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卡鎮

茶卡鎮

茶卡鎮,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東端,有海西州“東大門”之稱。距縣府駐地74千米。人口0.21萬(2015年),有漢族、蒙古、回、土等民族。面積10平方千米。轄區內無村(牧)居委會,駐有茶卡鹽廠等企事業單位。屬於乾旱大陸性氣候。 “茶卡”系藏語,意為“鹽池”。該鎮因地處茶卡鹽湖北畔而得名。2016年10月14日,被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以及住建部共同認定為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

基本信息

位置及環境

茶卡鎮位於烏蘭縣境東部,柴達木盆地東緣,西距縣城74公里,東距西寧300公里。東、南、北與巴音鄉接壤,西與莫河畜牧場為鄰。面積142.43平方公里,海拔3059―4200米。

歷史沿革

茶卡鎮 茶卡鎮

1958年設縣級茶卡工委,隸海西州,1959年隸屬茶卡公社,1963年恢復茶卡區,1972年撤銷茶卡區公所歸茶卡公社,1985年設立茶卡鎮。

人口

截至2015年末,茶卡鎮總人口2451人,其中男1459人,女992人。家庭總戶數886戶,戶籍人口1335人。

鹽湖景觀

茶卡鹽湖 茶卡鹽湖
茶卡鎮 茶卡鎮

茶卡鹽湖總面積105平方公里,位於柴達木盆地東北部,茶卡盆地的西部,為典型的氯化物型鹽湖,是柴達木盆地有名的天然結晶鹽湖。鹽粒晶大質純,鹽味醇香。

茶卡盆地西南被鄂拉山與希里溝山間斷陷盆地分割,東北有青海南山與青海湖相隔。盆地南、北受斷裂控制,形成面積2400平方公里的封閉內流斷陷盆地。茶卡石鹽開採歷史悠久,早在西漢時期,當地羌族人已採鹽食用。

湖面上現代化大型採鹽船游弋作業,湖畔,小火車來往賓士,鹽砣似雪山般矗立,展示著柴達木鹽湖的迷人風光和博大富有。遊客到此可以乘坐採鹽小火車直達採鹽現場,觀賞各種鹽類結晶,如水晶鹽、珍珠鹽、珊瑚鹽、雪花鹽、鍾乳鹽、蘑菇鹽等。鹽湖姿態嫵媚,氣象萬千,海市蜃樓般的景觀引人入勝。鹽湖中的鹽可供十億人吃七十五年。不過中國東部海鹽豐富,它供應西部。

地方特產

高原肉食品公司的肉食品 高原肉食品公司的肉食品

茶卡的牛羊肉無任何污染,吃起來肉質鮮嫩、肥而不膩、滑而爽口、口味純正,是名副其實的純天然綠色食品。“茶卡洋”色鮮味美,久吃不膩,四季皆可,且高蛋白、低脂肪、風味獨特,營養豐富,攜帶方便,是宴請賓朋、饋贈親友、老少皆宜的上乘佳品。

榮譽記錄

2016年10月14日住建部公布首批127個特色小鎮,茶卡鎮在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