,造成終身殘廢,姐姐玉梅也失掉了腳趾。

小姐妹的事跡感動了許多人,她們用生命保護了公社的羊群。1964年3月13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自治區黨委書記的烏蘭夫親筆題詞:“龍梅、玉榮小姐妹是牧區人民在毛澤東思想教育成長起來的革命接班人。我區各族青少年努力學習她們的模範行為和高貴品質!”接著,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做出決定,授予龍梅、玉榮“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光榮稱號。此後,小姐妹的故事傳遍大江南北,成為人們學習的榜樣。

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就是以這個故事為題材,由吳應炬作曲,劉起超、張燕於1974年改編而成的一首古箏獨奏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