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德勝[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

范德勝[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

范德勝 男1973年2月3日出生,經濟學博士 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 美國佛吉尼亞聯邦大學訪問學者(2009.01-----2010.1)。

人物經歷

1991/09~1995/07年 黑龍江大學經濟學院 獲經濟學學士學位
1997/09~2000/07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研究所 獲經濟學碩士學位
2000/09~2003/07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政府政策和公共管理系 獲經濟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95~1997年,中央司法警官學院經濟管理系,教師;

2003~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金融系,教授。

社會兼職

任《銀行家》雜誌特約記者,欄目主持;福山投資集團財務顧問。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金融、巨觀經濟政策、轉軌經濟學、制度經濟學。

主要貢獻

論文

1、 經濟轉軌時期中國企業的投資和經濟成長 載《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中文核心期刊)2004年第4期。
2、 Behavior Analysis of Commercial Bank Manager and Enterprise Manager about Nonperforming Loans. Published in Aug,2004.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
3、“刃鋒”問題研究 載《經濟科學》(中文核心期刊)2001年第5期;
4、市場精彩--由文憑販子說開去 載《經濟學訊息報》第455期;
5、假文憑、真博士和信息不對稱 載《市場瞭望》2001年第9期;
6、抉擇在沉澱成本之前 載《市場瞭望》2002年第1期;
7、存保制適合中國國情嗎? 載《中國信息報》2001年9月17日;
8、政府對股市造假行為“心太軟” 載《財經》2001年11月20;
9、效用、幸福 載《財富茶座》2002年;
10、金融發展與經濟成長的微觀分析——中國的金融發展與企業改革 載《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中文核心期刊)2003年第5期。
11、中國的金融發展與經濟成長(上) 載《中國國情國力》2004年3月。
12、中國的金融發展與經濟成長(下) 載《中國國情國力》2004年4月。
13、“刃鋒”問題研究 載《中國人民大學複印資料(理論經濟學)》2002年第1期。
14、中國與日本不良貸款生成機制分析,載《現代日本經濟》2005年第1期。
15、經濟轉軌時期中國儲蓄的實證分析,載《經濟學動態》(中文核心期刊)2004年第12期。
16、經濟轉軌時期中國的金融中介體發展與經濟成長,載《商業時代》(中文核心期刊),2007年第20期。
17、經濟轉軌時期的中國儲蓄和經濟成長,載《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第3期。
18、儲蓄績效和經濟成長,載《山東科技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19、撬動能源融資的三大槓桿 ,載《銀行家》(中文核心期刊)2007年11月號,第73期。
20、揭開主權財富基金的神秘面紗,載《銀行家》(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第2月號,第76期。
21、經濟轉軌時期中國股票市場的發展和經濟成長,載《商業時代》(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第 期。
22、神秘的國家主權基金,載《銀行家》(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第2期。
23、轉軌期我國股票市場發展和經濟成長關係研究,載《商業時代》(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第23期。
24、越南金融危機,是亞洲危機第一塊骨牌嗎,載《東方財經》2008年第7期。
25、揭開國家主權基金的神秘面紗,載《東方財經》2008年第8期。
26、中國投資公司:在摸索中前進,載《東方財經》2008年第8期。
27、阿布達比:主權基金的巨無霸,載《東方財經》2008年第8期。
28、大象難舞,載《東方財經》2008年第8期。
29、華山論劍,載《東方財經》2008年第8期。
30、鑽石收藏:在璀璨中升值,載《東方財經》2008年第9期。
31、“雷曼”破產引爆經濟大危機,對中國影響幾何,載《東方財經》2008年第10期;
32、中國外匯儲備引發的思考,載《東方財經》2008年第10期;
33、30年後的中國農村二次改革,載《東方財經》2008年第11期;
34、透過次貸危機看中國房地產業,載《東方財經》2008年第11期;
35、石油業:未來走勢難見端倪,載《東方財經》2009年第1期;
36、銀行業:不良貸款或增加,金融監管加強,載《東方財經》2009年第1期;
37、股市:黑暗中的曙光載《東方財經》,2009年第1期;
38、中小企業:壓力依舊,準備過冬,載《東方財經》2009年第1期;
39、2009中國房市的悲與歡,載《東方財經》2009年第3期;
40、美國“救市”的邏輯、現實影響和潛在效果,載《銀行家》(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第7期;
41、哈羅德-多馬-希克斯經濟成長模式的不穩定性問題探源,載《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第2期;
42、麥道夫、斯坦福與龐氏騙局:投資欺詐,載《東方財經》2009年第4期;
43、美國救市:無賴、無奈、無恥,載《東方財經》2009年第5期;
44、金融危機下跨國公司的中國戰略,載《東方財經》2009年第5期;
45、對賭:天使還是魔鬼,載《東方財經》2009年第6期;
46、中國樓市迷霧,載《東方財經》2009年第7期;
47、外匯儲備2萬億美元:是利還是弊,載《東方財經》2009年第8期;
48、哈羅德-多馬模型的刃鋒問題研究,載《中國經濟轉型的多維視角》,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
49、亂花漸欲迷人眼:中國貨幣政策猜想,載《東方財經》2009年第9期;
50、國進民退:共和國長子和老百姓么兒的博弈,載《東方財經》2009年第9期;
51、通脹預期下,我們怎么活,載《東方財經》2009年第10期;
52、李開復離職與叫花子要飯:差異化提升品牌價值, 載《東方財經.》2009年第10期;
53、人民幣升值:美國陰謀?抑或大勢所趨,載《東方財經》2009年第11期;
54、幸福是什麼——從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課程談起,載《東方財經》2009年第11期;
55、人民幣升值的國內外影響分析,載《紅旗文稿》2010年第14期;
56、我國巨額外匯儲備的形成、影響及對策研究,載《經濟研究參考》2010年第38期;
57、略論經濟轉軌時期中國經濟成長影響因素和發展趨勢,載《商業時代》2010年第32期;
58、金融發展和經濟成長:中國的實證檢驗,載《南京社會科學》2011年第1期。
59、我國巨額外匯儲備對貨幣供應量和物價的影響研究,南京社會科學,2012,(07):16-21.
60、主權財富基金的興起、風險和中國的應對策略,國際貿易,2012,(10):52-56.
61、美國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邏輯、影響和中國的對策,國際貿易,2013(1):43-49;
62、碳排放權初始分配結構下企業的成本-收益研究,南京社會科學,2013(8):24-29;
63、日本外匯儲備的形成和管理及對我國的啟示,經濟研究參考,2013(43):87-92。
64、日本、韓國和印度儲備資產管理的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 國際貿易 2014(4):57-61。
65、碳排放初始分配下企業損益的分析 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4(5):59-69。

專著

《經濟轉軌時期的中國金融發展和經濟成長》,中國金融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譯著

1、《實用信用衍生產品》,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2年版。
2、《福利經濟學》(譯著,第四部分),廣東經濟出版社待版。

教材

參與編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材《西方經濟學》(經濟科學出版社,余永定、張宇燕、鄭秉文主編)2000年版

課題

1、參與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 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託項目和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課題。
2、參與編著《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國際比較與借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課題,人民出版社 2007年2月出版。

曾多次為香港公開大學MBA、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研究生課程班、清華大學華商總裁培訓班等授課,講授《經濟理論和實務》、《西方經濟學》、《國際貿易》、《國際金融》等課程,講課風格理論聯繫實際,幽默風趣,深入淺出,深受學生好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